数据解读(能源篇)地缘风险升温油价波动率大幅增加
发布时间:2023-10-31 13:14阅读:85
当产油国和运输通道未受到影响时,对原油价格的影响主要为短期脉冲式影响。目前来看,在中东某国、埃及等国还未实际参与本次地缘事件的背景下,原油生产和运输还未受到实际影响,原油价格的上涨主要还属于脉冲式影响,即市场情绪升温带来油价的短期上涨,但1-2天之后随着市场情绪平复油价又将回落。在目前地缘风险激增的当下,近期仍需警惕油价短期仍可能出现脉冲式上涨行情。如果后续原油生产和运输受到实际影响,油价将可能出现台阶式上涨行情。
【油价和油价隐含波动率均明显上升】
【美国汽油裂解价差持续处于低位】
【需求衰退担忧再起,或压制油价上方空间】
【美国炼厂开工下降,但并未超出季节性水平】
1.油价和油价隐含波动率均明显上升
10月份以来,OVX指数,即油价波动率指数明显上行。随着地缘风险不断升温,油价和反映投资者对未来30天的原油价格波动率的预期的OVX指数出现同步上升。
油价和油价隐含波动率上升。常见于市场预期供给中断,油价上涨的同时市场预期供需缺口扩大。近日随着地缘事件进一步发酵,中东某产油国涉及本次地缘事件的风险加大,油价和油价隐含波动率均明显上升,地缘事件驱动油价中的战争溢价增加,上一交易日油价涨幅近6%。目前在产油国还未实际参与本次地缘事件的背景下,上一交易日的涨幅在情绪降温后将逐步回落,但仍需警惕地缘事件进一步发酵下油价波动率的上升和如果产油国参与后油价的大幅上升风险。
2.美国汽油裂解价差持续处于低位
9月中旬以来美国汽油裂解价差明显走低,从9月14号的24.2美元/桶下降到10月20日的9.77美元/桶,降幅达60%,近期美国汽油裂解价差下降到了2020年12月份以来最低水平。相比之下,美国柴油裂解价差降幅仅17.6%,柴油裂解价差下方支撑较为明显。
随着汽油消费旺季结束,美国汽油消费减少,汽油库存增加,美国汽油裂解价差表征了下游消费情况,也随之出现下降。同时,美国9月份开始生产冬季规格汽油,冬季规格汽油生产成本更低,也造成了汽油价格的下跌。美国汽油裂解价差持续处于低位,对油价的支撑力也相对减弱,这一数据的降低也是造成国庆假期期间油价下跌的原因之一。
3.需求衰退担忧再起,或压制油价上方空间
近日,欧元区10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录得43,低于市场预期的43.7,且连续第16个月低于荣枯线。同时,欧洲主要经济体之一德国的实际GDP可能在2023年第三季度有所萎缩,9月德国破产的合伙企业和企业数量再次高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在欧洲经济数据公布后,24日WTI跌幅达到2.05%。
10月份国际油价的波动显著上升,除了中东地缘冲突之外,需求担忧再起也压制着油价上方空间。此前我们在7月的油价和事件分析中提出,实际供应缺口仍在近五年的均衡区间内,需要谨慎看待供应短缺预期,而且数据显示需求增长乏力,不足以长时间支撑这种预期。欧元区制造业PMI低于荣枯线已超1年时间,2023年前三季度欧元区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处于近8年以来的低位水平,工业生产指数呈现负增长态势。工业生产疲软传导向石油消费,今年上半年欧洲石油消费量1327万桶/日,略低于去年同期,较2019年同期显著下降了6.4%。此外,根据IMF今年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GDP预测,预计今年全球多数发达经济体的GDP增长将出现下滑,其中欧元区GDP将显著下跌超2个百分点。欧洲地区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地区,其石油需求量下降会对油价形成显著利空影响,因此,欧洲石油需求疲软仍然是压制未来油价上行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4.美国炼厂开工下降,但并未超出季节性水平
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10月20日当周,美国炼厂加工总量平均每天1518.9万桶,比前一周减少20.6万桶;炼油厂开工率85.6%,比前一周下降0.5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原油价格围绕“供需”的博弈展开的拉锯战一直在持续,需求方面,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萦绕下,对原油需求疲弱的担忧难以消退;而同样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供应方表现出了强烈的挺价意愿,就这样“供-需”两面展开了强力而持续的拉锯战,“供应紧张”和“需求疲弱”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主导原油市场的走向。而炼厂的生产情况就是原油最直观的原油需求的数据表征,从美国炼厂的数据来看,炼厂开工情况虽然走弱,但并没有很明显的超出季节性,仍然处于较为正常的水平。因此“需求疲弱”这一命题仍然无法证实。当然,对未来需求的不看好也无法证伪。
后期来看,OPEC的挺价意愿仍将持续,也将继续支撑国际油价高位运行,需求的韧性仍然较高,若无较大冲击,仍将为油价兜底。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