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行业中游库存周期行至何处
发布时间:2023-10-25 14:43阅读:156
【导语】库存周期可以作为行业发展趋势和供需关系的一种观察指标,结合宏观数据和企业生产行为,可以判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已在7月筑底,当前正逐步进入主动补库阶段。但受制于产能过剩、未来产能扩张有限,以及新能源替代加速等因素,新一轮主动补库周期的补库高度有限。
库存周期是“需求-生产-价格-库存”的系列变化过程,一般来说,需求变化领先产成品库存变化的时间最长,其次是生产或产出变化,以及价格变化。不同行业的库存周期各环节时长有一定差别,越靠近下游的行业,库存周期越短,主要原因是下游行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感知更加敏感,可以更及时调整库存状态。而越靠近上游,价格在库存周期中的地位就越突出,主要原因是价格变动更直接地影响行业盈利状况。
库存周期分为四阶段:主动去库,需求回落且企业主动减产降库;被动去库,经济复苏下需求开始回暖,生产端反应滞后,库存被动减少;主动补库,需求回暖加强,企业加大生产以跟上需求增长,同时库存开始上升;被动补库,需求回落,企业生产端未及时反应,库存被动积累。与经济周期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底部7月已现,正逐步进入主动补库周期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距离最上游勘探开采较近,因此价格对行业生产的引导作用更加突出。在指标的选择上,以工业增加值增速来观察产出增速,以PPI来代表价格变动。通过图2和图3可看出,产出拐点领先库存拐点11-14个月,价格(PPI)拐点领先库存拐点约1-2个月,且和库存走势一致性更强。
参考图4和表1,以营业收入来衡量的话,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的本轮库存周期从2019年12月开始进入被动去库,中间受到突发因素干扰,因此经历了约1年的时间才进入主动补库阶段。本轮主动去库始于2022年4月,经历15个月至今年7月,但根据数据推断,在2022年10月到12月期间出现了短暂的被动去库态势,主要原因可能是居民出行和企业生产活动恢复伊始,市场需求急速而短暂地释放,使得营业收入在一定时期内加速增长,但市场需求的持续恢复状况不及预期,今年上半年“强预期弱现实”的情况下库存周期仍延续主动去库。
根据数据推断,2023年7月可能已经处于本轮周期的底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在2022年6月触底至-9.6%,而产成品存货的同比增速在今年7月触底至-17.6%后,8月呈现曲线转折向上、降幅收窄的趋势,滞后工业增加值增速约13个月。同时PPI的当月同比跌幅在6月降至-20.1%的最低点后,7月开始降幅快速收窄,领先库存拐点1个月。此外,再结合营业收入增速来观察行业的经营状况,可发现营收当月同比在7月跌至-36.0%后,8月快速收窄到-1.9%,呈现出明显的转头向上态势。因此综合判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的底部已经在7月到达,当前正在逐步进入主动补库存的周期。
产能扩张有限和替代能源的影响下未来补库高度有限
据卓创资讯数据,2023年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9.5亿吨,同比小幅下降0.45%。在成为世界第一产能大国的同时,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局面。10月10日发改委《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3〕1364号)》再次提出“优化产能结构布局,严控新增炼油产能,新建炼厂的常减压装置规模不得低于1000万吨/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依法依规推动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有序淘汰退出”。预计未来一次加工能力扩张的同时,也将加速落后产能淘汰,2024年产能将维持在10亿吨/年以内。
从具体企业生产状况来看,今年国内炼厂开工积极性显著提高,尤其三季度炼厂均保持较高水平的开工负荷,三季度原油加工量合计1.9亿吨,环比增长4%,同比增长17%,其中8月创下历史新高。因此,在产能扩张有限、当前开工负荷已达到历史较高水平的情况下,未来一年内产出进一步增长空间有限。从工业增加值增速开始下降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此外,新能源的加速替代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原油加工产成品中,汽油和柴油分别占据20%~30%的比重,而近两年在政策、消费习惯、国际油价高位等多种因素交织下,新能源市场发展势头较强,2023年1-9月新能源渗透率接近30%,保有量达到1821万辆,根据卓创资讯测算,大约替代汽油需求1184万吨。预计最早2024年汽油需求就会达峰。今年1-8月生产柴汽比处于1.25~1.39之间,2019年则处于1.13~1.21之间,柴汽比上升也说明炼厂已经在下调汽油收率。柴油虽然由于用途更加广泛,产量仍保持一定增长规模,但第二产业增速放缓、新能源和天然气加速替代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也将在2026年前后达到需求峰值。航煤暂无替代燃料,用途单一,产量增长较为稳定,但航煤占原油加工产成品比重仅有7%左右,对石油燃料总需求量影响较小。因此从成品油需求接近峰值、“减油增化”趋势加速的角度来看,石油燃料加工产出增长空间不足。
[结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已在7月筑底,宏观数据结合企业具体生产行为,可以判断当前正逐步进入主动补库阶段。但受制于产能过剩、未来产能扩张有限,以及新能源替代加速等因素,新一轮主动补库周期内,未来产出增幅有限,将压制补库高度。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分享该文章
                     171
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