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供增需弱,棉价预期继续向下
发布时间:2023-10-20 17:00阅读:60
金秋十月,新年度棉花收购大幕拉开,受加工厂收购情绪降温等多种因素,籽棉收购价小幅回落,截至10月18日,机采棉收购价从最初的8元/公斤,降至7.7元/公斤附近;郑棉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从17815元/吨跌至16485元/吨,跌幅1330元/吨,超7%。四季度,国内面临新棉大量上市、进口棉到港、国储继续抛储等供应增多的压力,中端纱线库存高企,下游纺织需求旺季不旺,供增需弱,棉价预计仍将震荡回落。
一、美棉减产但出口被挤压明显
美国农业部10月份棉花月度供需报告对23/24年度全球棉花供需预期调整不大,主要是调低了美棉产量、出口量和库存量。年度看,全球棉花新年度由供应过剩转为短缺,库存下降。美棉方面,23/24年度产量预计279万吨,降至近十年最低水平,产量和出口量连续三个月下调,新年度美棉供需结构偏紧,这限制美棉价格下部空间。虽然美棉减产,但澳棉、巴西棉的丰产,抢占了全球市场份额,对美棉的威胁越来越大。当前巴西棉收割已全部结束,巴西国家棉花委员会预计该国23/24年棉花产量为300万吨,上年度为317万吨历史记录,预计巴西棉出口量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棉花出口国。四季度是北半球棉花上市季,虽然美棉减产,但出口受到南半球国家的竞争,美棉价格也难有较好表现。
二、国内三重保障棉花供给
收购加工开始,新棉逐渐上市。今年棉价在减产和抢收预期下,持续走强,随着减产落幕,抢收预期落空,棉花市场逐渐降温,价格回落。当前北疆棉花采摘进度超50%,南疆即将进入收获高峰期,棉农与轧花厂的博弈仍在持续,一方惜售,一方收购谨慎,籽棉价格小幅回落,收购进度缓慢。截至10月19日当周,籽棉收购价整体回落,机采籽棉挂牌价普遍在7.4-7.7元/公斤,较上周下调0.1-0.15元/公斤。预计随着采摘量的增多,月底天气可能大幅降温,籽棉收购价或还将回落,新棉成本有望继续下降。后期新棉上市量会逐渐增多,据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数据,截止10月18日2023/2024年度新疆棉累计加工44.98万吨,较上一日增加5.2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2.61万吨,同比增幅39%。
进口棉陆续到港,澳棉比例增加。9月上旬,国家将75万吨滑准关税棉花进口配额下达给棉纺企业,进口棉陆续到港。9月份我国棉花进口量24万吨,环比增6万吨,同比增15万吨;2023年1-9月累计进口110万吨,同比降24.7%;23/24年度累计进口24万吨,同比增165%。从进口来源国看,1-8月份,美棉比例占54%,仍是我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巴西棉占比17%,今年进口澳棉比例大幅增加,1-8月份累计进口澳棉将近10万吨,去年同期仅不到1万吨。据市场机构数据,截止至10月12日,进口棉花主要港口库存升至30万吨,同比微增,外棉到港及出库进度均较快。另外棉纱进口量近五个月持续增长,9月我国进口棉纱18万吨,同比增加9万吨,增幅107%。2023年1-9月累计进口棉纱121万吨,同比增加26万吨,增幅26.5%。
政策性供给持续保障,成交率和成交价下滑。自2023年7月31日国储棉轮出启动以来,截至10月18日累计成交总量77.8万吨,成交率85.70%。成交率和成交均价自9月上旬开始下滑,10月18日储备棉销售资源20001吨,实际成交5866吨,成交率29.33%。平均成交价格17094元/吨,企业竞拍积极性下降,一方面对后市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成品累库订单不足也限制了补库积极性,预计政策性供给持续在收购期间保障纺织企业采购。
三、棉纱利润持续亏损,产业链库存高企
终端纺织服装需求好转,但下游好转未能向上传导。9月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的消费品零售总额1139亿元,同比增长9.9%,环比增长16%。1—9月份,累计零售总额9935亿元,同比增长10.6%。9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显示需求同比、环比回暖,但上游生产利润不佳,对棉花直接需求不足,金九银十旺季不旺。纯棉纱生产从今年4月份开始亏损,目前仍有2000元/吨左右的亏损,8月份开始棉纱厂开机率持续下滑,产成品棉纱库存也在下半年累库至历史偏高水平,棉纱贸易端的库存逐步刷新历史高位;织造厂开机率在9月份反季节下滑,棉纱原料补库意愿不强,多随用随买,市场信心依旧不足,棉布产成品库存上升,国内整体纺织业存货处于近二十年高位,所以,产业链库存仍需去化,当前累积在中端无法传导,进而拖累棉价。
综上所述,四季度是全球主要产棉国新花上市期,国内除了新棉,进口到港以及政策性供给同时保障下游需求,但终端库存高企,生产亏损,供增需弱下,棉价预计继续下跌。
从业资格号|F0272542
投资咨询号|Z0002884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由中原期货整理分析,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报告中的信息分析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投资的建议,投资者因报告意见所做的判断,以及有可能产生的损失自行承担。期货交易有风险,投资者申请开立期货账户须满足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具备匹配的风险承受能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9 15:43
-
房贷怎么还?每期还多少?(点击测算)
2025-05-29 15:43
-
负债不用愁,点击免费领还款计划表~
2025-05-29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