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的还有一重要支撑
发布时间:2023-10-18 19:38阅读:58
最近借着“一带一路”,一直再写人民币国际化这事儿,前两篇围绕的主要是金融上面做分析,今天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一下。
先看一个重要的事情——中海油和法国能源公司Engie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所完成了以人民币结算的液化天然气交易。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所昨天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该交易是在国际液化天然气交易平台上完成的,并补充称,11月将交付约6.5万公吨液化天然气。
值得一提的是,中海油此前曾在3月早些时候与法国主要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以及8月与新加坡Pavilion Energy就约6.5万吨超冷天然气进行了中国首次人民币结算贸易。
4月,中石油还与ADNOC贸易公司进行了以人民币结算的液化天然气贸易。
不难看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已经得到部分西方企业支持,这里面有很多考量因素,就不多提了,还是转到货币结算上。
众所周知,“石油人民币”是这今年讨论的重点,尤其是在传出中东国家有这个想法(不排除已经在进行)的时候,这让老美极度恐慌,毕竟“石油美元”万个半个多月世纪了,是美元霸权的重要标致之一。
说实话,美国紧张也是在金融危机以后的2013,彼时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原油最大的进口国,时至现在——2022年中国原油进口超5亿吨,比美国1.5倍还多。
进口多了就会潜移默化影响消费,而在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发展权重也变了——消费为王,谁有消费能力,谁话语权重。
这个很好理解,为什么美国总用莫名其妙的理由说,谁生产的东西不尊重人权啦,不符合环保啦等等,然后吓唬你,不买你东西,且往往都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原因就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靠出口获得国际财富,而主要消费群体就是西方。
同样,我国的原油进口直接体现就是消费,从而通过供需影响国际油价,即便在金融上美国通过期货控制了原油价格,但依然不可避免受中国买多买少影响。
然后,我们就搞了自己的交易所,自己的货币结算,然后相应的出口国家就会直接选择人民币,注意人民币在SDR中,在国际市场属于硬通货,因此不存在其他国家持有货币而无用武之地。
此外,美国为了维护霸权各种制裁,其中产油国制裁相当多,这也导致了国际原油卖家的天平很大程度上向中国倾斜。
看组数据,根据油轮追踪公司Vortexa和Kpler提供的平均数据,2023年前9个月,中国从伊朗、俄罗斯和委内瑞拉海上运输了创纪录的276.5万桶/日原油。
这三个国家在1月至9月期间占中国进口的四分之一,高于2022年的约21%,是2020年12%的两倍。
美国骚操作无异于帮助了中国,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同时还帮我们省钱了,对比中东进口,算来下从这三个国家买油省了约100亿美元(俄罗斯43.4亿美元+伊朗42亿美元+委内瑞拉11.7亿美元)。
不过有一点需要思考,考虑到新能源的发展,石油大宗商品之王的称号在未来半个世纪可能要被天气这个过渡品取代。
于此同时,中国也在2018年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再结合文章开头举的例子,救命了“天然气人民币”是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方向。
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金融和商品缺一不可。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