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评】棉花日内上涨0.27%机构称棉花博弈仍处僵持阶段
发布时间:2023-10-16 15:33阅读:118
行情表现
10月16日 | 收盘价 | 当日涨跌幅 | 五日涨跌幅 |
---|---|---|---|
棉花 | 16990.00元/吨 | 0.27% | -3.47% |
品种基本面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
10月16日全国棉花市场现货价格报价18059.23元/吨,相较于期货主力价格(16990.00元/吨)升水1069.23元/吨。
机构观点
南华期货:棉花博弈仍处僵持阶段
【期货动态】洲际交易所(ICE)期棉上涨超1%,新年度美棉产量不容乐观。周五夜盘郑棉小幅冲高回落,震荡运行,涨幅超0.5%。
【外棉信息】USDA在十月供需预测报告中对地处南半球的巴西棉花库存数据进行了历史性修正,导致其期末库存环比大幅调减,具体来看,USDA在此次报告中上调了巴西产量并略下调了美国与澳大利亚的产量,整体对全球产量与消费量的调整不大。近期美棉主产区得州迎来降雨,土壤墒情有所改善,但目前大多数棉田已施用落叶剂,新棉生长进入吐絮采收期,干旱对其影响有限,长时间的大范围降雨反而会影响新棉品质及当地的采摘活动,需继续关注后续飓风降雨情况。
【郑棉信息】目前新疆机采棉逐渐开始采摘,棉农与轧花厂处于博弈僵持阶段,少量已开秤的新棉收购价在7.8-8元/公斤左右,但新年度国家及银行对收购价格的管控较为严格,有银行称限制供贷价格为7.5元/公斤,超出部分需由企业自筹,该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将限制轧花厂的“抢收”热情,且随着期价的下跌,加工企业表现谨慎,观望情绪增重,而棉农挺价意愿持续,新棉整体收购进度缓慢,同时下游在“银十”的传统旺季时期走货偏慢,贸易商降价抛售棉纱库存,进一步挤压纺企订单,企业纺纱维持亏损状态,部分开始调减生产班次,为维系工人抗亏生产,对高价棉的接受度有限。
【南华观点】短期政策的管控及加工企业风险偏好的降低或限制国内新棉收购价格的大幅抬升,等待大面积采收的开启,关注后续由消费负反馈引起的做空机会。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国庆长假投资“不放假”:中信证券推荐闲钱理财攻略
2025-09-09 09:53
-
【麒麟芯片】时隔四年重现华为发布会,释放了哪些关键信号?
2025-09-09 09:53
-
6只中证A500系列指数即将发布,对投资者有啥参考价值?
2025-09-09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