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市场观察:原油重心下移且供给回归,10月市场难言乐观
发布时间:2023-10-10 14:19阅读:150
导语:原油重挫背景下化工市场近日调整力度增大,虽然油价反弹修复后,市场调整态势有所趋缓。但随着供给回归以及消费的季节性减弱,10月化工市场依然难言乐观。
6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国内化工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涨走势,下半年以来的宏观环境改善提振市场预期、原油上涨在成本端的支撑,以及供给收缩形成的供需再平衡是支撑化工市场上涨的核心驱动因素。除此之外,消费旺季来临背景下的消费边际改善在阶段内对于市场也有所提振。9月下旬开始,由于多数产品前期累积了较大的涨幅,对于“需求的破坏”逐渐开始,加上供给端开工负荷有所回升,因此市场整体触顶回调,而国际油价在国庆期间的重挫则导致化工市场加速回落。截止到10月9日收盘,卓创资讯有机化工价格指数收于1235.3,较节前下跌了2.1%,较9月中旬形成的高点则跌去了4.8%(见图1)。
原油市场重挫,化工市场底部支撑减弱
国庆假期期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遇冷,原油更是以大跌超10%领跌市场。美元表现强势,市场风险偏好普遍降温,需求端不给力的表现下成品油裂解差大幅走弱,导致原油市场延续了高价阶段的不稳定状态。不过突发地缘事件让油价在宽幅下跌之后出现了反弹修复行情,10月9日收盘,两油均回升了4%以上。后期来看,由于原油供需基本面并未出现明显改变,从原油近远月价差也可以看到,本次原油价格宽幅下跌中,原油仍然维持较强的远月贴水结构,可见市场对于供需的预期仍然是供应偏紧的。此外,地缘事件的演绎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供应偏紧背景下,其对投资者心理还是有明显影响。综合来看,预计油价进行修复性调整之后窄幅震荡运行,因此国际油价对于化工市场仍有一定的底部支撑作用,但油价暂时失去强势表现也意味着较9月相比成本支撑的力度有所减弱。
供给回归,41个代表化工品的平均开工负荷回升至5年均值上方
9月份以来化工行业开工持续有所回升,季节性消费旺季预期影响下行业开工整体有所提高。此外,9月部分品种价格宽幅上涨带动利润有所修复,企业生产意愿有所提高。截止到10月5日当周,卓创资讯重点统计的41个代表产品的平均开工负荷率达到71.4%,连续第四周回升,并且自2022年5月以来首次高于5年均值(见图2)。随着开工回升以及未来部分产品仍存在潜在的新增产能释放,化工市场在供给端的压力将有所增大。
季节性规律显示,10月化工市场表现弱于9月的概率较大
尽管受宏观环境、能源价格变化等因素影响,化工市场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受到较大影响,但与其他月份受外围影响的脆弱性相比,9、10月份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相对稳定。从图3可以看出,9月份是传统消费旺季,因此9月往往是价格运行的相对高位,进入10月随着消费力度边际减弱,多数年份会出现一定的回调。
总而言之,由于开工逐步回升且部分产品仍存在新增产能投放的预期,化工市场供给端的压力将有所增大。而需求端在进入10月中下旬后存在季节性边际减弱的可能,并且 “金九”尚成色不足,未来需求转好的预期也将因此有所弱化,因此化工市场短期在供需两端的双重冲击之下或延续前期的偏弱调整态势。考虑到原油反弹修复后止住了宽幅下跌的颓势,故底部支撑依然存在,化工市场整体调整的力度相对有限,但由于基本面的差异,市场也将呈现强分化的特征。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