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局答南都:去年广州南沙等四地跨境收支同比增近三成
发布时间:2023-9-27 17:44阅读:137
南都讯记者陈秋圆发自北京今年是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今天(9月2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2022年,21家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18.1%的外商投资和17.9%的进出口贸易,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到18.4%和18.6%。
盛秋平介绍,自2013年来,中国分6批设立了上海、广东、辽宁、海南、山东、北京等21个自贸试验区,在贸易、投资、金融、航运、人才等方面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
据了解,自贸试验区是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的试验田,而针对“外汇领域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有哪些举措”“未来如何再进一步支持自贸试验区发挥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等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主任丁志杰在会上答南都称,十年来,国家外汇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扩大金融开放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有力促进了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包括外汇领域的高水平开放。
丁志杰介绍,2013年以来,国家外汇局在自贸试验区分6批先行先试24项外汇管理创新措施,并且按照“成熟一项、复制一项”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近20项。主要涉及便利跨境贸易外汇收支;便利跨境投资,推动形成“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框架;优化外债管理方式,支持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等。“相关措施有效提升市场主体外汇资金使用的自由与便利度,政策红利逐步显现。2022年,自贸试验区跨境收支同比增长14.7%,比全国高出8.7个百分点。”他说。
同时,国家外汇局在自贸试验区积极开展外汇政策差别化探索。2022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广东南沙新区片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洋浦经济开发区、浙江宁波市北仑区等四地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给予更加自由便利的外汇政策。试点政策涵盖4项经常项目便利化措施和9项资本项目改革措施,包括便利优质企业经常项目资金收付、支持银行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等贸易便利化措施,以及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扩大资本项目收入资金使用范围等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实施以来取得积极成效。丁志杰援引数据表示,2022年,上述四地跨境收支同比增长28.8%,比自贸试验区平均增速高出14.1个百分点。
丁志杰称,下一步,国家外汇局将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积极开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探索。一是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研究给予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更加自由便利的创新政策。二是推动自贸试验区创新政策差别化与协调化发展。对自贸试验区开展深入调研,充分了解当地企业主体情况、产业行业结构等区域特征,研究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供给,提升政策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三是配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海南自由贸易港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进一步提升外汇政策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积极探索制度型开放。
南方都市报记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是国家外汇管理局监管外汇吗?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