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赚4000万到1.2亿只要2年 斯菱股份迎行业增长、国产替代双机遇共振丨IPO黄金眼
发布时间:2023-9-20 16:29阅读:182
专业生产汽车轴承的汽车零部件领军企业斯菱股份,正在进行IPO的最后冲刺。
图/Wind
2023年8月24日,斯菱股份在深市创业板开启招股环节,此次IPO公司拟募资4.06亿元,其中2.48亿元用于年产629万套高端汽车轴承技术改造扩产项目,3868.94万元投入斯萎股份技术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剩余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目前看来,多年以来专注技术研发并抓准机遇并购优秀企业的斯菱股份,已经成为了汽车轴承领域的领先企业。凭借独特的竞争优势,公司近年来业绩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2年1.23亿净利润已经较2020年增长近2倍。
未来随着行业需求稳步增长、国产高端轮毂轴承替代率提升以及斯菱股份不断进行新市场开拓延伸,公司高增长态势有望持续上演。
图/招股书
多产品体系成型的领域领先企业
专注自主研发并抓准机遇并购优秀企业,斯菱股份已经成为领域内的领先企业。
公司成立于2004年,一直从事汽车轴承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业务,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和主要经营模式均未发生重大变化。早期主要产品为第一代汽车轮毂轴承和圆锥轴承,通过成功搭建贸易商出口和直接对接终端客户双渠道,实现海外市场规模逐步上升。
2010年,公司在原有第一代轮毂轴承的基础上,开发并生产了第二代、第三代轮毂轴承单元,产品结构得到了优化。同年,公司开始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从而提高产线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2017年,公司收购优联轴承,将其离合器、涨紧轮及惰轮轴承产品系列纳入公司产品体系,扩充了原有的产品类型和业务规模,提升了公司在离合器轴承方面的行业地位。
2019年,公司再收购开源轴承,整合其团队、产品和销售渠道,由于开源轴承的产品主要为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系列和汽车轮毂轴承系列,与斯菱股份协同效应强,客户也主要来自北美市场,因此和开源轴承的强强联合,使得斯菱股份在汽车轴承的行业地位显著提高,完成了北美、欧洲、亚洲等境外主要市场销售渠道的全覆盖,综合竞争力取得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公司还进行了全球化的战略布局,同年子公司斯菱泰国成立,推动全球化布局。
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汽车轮毂轴承、离合器、涨紧轮及惰轮轴承和圆锥轴承等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并在技术研发构筑起了强大的竞争壁垒,取得了显著的市场地位。
图/招股书
公司建立了包括车加工、热处理、磨加工、装配等轴承加工全产业链的先进智造系统,运用自动化、智能化制造提高产品品质和运营效率,旗下技术中心也被认定为浙江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省级企业研究院,并成功申报“年产1200万套高端轮毂轴承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的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技术改造示范项目。
公司的“斯菱汽车轴承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2022年度浙江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主持或参与起草了2项轴承行业国家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授权专利70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62项。
公司也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荣获2021年轴承行业主要企业轴承产品营收30强、全国轴承行业“十二五”发展先进企业、中国轴承市场营销30强、中国离合器轴承生产企业10强等行业荣誉。
净利两年增长两倍业绩处高增长区间
全产品品类同步发力,斯菱股份营收规模不断上行。
招股资料显示,得益于2019年10月完成对开源轴承的收购,并对客户收购获得的客户及原有客户进行有效整合开发,推动客户了解并采购公司的多类型产品,有效促进了销售增长;加上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以及公司不断进行市场开拓和优化产品结构,斯菱股份轮毂轴承单元、轮毂轴承、离合器/涨紧轮及惰轮轴承、圆锥轴承等产品,营收规模分别由2020年的2.13亿元、1.79亿元、7807.14万元、4875.59万元,增至2022年的3.33亿元、1.99亿元、1.22亿元和8415.13亿元,处于全面增长态势,共同推动公司2020-2022年营收总规模达到5.25亿元、7.15亿元、7.5亿元,呈现连续地增长。
图/招股书
传导至利润端,毛利率水平稳步增长叠加费用率进一步优化,斯菱股份净利增速再上一个台阶。
招股数据显示,得益于持续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提高毛利率较高的产品销售占比,加上规模效应带来的单位固定制造费用占比下降,使得公司2020-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达到24.37%、24.1%、25.39%,相较部分可比上市公司下滑的情况而言呈现逆势提升,较可比公司均值的差距也越拉越大。
与此同时,公司在研发费用由2020年的2565.7万元增至2022年3268.65万元基础上,整体费用率由2020年的14.87%,连续缩减至2022年的7.49%,最终推动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达到4168.67万元、9069.23万元和1.23亿元,两年净利规模增长近2倍;归母净利率分别为7.93%、12.69%、16.35%,连年大幅提升。
图/招股书
2023上半年,虽然受生产安排及客户需求变动共同影响所致,公司营收规模暂时有所调整,但是公司归母净利润还因毛利率上升及汇兑收益等因素影响由2022年同期的5812.07万元增至6582.62万元,继续保持增势。并且根据最新资料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调整幅度已有明显收窄,重回增势只是时间问题。
展望未来,斯菱股份依旧具备强劲增长动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27
-
本周打新日历!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27
-
为什么粮食ETF会上涨?
2025-05-26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