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日报No.208:宏观节奏趋稳美豆交易逻辑转换
发布时间:2023-9-20 15:04阅读:277
导读:
1. OECD下调明年经济增长预期。
2. 政策利好持续性仍需关注后续增量部分。
3. 大米价格或继续保持阶段性高位。
4. 美豆交易逻辑短期转换。
宏观:
宏观整体上仍没有给出更多确定性预期,国内权益市场表现继续磨底,前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落地效果仍需要一段时间体现。今日LPR利率未调整,也是反映出目前宏观节奏上进入了一个平台期。
OECD下调明年经济增长预期。
OECD经合组织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上调至3.0%,将2024年预测下调至2.7%。其中将美国2023年的增长预测上调至2.2%(之前为1.6%),并将2024年的增长预测上调至1.3%(之前为1.0%)。一是对美国经济软着陆的预期指引,二是欧元区经济衰退的确定性,三是美欧货币政策调整之后形成的新的市场逻辑驱动,表现为欧元兑美元的贬值。欧元区公布8月CPI数据显示,CPI年率终值 5.2%,预期5.30%,前值5.30%。一是通胀下行趋势进一步确认,二是对于欧元区后续基于抗通胀目标的货币政策指引作用变弱。另外也能够看到主要经济体德国央行表示其经济可能将在第三季度萎缩。整体欧元区经济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下滑已经进入了临界水平,一定程度上会存在突发性的风险对市场形成短期快速下挫的冲击。
政策利好持续性仍需关注后续增量部分。
国内关于房地产放开限购、执行新政策的城市逐步增多。武汉取消二环线以内住房限购、西安二环以外区域取消限购、无锡全市域取消限购,青岛将执行“认房不认贷”。房地产市场一方面既要看到利好政策的不断释放落地形成的潜在向好预期积累;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一二线城市的放松对于其他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的影响,即在新房和二手房市场的流动性上是否能够形成新的需求增量去提升,而不至于表现为利好出尽后再产生对二手市场房价的负反馈效应。所以宏观维度上对于国内后续政策预期方面,更多或侧重于如何扩大居民收入水平或其他能够有效衔接购房需求充分释放后的增长动力等的相关政策。
粮油:
大米价格或继续保持阶段性高位。
国际大米市场目前仍存在供应预期短缺影响下的价格偏多扰动。消息称马来西亚将与印度政府商谈,就印度的大米出口限制问题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因为价格上涨和供应短缺问题令人担忧。目前国际大米市场因印度的出口限制叠加东南亚部分国家大米减产,大米价格上涨的态势短期还难以通过政策方面的调整快速缓解。
另外在南美方面,目前巴西进入了玉米和大豆的新作种植阶段,不过对新作的产量担忧开始形成。Conab周二预测,巴西2023/2024年度的粮食总产量将比上一季减少1%,总计3.195亿吨。不过由于是对远期供应的预估,而且当下仍是北半球收获季,所以阶段性对主要的谷物和油籽市场的影响较弱。
美豆交易逻辑短期转换。
油脂重点在于目前美豆是否出现了短期的驱动逻辑拐点。一方面是巴西大豆出口高峰过后的出口量开始不及预期,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预计,巴西9月大豆出口量为688万吨,而上周预测为738万吨。另一方面是在美豆收获和南美播种进度上尚未体现出异常,进展相对还算比较顺利,这相较于长期的天气因素对供应端的影响表现更为突出,也因此给当前的美豆交易逻辑创造了更多的偏空因素。另外从宏观因素上看,总需求增长乏力,美豆压榨需求下降,所以给美豆价格上方形成了较大压力。
最后交易所对于棉花和生猪期货的交易保证金水平进行了调整,属于常规的假期前调整行为。不过棉花主要是规避后续节假日的不确定风险,生猪则是给节后形成了一定的流动性释放的预期。
注:本报告内容为试阅服务,后期服务方式可能会进行相应调整,敬请知悉。更多农业日报内容,关注卓创资讯研究院: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