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证100股指期权上市前分析
发布时间:2023-9-19 08:58阅读:574
2023年8月19日,中金所发布《关于深证1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向社会征求意见的通知》,与去年上市的易方达深证100ETF期权(代码为159901)不同,深证100股指期权的标的物是不可实盘交易的深证100指数,因此即将上市的深证100股指期权交易特点也有所不同:
(1)合约面值大,合约数量多:
- 深证100股指期权的合约面值约为易方达深证100ETF期权的17倍。即将上市的深证100股指期权每张合约面值约为47万元;而同期的易方达深证100ETF期权每张合约面值约为2.7万元;
- 深证100股指期权合约数量可能超过深证100ETF期权合约数量的两倍。深证100股指期权同时在市交易的系列合约共有6个月份,共计约174个合约;而深证100ETF期权同时在市交易的到期系列共有4个月,共计约72个合约。
(2)流动性预计较好,波动率水平相对较低:
- 目前中金所期权的成交额略高于深交所期权,主要原因是股指期权的合约数量较多,行权价间距相对较小,且为现金交割,操作灵活,但在组合保证金上线之前资金占用相对较大;
- 预计深证100股指期权上市后近月合约隐波将与历史波动率水平相近,且略低于深证100ETF期权同期限的隐含波动率,预计在17%附近;
- 深证100指数历史价格数据呈现出对数收益率为尖峰肥尾的分布特征,偏度为-0.55,峰度为3.05,可在波动率曲面定价时进行适当调整。
(3)跨品种套利交易机会多:
- 由于目前深证100ETF期权的隐含波动率与上证50ETF期权和沪深300ETF期权以及创业板ETF期权的隐含波动率相关系数超过90%,因此深证100股指期权上市后与上证50股指期权以及沪深300股指期权可能也有较高的相关度,可考虑同市场不同品种间的套利交易;
- 挂钩同指数的不同市场期权指标之间的相关度较高,统计回归交易机会较多。类比上证50ETF期权与上证50股指期权的波动率高低回归交易(年化收益8.7%)和期限结构回归交易(年化收益12.8%),或许存在简单的跨市场套利交易机会。
期权高级研究员
张雪慧
Z0015363
期权研究员
张银
Z0018397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期货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深证100股指期权上市前分析》,发布时间:2023年9月18日,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沪深300股指期权是基于沪深300指数的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卖期权来对冲或投机沪深300指数未来的涨跌风险。以下是关于如何参与沪深300股指期权交易以及其风险评估的基本指导:...
沪深300股指期权什么时候会上市?
按预期是在12月上会上市。开期权选择专业券商可以避免您很多问题的,我司营业部是专业做期权!费用也给到客户最优惠的全包2元以下的!软件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欢迎咨询
12.23上市的沪深300股指期权的标的是什么?
上海期权标的上证50ETF,深交所期权标的沪深300ETF,祝投资愉快。
沪深300股指期权的上市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您好,使个股期权交易体系更加完善,标的更多,我司可开通沪深期权,交易费用行业最优!
深证100股指期权上市前分析
跨品种套利交易机会多:
由于目前深证100ETF期权的隐含波动率与上证50ETF期权和沪深300ETF期权以及创业板ETF期权的隐含波动率相关系数超过90%,因此深证100股指期权上市后与上证50股指期权以及沪深300股指期权可能也有较高的相关度,可考虑同市场不同品种间的套利交易;
挂钩同指数的不同市场期权指标之间的相关度较高,统计回归交易机会较多。类比上证50ETF期权与上证50股指期权的波动率高低回归交易(年化收益8.7%)和期限结构回归交易(年化收益12.8%),或许存在简单的跨市场套利交易机会...
深证100股指期货/期权上市介绍
一、上市合约2023年8月18日,中金所发布关于深证1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向社会征求意见的通知。目前,中金所已经推出了沪深300(IF)、中证500(IC)、上证50(IH)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权、中证1000股指期货、中证1000股指期权等权益类产品。此前,随着市场波动的放大,投资者对新品种上市具有较高的预期,尤其是创业板、科创板相关的宽基股指期货。此次股指期货时隔一年再度上新将更好满足投资者风险管理需要,同时允许更多境内外投资机构在审慎前提下使用衍生品管理风险。从征求意见稿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