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甲苯市场价格分析
发布时间:2023-9-18 16:34阅读:2654
编辑:宁证期货房俊
期货从业资格证号:F3047658【期货业协会官网可查询真伪】
期货开户联系方式:【点我头像进入主页查看联系方式】、【咨询TA】、【电话】、【+微信】
对二甲苯市场价格分析
1.1对二甲苯历史价格
受原油价格及供需变化等因素影响,近年对二甲苯价格波动频繁。2009年至2022年的14年间,对二甲苯价格最高点在2011年,高达1815美元/吨,折合人民币13600元/吨,最低点在2020年,低至439美元/吨,折合人民币3291元/吨。2009 -2022年年内最大波幅93%,年平均波幅52%,日间平均价格波幅0.92%,总体来看,年内波动较大,日间波动较平滑。
2009-2012年,随着下游聚酯产业链新产能的大量投放,中国PTA市场需求大增,加上全球经济反弹,原油市场走势偏强,亚洲对二甲苯价格持续高位震荡, 2011年3月价格涨至十年最高点1815美元/吨; 2013年价格维持在1400美元/吨以上高位; 2014 - 2016年,随着韩国、日本对二甲苯新增产能大规模集中投产,出现短期局部供应过剩,市场心理预期比较悲观,对二甲苯价格和效益出现双下降趋势; 2014 年下半年出现急剧下跌,对二甲苯价格从1491美元/吨高位下跌至733美元/吨,跌幅超50%; 2014年末对二甲苯价格告别千元美元时代,自2015年进入百元美元时代。
2015-2017年,对二甲苯进入长达3年的低位调整期。2018年下半年,因新装置运行不稳定,且下游PTA需求处于高位,对二甲苯出现阶段性供应偏紧,行情再度走强,重新回归千元美元级水平,价格曾拉升至1400美元/吨水平。2019-2022年,受中国新产能投放影响,对二甲苯价格不断下行,2020 年降至439美元/吨,为近十年最低点,2022年,价格回升至千元美元水平。
1.2对二甲苯定价模式
按照贸易方式,对二甲苯销售分为单笔定价交易的现货模式和签订年度合同按公式定价的长约模式。现货定价,是:指交易双方达成逐笔现货购销时,参照某些公开指导价格,随行就市确定一口价的定价方式。长约定价,是指交易双方签订年度购销合约时,依照双方协商认可的定价公式,确定未来一年逐月结算价的定价方式。对二甲苯行业定价主要为长约定价,长约定价的购销量约占内贸市场总成交量的90%,具体而言,长约贸易买卖双方于每年年底根据年度生产计划签约,对下一整年的交易量进行约定,此后每月按照约定的价格计算公式和实际交易量逐月进行结算,为每月交易结算价格留有随市场波动的空间。不同工厂间签订的长约公式略有差别,目前市场上主流长约定价公式选取了普氏等市场公开参考价格,按照- -定权 重加权平均得出每月结算价格。长约定价公式中的升贴水,体现了买卖双方的议价能力,是买卖双方年度长约谈判的核心。
同时,对二甲苯也存在较小比例的现货贸易市场。产业链企业均为大型工厂,对顺利销售出库和维持货源供应的要求相对较高,更倾向于提前锁定交易时间和交易量。但由于不同的风险偏好以及不同的生产、采购稳定性,绝大多数工厂仍会保留不同程度的现货敞口,采用随行就市的现货定价模式,逐月、逐笔完成交易。
截至2022年,主流对二二甲苯定价模式主要有三个重要参照指标:亚洲合约价ACP ( Asia Contract Price)、中石化合约价(SPCP) 以及第三方资讯机构价(SP0T)。 对二甲苯现货贸易主要参照ACP、SPOT 等定价,部分国内贸易参照中石化价格定价,我国尚未形成独立的人民币现货定价体系,长期来看,随着我国对二甲苯产能的大幅增长,未来国内对二甲苯市场供需格局將发生重大变化,国内对二甲苯或将逐步形成自己的价格体系。
1.2.1亚洲合约价格
亚洲合约价格,英文Asian Contract Price,简称ACP价格,业内也称“6+8”定价模式,是由6家对二甲苯企业和8家PTA企业构成的固定议价组织通过谈判产生的价格。ACP价格谈判具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其谈判规则随着市场变化而不断演变。
通常,每个自然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为ACP价格谈判的截止时间。由6家对二甲苯供应商提出倡导价, 8家PTA生产商给出还盘价,当有两家及以上对二甲苯供应商与两家及以上PTA生产商达成-致时,生成ACP价格,以此作为下月对二甲苯结算价格;成交方数量不满足则视为谈判失败,次月无ACP价格。
谈判成员以日韩企业为主,结构较为固定。亚洲6家对二甲苯供应商分别是日本JX石油、日本出光兴产、美国埃克森美孚、韩国双龙炼油、韩国SK全球化学和印度信诚。8家PTA生产商分别是英国碧辟亚洲(BP)、中国台湾亚东石化(OPTC)、日本三井、日本三菱、中国台湾中美和(Capeo). 逸盛石化、盛虹石化和独山能源。上述14家参与者的经营状况普遍较好,注重长期效益与合作,履约能力较强。
ACP价格谈判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当月现货均价变化区间和后市宏观预期情况;二是亚洲对二甲苯短期供需格局。因此,ACP价格机制更像价格领先指标,由行业内具有话语权的大型企业对合约价格做出判断,小型企业进行跟随。近年来,ACP谈判的成功率下降,权威性受到挑战。2019 - 2022年,48次ACP谈判中,仅有4次谈判成功( 如图8-2)。
1.2.2中石化合约价格
中石化合约价格( Sinopec Contract Price, 简称SPCP)是中石化面向国内PTA企业制定的每月对二甲苯供应合约挂牌结算价。对二甲苯供应商结合每一-家 PTA生产商的情况,酌情给予不同程度的折扣。折扣的影响因索包括付款方式、合约数量、物流方式、配送成本、合作关系、产品组合定价策略等。
每月月末,中石化会推出下月的聚酯原料预收款价,行业惯例称挂牌价,价格为承兑价。次月月末,中石化根据当月的市场波动情况,对预收款价进行调整,并公布当月最终的人民币结算价。
1.2.3第三方资讯机构价格指数
2000年以来,随着亚洲市场对二甲苯国际贸易体系遂渐成熟,现货市场交易日益活跃,市场波动性增强,第三方资讯机构开始逐日对亚洲对二甲苯市场开展现货价格评估。第三方资讯机构有普氏(Platts)、 阿格斯( Argus)、安迅思(ICIS)等。上述价格指数被市场惯称为“现货价格”。
以普氏价格为例,普氏资讯每日从市场收集各类价格信息,分等级整理加工计算,结合对市场行情趋势的主观判断,编制对二甲苯价格指数。该价格采集每个交易日16:00-16: 30的普氏现货电子交易窗口的成交价,形成当日普氏窗口价格。除窗口价格外,普氏资讯还通过市场问询等途径采集现货市场上的一对一交易价格,原油、石脑油等对二甲苯相关品种的市场价格也会被分别赋予一定权重纳人价格指数评估。
目前,对二甲苯供应商与终端用户签订的年度长约中(一年或两年签一次), 普遍将第三方评估价格纳入计价公式,赋予一定权重。
1.3对二甲苯区域价差
国内区域价差方面,由于尚未出现独立的对二甲苯人民币现货交易市场,国内贸易仅建立在国内各大对二甲苯供应商和PTA生产商之间的年度长约之上。国内长约价格通常因合约量、运输方式(水运、陆运、管道运输)、付款方式(现款或承兑)而异,该价格差异体现在某一家对二甲苯供应商和某-家PTA生产商之间,缺乏普遍的适用性。因此,国内人民币对二甲苯市场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区域价差。
国际区域价差方面,韩国出厂价与中国主港送到价的价差,在20美元/吨上下浮动。亚洲市场与美国市场对二甲苯的价差常年维持在60 ~70美元/吨水平;亚洲市场与欧洲市场对二甲苯的价差则在80 ~90美元/吨水平。由于欧美价差水平几乎与两地之间的船运费相当,套利窗口鲜见打开,因此,少有欧美进口对二甲苯资源流人亚洲市场。
1.4对二甲苯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对二甲苯作为石化聚酯产业链中的重要产品,其价格影响因素较多。除了最主要的市场供需关系外,全球宏观经济变化、全球疫情、贸易摩擦、政府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地缘政治等宏观因素,供需关系、原油价格波动、汇率变动、关税调整、突发事件、聚酯行业运行周期等中观因素,关联成本、加工利润、开工率等微观因素,均影响对二甲苯价格。
1.4.1供需关系
市场供需状况对对二甲苯价格的影响十分显著。由于对二甲苯、PTA产能投放速度不均衡,对二甲苯价格会出现阶段性波动。以2019年大连恒力装置投产为例,由于450万吨对二甲苯新装置超市场预期提前投产,对二甲苯供应量大幅增加,原有的市场均衡被打破,对二甲苯和石脑油价差水平从高位的500 ~ 600美元/吨跌至350美元/吨的平衡线以下,对二甲苯价格跌破1000美元/吨。
1.4.2生产成本
从历史数据来看,全球对二甲苯价格走势与原油价格走势高度相关。从生产工艺角度而言,原材料石脑油和混二甲苯价格直接决定对二甲苯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工厂开工的积极性。从国内外对二甲苯与石脑油的价格走势来看,两者保持高度相关性。
1.4.3突发事件
对二甲苯行业集中度较高,一旦发生生产经营事故、意外检修等突发事件,将迅速引起对二甲苯价格波动。
1.4.4宏观经济
全球贸易环境、人民币汇率、中国GDP增速等宏观经济因素,均影响对二甲苯的价格水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9 15:43
-
房贷怎么还?每期还多少?(点击测算)
2025-05-29 15:43
-
负债不用愁,点击免费领还款计划表~
2025-05-29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