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货需求启动油脂震荡偏强
发布时间:2023-9-15 08:06阅读:90
备货需求启动 油脂震荡偏强
01
摘要
1.Pro Farmer预计2023年美国大豆产量将为41.10亿蒲式耳,平均单产49.7蒲式耳/英亩,低于8月份USDA供需报告预测美国大豆单产为50.9蒲/英亩, 9月USDA单产或再度调低,新季美豆的供需格局依然偏紧。
2.印尼棕榈油出口大幅增加,季节性增产的库存压力减轻。8月份马来棕榈油产量继续增加,出口小幅下降,库存或将稳中有升。
3.9月份大豆到港骤降,油厂开机或将下降,导致豆油产量减少,9月份中秋备货也要开始,需求有望受到刺激,豆油库存或将迈入去库周期。
4.9月是国内豆油以及其他油脂传统的需求旺季,在中秋、国庆双节备货以及高校陆续开学,油脂消费将逐步启动。
风险提示:美豆单产调增、棕榈油累库超预期
02
行情回顾
8月份国内油脂先抑后扬,上半月由于美国大豆产区降雨增多,改善土壤墒情,大豆干旱面积减少,优良率上升,CBOT大豆主连合约回吐天气升水,期价跌破1300美分,并且市场预期7月份马棕库存大幅增加,8月上旬马棕持续下跌,拖累国内油脂震荡回调。但是MPOB报告显示马棕累库低于市场预期,且上半月出口数据环比增加,马棕止跌反弹。下半月美国天气重回高温干燥天气,大豆优良率下降,并且Pro Farmer调研预测2023年美国大豆产量将为41.10亿蒲式耳,平均单产49.7蒲式耳/英亩,低于8月份USDA单产预估,新季大豆库存或进一步下降,支撑CBOT大豆反弹至1400美分。另外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预估下降,油厂大豆开机下降,需求受高校开学和节前备货刺激,豆油提货量增加,基差维持在600元/吨高位附近,市场预期豆油库存步入去化阶段,供需边际收紧,以及人民币贬值,从原料成本端支撑豆油止跌反弹,突破前期压力位。
图1:油脂盘面走势(元/吨)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 |
03
供给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美豆产量再起疑虑 供需或进一步转紧
7、8月份USDA分别下调了美国新季大豆种植面积与单产预估,面积从8750万英亩下调至8350万英亩,降幅4.6%,单产从52蒲式耳/英亩调降至50.9蒲式耳/英亩,最终产量为42.05亿蒲式耳,期末库存为2.45亿蒲式耳,库存消费比降至5.76%,美豆供需结构中性偏紧。
今年美国大豆生长期间遭遇高温少雨天气,在6月下旬之前,中西部地区遭受2012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旱情从7月份开始有所缓解,让大豆产区土壤墒情得到修复,不过8月下旬以来中西部再度变得炎热干燥,对灌浆结荚期的大豆生长有所损伤。据USDA发布的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8月27日当周,美国大豆优良率为58%,高于市场预期的56%,前一周为59%,上年同期为57%。美国大豆结荚率为91%,上一周为86%,上年同期为90%, 五年均值为90%。
表1:美豆供需平衡表
数据来源:USDA、徽商期货研究所
图2:美国新季大豆优良率(%) | 图3:Pro Farmer 对主产州单产预估 |
数据来源:USDA、油粕面、徽商期货研究所 |
8月下旬美国《农场杂志》媒体旗下的咨询服务机构职业农场主公司Pro Farmer组织了年度中西部考察,对7个主要玉米大豆生产州的作物进行实地考察。上周五该机构发布的全国产量预估报告显示,美国玉米以及大豆产量将低于美国政府预期,因为最近的干旱和热浪使得受益于仲夏降雨的作物再次受到生长压力。Pro Farmer预计2023年美国大豆产量将为41.10亿蒲式耳,平均单产49.7蒲式耳/英亩。作为对比,8月份USDA供需报告预测美国大豆单产为50.9蒲/英亩,产量为42.05亿蒲。Pro Farmer对USDA单产调整方向具备先行指标的参考意义,叠加8月下旬天气炎热干燥,大豆优良率转差,9月USDA单产或再度调低。如果按Pro Farmer单产预估推演新季美豆供需平衡表,假设出口需求不变,期末库存降至1.49亿蒲,库存消费比下降至3.51%,即便出口需求会随着大豆价格上涨做出下调,新季美豆的供需格局依然偏紧。
(二)棕榈油出口大幅增加 库存压力减轻
印尼棕榈油协会(GAPKI)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印尼棕榈油出口量(包括精炼产品)为345万吨,较5月份增长54.7%,6月份印尼棕榈油产量为443万吨,环比下降12.8%,最终导致6月底库存为369万吨,环比下降21%,今年以来印尼棕榈油产量明显恢复,可能面临的库存压力得到有效缓解。2023年1至6月,印尼棕榈油出口总量为1631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204万吨增长35.49%,主要由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需求不断增长。产量方面,随着增产周期推进,印尼产量或不断扩大增幅,且印尼的油棕树龄较马来年轻,增产潜力高于马来,三季度印尼库存延续累积。
图4:印尼棕榈油出口(万吨) | 图5:印尼棕榈油库存(万吨) |
数据来源:MPOB、徽商期货研究所 |
7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恢复,MPOB供需报告显示,7月马来棕榈油产量为161.01万吨,较上月增长11.21%,高于市场预估值区间155万-160万吨。但是出口远超预期,7月马来棕榈油出口量在135.39万吨,较上月增长15.55%,高于市场预估值128万吨,并且进口较上月下降23.24%,导致马来西亚7月库存173万吨,仅增长0.58%。
8-10月是东南亚棕榈油产量高峰期,一般产量在170-190万吨,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A)数据显示,2023年8月1-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增加5.83%,马来西亚南部棕果厂商公会(SPPOMA)数据显示,8月1-2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增加11%,8月份棕榈油产量增长幅度较大。
出口方面,8月份马来棕榈油出口环比下降,由于黑海协议未续签,使得乌克兰葵油通过航运出口遇阻,印度的葵花油进口量下降,同时印度豆棕油价差较高,使得印度增加棕榈油进口,7月份印度植物油库存达到329万吨,高库存透支印度植物油进口潜力,并且8月下半月,国际豆棕油价差从高位回落,棕榈油价格优势较前期减弱,棕榈油采购热情或将降温,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由增转降,根据船运调查机构ITS公布数据显示,马来西亚8月1-25日棕榈油出口量为97万吨,较7月1-25日出口的105万吨减少7.8%。从高频数据显示,8月份马来棕榈油产量继续增加,出口小幅下降,库存或将稳中有升。
图6:马来西亚棕榈油季节性产量(万吨) | 图7: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万吨) |
数据来源:MPOB、徽商期货研究所 |
(三)豆菜油供需收紧 棕榈油供应边际宽松
目前国内进口大豆的压榨利润丰厚,达到900元/吨,油厂采购进度较快,据中国粮油商务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8月船期累计采购了646.2万吨,采购进度为99.42%。9月船期累计采购了613.8万吨,周度增加33万吨,采购进度为99%。10月船期累计采购了792万吨,周度增加92.4万吨,采购进度为75.43%。9、10月份进口大豆预估在640、620万吨左右,相较于7、8月份大豆供应显著下降。
近期油厂大豆开机仍然高企,截至8月25日当周,油厂开机率为59%,大豆压榨量为216万吨,豆油产量较高,不过现货需求转好,豆油库存开始下降,截至8月22日,豆油库存为89万吨,周度下降1.4%,并且9月份大豆到港骤降,油厂开机或将下降,导致豆油产量减少,9月份中秋备货也要开始,需求有望受到刺激,豆油库存或将迈入去库周期。
图8:中国豆油商业库存(万吨) | 图9:油厂大豆开机率(%) |
数据来源:粮油商务网、徽商期货研究所 |
三季度是加籽新旧换挡时期,新季菜籽于9月初逐步上市,故而现阶段加籽旧作可供出口量相对有限,从7月份开始国内菜籽进口骤降,海关数据显示7月份菜籽进口为14.8万吨,8月份进口预估20万吨,9月份35万吨,近期油厂菜籽开机率降至12%,不过菜油需求较差,库存去化较慢,截至第34周,菜油库存为53.7万吨,9月份随着节前备货刺激成交以及供应减少,菜油库存或稳中有降。
5月底棕榈油进口利润倒挂修复,国内贸易商增加了近月船期买船,据海关数据显示,7月份棕榈油进口量达到42万吨,较6月份增加18万吨,国内棕榈油库存止跌反弹,截至8月22日,棕榈油库存达到69.4万吨,环比增加5.5万吨。8月棕榈油进口预估53万吨,9月进口预估在58万吨,进口量超过需求,9月份依然呈增库趋势。8月下旬,国内棕榈油进口利润再次打开,贸易商采购开始增多,后期国内棕榈油供应边际宽松。
图10:棕榈油港口库存(万吨) | 图11:菜油商业库存(万吨)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 |
04
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9月是国内豆油以及其他油脂传统的需求旺季,在中秋、国庆双节备货以及高校陆续开学,油脂消费将逐步启动。从豆油提货的情况来看,日均提货量从前期的5.5万吨增长至6.5万-7万吨左右,同时豆油现货成交情况连续三周增加,基差成交量下降,表明豆油的需求已经启动。
05
行情展望
美国新季单产或将调降,库存进一步下降,以及9、10月进口大豆到港显著下降,国内油厂开机或将下降,限制豆油产量,从原料端对豆油价格构成支撑。需求端,高校开学以及中秋国庆节前备货,9月份豆油现货需求或有增长,供需结构转紧,库存或稳中有降,豆油或延续震荡偏强走势。棕榈油产地处于季节性增产,面临累库压力,不过印尼出口大幅增加,库存大幅度下降,库存压力暂时减轻。但是马来西亚的产量与出口数据显示,棕榈油库存延续累库,并且国内棕榈油采购增加,9月份到港预估量较高,棕榈油或继续累库,走势或弱于豆油,建议关注短期豆棕油价差走强的套利机会。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