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新增1500吨黄金资源量”李永胜解读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的黄金资源勘查部署
发布时间:2023-9-12 10:49阅读:534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能源和资源的安全保障工作。2021年3月12日,我国公布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提出要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规划管控,提升储备安全保障能力。今年的两会结束之后,党中央进一步明确,要科学谋划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如今,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方案已经制定并全面开展,对于下一步我国黄金的地质找矿工作,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指导中心矿产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永胜,在2023国际黄金产业发展大会上,进行了详细介绍。
”
围绕“四区”
加强黄金地质勘查
据了解,黄金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长期以来对外依存度较高。根据《中国黄金年鉴2023》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金矿资源量15798.01吨,约占全球黄金资源量的16%。我国虽然金矿资源量较大,但是以中小型矿山为主,中低品位矿床居多。
李永胜指出,我国黄金资源储量只占总资源量的5.5%,产量则占12%,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围绕我国重要黄金资源潜力区,主攻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热液型金矿、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微细浸染型金矿、变质碎屑岩地层中的热液型金矿,以及部分陆相火山岩型金矿。
“从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来看,我国黄金预测资源量约为3万吨,主要集中在胶东、小秦岭-伏牛山、西秦岭、丽江-哀牢山、滇黔桂、吉南-辽东等地区。”李永胜说。
2011年,我国开始实施为期十年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这一行动是对全国地质找矿工作的规划部署,以23个矿种为重点,基于“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围绕重点成矿区带,以整装勘查区为重点,依托大型骨干矿业企业,开展矿产勘查,开创了我国地质找矿的新局面。
李永胜指出,上一轮找矿突破是以整装勘查区为抓手,推进全国的地质找矿工作,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以“四区”为抓手,即基础调查区、重点调查区,重点勘查区和重要矿山,这是我国未来15年的地质找矿工作的主要阵地。
“对于金来说,全国的总体部署是突出西部、兼顾中东部。重点加强西部尤其是新疆、甘肃、云南、贵州等重点省份黄金资源调查评价,在中东部重点是加强山东、湖南、辽宁、河南及陕西等地区的老矿山深边部的找矿工作。”李永胜说。
以“四区”为抓手
力争新增黄金1500吨
尽管我国黄金资源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总体地质勘查程度较低,保障我国黄金资源安全,仍然需要从地质勘查着手。
在李永胜看来,根据地质工作程度区分为四种类型的区域的“四区”,就是这次黄金资源找矿突破的重要抓手。
李永胜指出,首先要强化黄金资源的基础地质工作,第一个抓手就是基础调查区。基础调查区是指在重点成矿区带中工作程度较低,有一定资源前景,尚未开展或较早开展过基础地质调查的区域,通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和有关技术方法应用,提高调查程度,提升地质认识水平,提交找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其主要目的是为“十五五”乃至“十六五”金矿的找矿勘查提供后备选区,目前有19片基础调查区围绕黄金部署调查研究工作。
第二个抓手是重点调查区。重点调查区是指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确定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成矿有利区域,区内已有矿床、矿(化)点、蚀变和物化探异常等信息反映有较大找矿潜力,通过开展必要的物化探和钻探验证,提交探矿权出让区块建议。在黄金方面,全国共部署61片黄金的重点调查区,预计 “十四五”,将提供一批优质区块投放至矿业权市场。
第三个抓手是重点勘查区。重点勘查区主要是指资源潜力大的已设探矿权集中区,通过加大勘查力度,有望实现找矿新突破,提交一批资源量。在对全国有效期内的矿业权进行系统梳理基础上,从资源潜力、企业意愿和环境影响等方面,优选了90余处黄金重点勘查区部署勘查评价工作。
第四个抓手是重要矿山深边部找矿工作。重要矿山深部是指深部具有较好资源潜力的已设采矿权区,通过攻深找盲,新增资源储量要达到大、中型矿床规模,稳定和扩大矿山产能,也是增储上产的主要“区”。在经过了上个十年的深部找矿及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的基础上,在全国一共优选了66座黄金矿山,作为这一轮深部资源突破的一个重要抓手,预计将新增黄金资源储量1100吨。
科技创新
加强地质找矿的技术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李永胜表示,为了科学实施绿色勘查,在这一轮找矿行动中,进行了技术方法与理念的新探索。
在部署矿产地质调查评价中,对矿调技术标准进行改革,“三位一体”推进综合调查评价,避免呆矿、深部矿以及贫矿的地质找矿。重点推进大型资源基地地质资源潜力、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并着重强调绿色、经济、高效、便捷的勘查技术方法试点示范。
在找矿模式创新方面,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点围绕多维度矿产资源信息采集、数据的整合分析及智能找矿预测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例如,在大数据智能矿产预测方面,强化了已有数据的整合分析,有助于面上的预测和深部勘查;对于就矿找矿类要强化计算机深度学习的能力,在已有矿床成矿要素深度学习的基础上,预测未知区成矿的高概率事件。在空白区找矿上,推出了大数据智能预测,重点强化了时间、空间、能量和物质四要素。
“我们在西秦岭地区进行了钴资源的智能预测,经结果查证,其找矿新发现的比率能达到50%,这比传统的3%有了极大提高。”李永胜说。
另外一个就是探索专家大脑模拟,采用知识图谱及搜索引擎的方式,助力在地质勘查过程中对各种现象及时提示和进行找矿方向的指引。
此外,还探索利用无人机去搭载具有光谱、磁、能谱和电等综合信息的探头装置,在新区域里开展多维度综合信息采集,为开展大数据智能矿产预测提供助力。
在地质找矿方法创新上,重点推进航空—半航空电磁法测量,助力西部地区隐伏矿床找矿新突破;极低频大电磁测量具有抗干扰、探测深、高效经济便捷等特点,为已有矿山或新区找矿提供了重要保障;天然源地震在金矿,尤其是层控型金矿或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中,是全新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找矿进展。
在化探方法创新方面,土壤活动态测量,主要是根据地压梯度变化,金等成矿物质以纳米级粒子形式,通过构造裂隙,由深部向地表运移,吸附在植物的根茎,通过测量化探异常实现找矿新发现。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