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资产轮动再度开启 A股进入中长线布局时
发布时间:2015-9-14 07:21阅读:515
编者按:“中国股市调整已大致到位。”正如周小川在本次G20会议上所说的那样,在国家大力救市及出台一系列相关抑制做空政策下,A股渐趋平稳。而当前市场所显露的种种迹象也表明,A股正处在磨底攻艰阶段,短期震荡整理将成为常态,用时间换取空间。基于A股2000年以来四季度大盘上涨概率大于下跌的规律,在当前市场整体估值渐趋合理,以及国家资金托底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可以适度跟随政策脉搏寻找被低估的价值公司,进行中长线布局。
市场篇
暴跌行情告一段落 低位布局机会显现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特约作者 马曼然
A股在历经了今年6、7、8月暴跌后,虽然下跌的惯性和非理性恐慌导致9月份开局并不顺利,但是,我们仍可看到市场利好因素正逐步累积中。从统计来看,6月12日起至9月4日期间,A股2600只可交易的股票,跌幅中位数是负53%;从最高价下来跌70%的股票有261只,从最高价下来跌80%的股票有9只。仅从下跌强度看,近3个月的杀伤力已相当于2008年前十个月的75%。因此,在经过这一轮去杠杆、洗泡沫冲击后,目前A股中的蓝筹股整体价值开始凸显,特别是有业绩和题材支撑的成长股已具有一定的中长线配置价值。
蓝筹股低估值封杀指数向下空间
从估值角度看,截止到9月7日,上证指数平均估值水平15.21倍、沪深300(3347.188, -10.37, -0.31%)的估值不到12倍、中证800的PE估值不到13倍,这些相对海外成熟市场已处于偏低水平,虽然估值近70倍的创业板指数相对美国纳斯达克[微博]综合指数30倍估值、罗素2000指数(小型股票)50倍估值却仍有一定溢价,但其溢价空间相较5月底已收缩了一倍(见表1)。
按照巴菲特对大市判断的证券化率估值法:市值对比GDP,目前A股总市值40万亿,2014年中国GDP63.6万亿,预计2015年接近70万亿,以2015年预测GDP数据测算,国民经济的证券化率尚不到60%。在国民经济全面证券化的大背景下,这一比值说明虚拟经济对比实体经济出现了低估。
宏观方面,大的流动性格局虽无明显变化,但眼下,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依法启动,标志着政府信用全面背书正在退出,而10年期国债利率的重新开始下降预示利率下降预期的增强。与此同时,我们看到自8月11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两日大幅贬值,贬值压力源自外储持续缩水。此前美国加息制约中国宽松货币政策,但此次贬值改革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打开汇率枷锁,放开利率独立。央行[微博]在扔掉汇率、刚兑的包袱后,8月逆回购利率再次下调,同样也预示着宽松重启。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基金怎么买?中信证券最新资产配置策略曝光
2025-08-18 11:11
-
恒大退市落幕,谁在退市边缘?投资者避险攻略请收好
2025-08-18 11:11
-
军工产业大爆发!背后逻辑、投资解读与应对策略全解析
2025-08-18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