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涨逾4%!政策风刮起,生猪飞上云端
发布时间:2023-7-24 17:02阅读:85
随着生猪市场刮起“政策风”,7月14日以来,生猪期货市场开始企稳反弹,经历了一轮强势上涨。周一(7月24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开盘稳步攀升,盘中一度上涨4.62%,触及五周新高16000元。市场交投活跃,成交量增逾3万手,最终收盘上涨4.04%,收报15850元。这主要受全国猪价大面积上涨以及供应减少预期等因素,导致市场做多情绪高涨。
从最新数据来看,今日猪价呈现大面积“飘红”态势,上涨区域及上涨幅度均较前几日有所扩大。近几日,官方各部门也是动作不断,发改委继续发布猪粮比一级预警,预计之后收储工作还将陆续启动;农业农村部也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动生猪养殖合理去产能,并继续完善生猪产能调控机制。
据了解,国内生猪市场围绕14元/公斤上下呈现窄幅震荡的走势,养殖端生猪育肥连亏近7个月,虽然,亏损幅度普遍在100-300元/头,但是,持续亏损下,市场养殖主体资金压力陡增,盼涨意愿增强,尤其是7月初,国内生猪出栏报价降至13.66元/公斤,猪价触底年内新低,官方顺势开启储备猪肉收储的计划,这进一步印证了猪价底部的现实。
7月19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重庆市主持召开畜牧企业座谈会,会议指出,广大畜牧企业要紧盯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猪养殖要适度合理去产能。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放在“生猪养殖要适度合理去产能”之上,因为这是在当下异常不理性的市场环境中提出来的。
另外,国内生猪价格呈现上涨行情,大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小幅上涨势态,华东、西北、华中、东北以及西南地区等地区猪价以上涨居多,整体涨幅为0.01-0.53元/公斤。
随着国家发改委再次启动收储工作以及农业农村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采取强预警、降成本、防疫病等三方面举措,夯实生猪保供稳价的基础,全国猪价迎来了一系列的上涨。
养殖端方面,由于周末暴雨导致生猪出栏受阻,生猪供应水平出现阶段性减少,加之月底规模化猪企出栏逐步缩量,散户猪场认亏出栏积极性偏低,压栏增重情绪转浓。此外,全球多地高温降水也导致一些地区生猪购销不畅,屠宰场猪源到厂难度增加。这些因素使得市场看涨预期有所升温,生猪期货走势强劲。
终端消费方面,旅游行业逐步升温,餐饮行业需求逐步增加,终端消费需求回升,生鲜白条走货逐步改善,屠宰场开工率震荡回升。这些积极因素也对生猪期货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提振。
市场对于猪价底部形成共识,加之猪场疫病风险增加,中大猪供应或将受到抑制。随着标肥价差倒挂,二次育肥可能再次入场。在二季度以来,二次育肥入场积极性较低,但随着肥猪价格走高,二次育肥积极性可能恢复,市场炒作情绪或再度升温。
综合来看,目前市场正面临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养殖端持续亏损、疫病风险、肥猪供应逐渐减少以及消费市场回暖等因素将共同影响未来猪价走势。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供需形势和政策导向,合理制定投资策略。同时,也需要注意市场短期波动性和长期走势,以谨慎应对市场风险。
//
1
全球生猪供应及需求状况
2021年1月8日,中国第一个活体期货品种──“生猪期货”在大连期货交易所正式上市,此举填补了国内畜牧期货品种空白。生猪期货与玉米、豆粕等期货期权一起,形成从种植、加工到养殖的完整产业链条的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体系,可以服务的产业规模达数万亿人民币,有利于促进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生猪生产国及猪肉消费国,生猪出栏量及猪肉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据国家统计局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猪肉产量增长3.2% 。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3,517万头,同比增长1.1%;上半年生猪屠宰37,548万头,增长2.6%。
随着生猪期货价格发现和套期(避险)保值功能的逐步发挥,养殖企业可以利用期货价格安排生产计划,并利用期货市场对冲现货风险,进而推动生猪产业实现“稳价”、“保供”,压减“猪周期”波幅,促进产业平稳有序发展。
所谓“猪周期”,其实就是供应和需求在价格的影响下不断平衡的一个过程: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增长,供应量超过消费量,猪价下跌,导致养猪出现亏损,养猪场开始去产能;当过度去产能后,又导致供应紧缺,猪价上涨,进入新一轮的产能扩张期,如此周而复始。
2023年全球生猪数量
据全球领先的数据统计公司Statista生猪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中国是全球生猪保有量最多的国家,生猪存栏量超过4.5亿头。欧盟和美国位列第二和第三,分别超过1.34亿头和7400万头。
截至2022年4月,全球生猪存栏量约为77,864万头,这意味着中国拥有全球一半以上的生猪存栏。今年7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3,517万头,同比增长1.1%。毫不奇怪,中国是全球领先的猪肉生产国,每年生产约5000万吨猪肉。
2022年和2023年全球猪肉产量
2022年,全球猪肉产量由中国主导,全年猪肉产量超过5500万吨。欧盟和美国分别占据第二和第三位。2022年,全球猪肉产量超过1.2亿吨。2022年全球猪肉净产量约为1.15亿吨,预计2023年保持不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对猪肉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尽管中国大多数养猪场均为小规模经营,但规模化、工厂化生猪生产的养殖方式正在兴起。现代农场的发展是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猪肉需求最重要因素之一。截至2023年4月,中国生猪存栏量为4.52亿头,位居世界第一。
世界上最常消费的肉类是家禽和猪肉,尽管预计在未来几年家禽的受欢迎程度将超过猪肉。全球猪肉消费量预计将从2021年的1.13亿吨 增加到2031年的约1.29亿吨。然而,在美国,人均红肉消费量预计将稳定在49公斤多一点。
2023年全球猪肉出口量
猪肉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肉类之一,也是许多国家的主要食品之一。这也意味着,许多国家都会出口猪肉到全球市场。
过去几年,中国的全球猪肉出口量一直在下降,而欧盟仍然是最大的出口国,最近一年的猪肉出口量约为375万吨。美国也是全球主要猪肉出口国和进口国之一。墨西哥是美国猪肉的主要进口国,其次是日本、中国和中国香港以及韩国。
总结起来,欧盟、美国、巴西、加拿大和墨西哥是世界上排名前五的猪肉出口国家。这些国家的出口量约占全球出口总量的78%,说明这些国家对猪肉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