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张青松:全方位、多层次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将推动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
发布时间:2023-7-28 07:45阅读:208
7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介绍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有关情况。
张青松表示,初步建成包括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创业投资、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在内,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下一步,将推动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创金融制度和市场体系持续健全
科技型企业贷款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推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和水平持续提升。
张青松具体介绍了五个方面:一是科创金融制度和市场体系持续健全。金融管理部门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优化市场机制、丰富金融支持工具,初步建成包括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创业投资、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在内,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二是科技型企业贷款持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服务科技创新的专营组织架构、专门风控制度、专业产品体系、专项考核机制,推动信贷资源向科创领域倾斜。
张青松透露,截至2023年6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5万亿元,同比增长41.5%,连续3年保持30%以上的较高增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同比增长25.1%,连续3年保持25%以上的较高增速;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为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4%,连续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三是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功能明显增强。推出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等债券产品,拓宽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设立科创板、北交所,深化新三板改革。引导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持续健康发展。截至2023年6月末,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余额约4500亿元,超过1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近14万亿元。
四是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进一步深化。稳步推广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允许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外汇管理试点,鼓励和引导外资通过私募股权基金参与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的集中化便利政策,帮助科技型企业提高资金应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
五是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稳步推进。张青松表示,已在北京、上海、济南等7地设立了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已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聚焦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重点方面,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与各类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更相适应、业务更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张青松说。
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持续优化差异化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在各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精度不断提升,科技、产业、金融相互塑造、紧密耦合、良性循环的格局正在形成。”吴朝晖在会上表示,科技部主动加强与金融管理部门的合作,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他具体谈到,科技部与人民银行研究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若干举措;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推动科技信贷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配合证监会创设科创板、建立北交所,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渠道更加通畅。
同时,发挥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银行向科技型企业投放贷款的积极性持续增强。科技部与人民银行实施4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引导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等提供低成本信贷支持。
深化“一行一策”合作方面,吴朝晖表示,差异化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持续优化。与国家开发银行实施100亿元专题债促进成果转化;与工商银行开展专项行动每年新支持千家高新技术企业;与农业银行紧扣农业科技园区强化金融服务;支持中国银行设立目标规模300亿元的科创协同发展母基金;将建设银行纳入国家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优化科技信贷服务。
近年来,虽然科技金融领域快速发展,但是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需要仍然比较多,如何构建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对此,张青松表示,在整个科技创新活动中,无论从科创主体的角度,还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同周期的角度,对金融的需求、对金融产品的需求都各有不同。
“作为资金的供给方,应该聚焦短板弱项,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能够尽可能地满足科创型企业以及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金融需求。”他具体谈了5个方面:一是推动科创型企业贷款持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要运用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从其管理机制、风险评估、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服务能力,把科技创新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二是不断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三是进一步发挥保险和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作用;四是不断优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五是要统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防范金融风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