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汇率出手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
发布时间:2023-7-21 00:54阅读:85
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于2023年7月20日实施。 业内人士分析称,该政策属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之一,上调参数,可便于境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增加跨境融资额度,也是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所谓“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是“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中的一个计算因子,上调该参数可以提高对应的风险余额上限,便于境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增加跨境融资额度,有利于跨境资金流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同时,境内外汇资金增加后,相应结汇需求增加,也能起到稳汇率的效果。 “这既有利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也会直接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示。 从历史上看,金融管理部门2020年12月、2021年1月分别下调金融机构和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25至1,当时人民币汇率处在升值区间。而在2022年10月,金融管理部门转为上调金融机构和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至1.25,当时人民币汇率恰处在贬值区间。“当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处在7.2附近,本次调整体现了金融管理部门合理引导市场汇率预期的意图。”温彬说。 在该项政策发布后,不论在在岸市场还是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均迅速上涨。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也认为,在我国外债规模适量、结构合理、风险总体可控的背景下,这一措施也有助于维护跨境资金合理有序双向均衡流动,维护外汇储备规模稳定,维护外汇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在日前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在应对多轮外部冲击的过程中,人民银行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也具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储备。“既不会没有定力,也不会太佛系。”刘国强说。温彬也认为,监管层“汇率工具箱”的工具依旧较为充足,包括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跨境融资杠杆率、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等,可在必要时继续对市场预期进行合理有效引导。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为目标,以预期管理为核心,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必要的时候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刘国强说。 |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7 09:46
-
一键查看《国泰海通君弘APP新手操作指南》
2025-11-17 09:46
-
小白必读的基金书单,掌握这10本收益翻倍!
2025-11-17 09:46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