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新增产能预兑现花开花落终有时
发布时间:2023-7-20 07:38阅读:443
纯碱:新增产能预兑现 花开花落终有时
01
摘要
1. 下半年,纯碱市场最大的利空因素是供应端增量的兑现,成本端坍塌逻辑仍在继续,煤、盐、合成氨均有较大幅度下降,需求端由于下半年低成本天然碱的大量达产,玻璃厂开始主动降低纯碱库存以准备采购后市的低价纯碱,对市场心理冲击较大。
2.供应:短期来看,6月份计划检修厂家有限,7月份计划检修厂家集中,纯碱厂家开工负荷率或有下降。远兴能源一期计划6月底投料试车,产能逐步释放。下半年新增产能项目集中,市场预期悲观,纯碱市场长期承压。需求:重碱下游浮法玻璃、光伏玻璃厂家坚持刚需采购为主。中长期光伏玻璃需求仍然会稳步向上,但是浮法玻璃的需求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出口:随着欧美加息的深入演变,经济衰退出现,需求降温,加之能源危机解除,下半年纯碱出口不容乐观。库存:远兴能源一期计划6月底投料试车,产能逐步释放,预计下半年纯碱或将呈现累库格局。
3. 根据上述基本面数据推算,我们预计下半年纯碱仍有下跌空间,套利方面维持近强远弱格局不变,建议关注9-1正套。后续关注新增产能投产进度、碱厂企业检修情况、光伏玻璃产线点火及国内消费的改善。
风险提示:纯碱新增产投放不及预期、地产终端需求提振(上行风险)。
02
行情回顾
一季度纯碱基本面处于“三高一低”格局:高利润、高供应、高需求、低库存,价格偏强运行。一方面,受到海外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海外纯碱成本上涨超100美元/吨,导致国内纯碱出口量环比上升200%,进口量环比下降200%;另一方面,纯碱近5年没有新增产能释放,加之连云港搬迁减少了130万吨/年装置,使得供应偏紧。库存始终处于极低水平,支撑纯碱价格一路上涨至年内高位。
二季度纯碱市场最大的利空因素是供应端增量的兑现。受到远兴能源阿拉善项目一期一条150万吨产能6月底前全部完工,且入冬前开始二期280万吨建设的消息影响,纯碱走出一波流畅的趋势性下跌行情,跌幅巨大。再者,成本端坍塌逻辑仍在继续,煤、盐、合成氨均有较大幅度下降,需求端由于下半年低成本天然碱的大量达产,玻璃厂开始主动降低纯碱库存以准备采购后市的低价纯碱,对市场心理冲击较大。
03
期现货市场分析
现货方面,国内纯碱现货市场价格从4月18日的3050元/吨,一路下跌至最低1850元/吨送到价格,随着氯化铵、纯碱价格持续下滑,纯碱厂家盈利空间明显萎缩,厂家稳价心态强烈。碱厂的待发订单走弱,轻碱下游受开工和消费影响采购情绪不高,重碱下游维持刚需采购。市场对新增产能投产有比较一致的期待,下游并不会在下跌行情下补充库存。
图1:纯碱基差(元/吨) | 图2:纯碱主连合约走势图(元/吨) |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文华财经、徽商期货研究所 |
期货方面,受到新增产能将在二季度末达产的消息影响,市场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自3月末开始,多数碱厂开始降价甩货。期货虽然贴水现货400元/吨,但也开始破位下跌,主力2309合约自4月18日高点1686元/吨,一路下探至5月下旬的1550元/吨,目前横盘整理。
04
供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2023年下半年产能压力激增
据悉,阿拉善天然碱项目一期共四条纯碱生产线(共500万吨/年),其中150万吨/年规模产线2条,100万吨/年规模产线2条;配有小苏打产线40万吨/年。2023年6月计划投产第一条150万吨/年产线,预计2023年年底四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全年贡献产量200万吨左右。中化二建6月19日在公众号宣布阿拉善天然碱项目,浓缩结晶工段全部顺利试车完成,并且一线二线工艺泵已经具备投料生产条件,也就是说一线和二线都已具备投产能力。
纯碱企业开工负荷率受市场行情、盈利情况、环保、安全、原料供应等因素影响。2023年1-4月份纯碱价格处于历史同期高位,纯碱企业盈利情况较好,5-6月份纯碱价格快速下滑,但纯碱企业仍有一定利润。在高利润的情况下,我们看到1-5月份纯碱企业检修损失量明显小于2022年同期水平,各企业均积极提升生产负荷率,纯碱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5月,纯碱产量1321.09万吨,同比2022年增长6.94%。截至2023年6月23日,钢联数据统计纯碱整体开工率91.34%,环比增加2.12%,同比增加6.06%。
夏季是纯碱市场的传统检修旺季,从 企业公布的检修计划看,6月山东海化老线、中盐青海碱业有检修计划,涉及产能270万吨。7月份计划检修企业增多,涉及产能约450万吨。根据往年的数据来看,夏季高温会对纯碱企业正常开工负荷率造成一定影响,预计纯碱开工负荷率下降。
综合来看,6月份计划检修厂家有限,7月份计划检修厂家集中,纯碱厂家开工负荷率或有下降。远兴能源一期计划6月底投料试车,产能逐步释放。下半年新增产能项目集中,市场预期悲观,纯碱市场长期承压。
图3:国内纯碱产量季节性走势图(万吨) | 图4:纯碱开工率季节性走势图(%) |
数据来源:同花顺、徽商期货研究所 |
(二)重碱下游刚需采购,出口不容乐观
2022年玻璃产线窑龄偏大,10年以上窑龄的产线已经超过了20条,在上游持续亏损情况下,玻璃产线停产冷修较多。2023年上半年玻璃利润较好,截至2023年6月23日,煤制玻璃利润401元/吨,石油焦制玻璃利润633元/吨,天然气制玻璃利润432元/吨。
高利润刺激下,玻璃点火复产的预期增强,目前虽然现货价格有所回落,但成本也在不断下移。钢联数据统计国内浮法玻璃产能为16.39万吨/日,环比增加1.36%,同比降低4.64%。光伏玻璃产能为8.81万吨/日,环比增加0.92%,同比增加51.37%。玻璃产线的投产刚性较强,因为冷修的成本非常高,一旦投产通常连续生产8年甚至更久。根据产业目前的利润情况和潜在点火产线,预计下半年玻璃供应还将继续增加,2023年年底玻璃日融量有望增加到17万吨。
重碱下游浮法玻璃、光伏玻璃厂家坚持刚需采购为主。7月各销区都会进入梅雨季节,我们对玻璃淡季现货的表现偏弱看待,厂家仍有累库压力。截至2023年6月23日,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5524.7万重箱,环比下降5.9%,同比下降43.46%,折库存天数为23.8天。
从国内需求来看,光伏玻璃需求仍然会稳步向上,但是浮法玻璃的需求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目前主要依靠的是竣工,但是2023年下半年房地产需求转弱后,竣工能否延续是一个大问题。
相比较进口而言,出口对今年供需的影响可能更大。2022年纯碱出口量205.5万吨,同比增长170.89%。随着欧美加息的深入演变,经济衰退出现,需求降温,加之能源危机解除,下半年纯碱出口不容乐观。
综合来看,重碱下游浮法玻璃、光伏玻璃厂家坚持刚需采购为主。中长期光伏玻璃需求仍然会稳步向上,但是浮法玻璃的需求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后续关注碱厂企业检修情况、光伏玻璃产线点火及国内消费的改善。
图5:浮法玻璃产能(万吨&%) | 图6:光伏玻璃产能(吨&%) |
数据来源:同花顺、徽商期货研究所
(三)库存处于偏低水平,转折点在新增产能达产
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各环节库存均处于绝对低位一直是纯碱价格的重要支撑。今年上半年,纯碱一直处于快速去库趋势中,上游新增产能没有投产,下游浮法、光伏在高利润的刺激下需求不断增长,供需趋紧是去库的主要原因。
根据钢联数据显示,截止至2023年6月23日,纯碱库存总量在43.73万吨,同比去年增加9.98%。目前国内纯碱库存较低,供应端的延迟和需求端的爆发,都有可能会带来供需缺口的扩大。
结合2022年报中关于纯碱供需平衡的分析,远兴能源一期计划6月底投料试车,产能逐步释放,预计下半年纯碱或将呈现累库格局,累库节点主要在远兴天然碱产能投放之后,纯碱供需格局将正式转为过剩,库存压力主要从下半年开始体现。
图7:纯碱企业库存季节性走势图(万吨) | 图8:库存可用天数季节性走势图(万吨) |
数据来源:同花顺、徽商期货研究所 |
(四)纯碱利润高位回落,成本坍塌
由于纯碱价格的大幅下行,利润被持续压缩。截止至2023年6月23日,纯碱利润高位回落,同花顺资讯统计国内联碱企业利润为561.08元/吨,环比上月降低7.94%,同比降低70.82%;氨碱企业利润为474.49元/吨,环比上月降低1.27%,同比降低63.92%。
氨碱法物料消耗主要是合成氨、煤炭、盐、石灰石,联碱法主要物料是煤炭、盐。2023年煤炭、盐、合成氨均大幅度下跌,导致今年纯碱成本也大幅度下移。同花顺资讯统计国内联碱企业成本为1448.93元/吨,环比上月降低5.95%,同比降低11.62%;氨碱企业成本为1636元/吨,环比上月降低3.91%,同比降低4.61%。
图9:纯碱利润(元/吨) | 图10:纯碱成本(元/吨) |
数据来源:同花顺、徽商期货研究所 |
05
价差分析
前期由于基本面的分化,纯碱-玻璃价差最高扩大至1438元/吨,最低缩小至30元/吨。截止至2023年6月23日,纯碱-玻璃价差为183元/吨。根据基本面情况推演,从国内需求来看,光伏玻璃需求仍然会稳步向上,但是浮法玻璃的需求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纯碱下半年投产问题或将会导致供应压力,目前两者并没有明显的强弱关系,价差回到前期高点的可能性较小。
我们在年报中提到,根据纯碱新增产能的投产计划,我们判断价格或将呈现近强远弱格局,建议关注9-1正套。后续关注新增产能投产进度、碱厂企业检修情况、光伏玻璃产线点火及国内消费的改善。
图11:纯碱-玻璃价差走势图(元/吨) | 图12:纯碱跨期价差(元/吨) |
数据来源:同花顺、徽商期货研究所 |
06
观点总结与策略推荐
下半年,纯碱市场最大的利空因素是供应端增量的兑现,成本端坍塌逻辑仍在继续,煤、盐、合成氨均有较大幅度下降,需求端由于下半年低成本天然碱的大量达产,玻璃厂开始主动降低纯碱库存以准备采购后市的低价纯碱,对市场心理冲击较大。我们在年报中说到,从投产的预期进度来看,国内纯碱或将会从2023年下半年博源阿拉善项目一期投产开始过剩,目前的下跌趋势是第一步压缩上游利润,后面随着下半年库存累积,将会走到第二步压缩供应阶段,小规模的纯碱厂会受到一定的冲击,高成本区间的氨碱法工厂将被迫停产,2024年预计会形成一波小厂的关厂潮。
套利方面维持近强远弱思路不变,建议关注9-1正套。后续关注新增产能投产进度、碱厂企业检修情况、光伏玻璃产线点火及国内消费的改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