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点关注:焦煤、期指、期债。“恐怖数据”稳健增长巩固下周加息预期
发布时间:2023-7-19 08:48阅读:502
焦煤、期指、期债
焦煤:高铁水叠加安全检查发酵,追涨谨慎。短期煤焦延续高位震荡态势,背后逻辑支撑主要有三方面驱动:1、虽已步入淡季,但高炉开工受利润亏损收窄影响,开工并未出现明显回落。且从7-8月主流钢厂排产规划来看,7月计划产量环比6月增加60万吨,在高铁水带动下炉料需求具备一定韧性。2、下游环节绝对库存目前低位延续,市场采购情绪延续好转,预计本周二轮提涨完全落地。3、近期市场关注山西等煤炭产区对煤矿的安全检查,使得市场供应收缩预期发酵。综合来看,短期盘面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的高位震荡趋势,但上行的高度仍取决于需求端的持续发力,考虑到目前正处于钢材需求淡季,追涨需谨慎。
期指:驱动减弱,再转震荡。当前在宏观数据悉数落地后,市场对后期宏观乐观态度有所减弱;但经济也不存在大幅回落压力,故预期力度较大的刺激也难有空间。此外海外方面在加息拐点预期加持之后,由于下周将迎来FOMC会议,是否能持续给市场带来上行动能也出现不确定性,美元指数未再下跌。内外交织下进而行情再度转为震荡。短线来看驱动不明,而基于后期宏观面弱势修复预期,以回调后逢低做多思路为主。
期债:国债期货近期延续上涨走势,昨日高开后盘中有所回落反映目前高位震荡博弈情绪加剧,尾盘多头发力推动国债期货价格回归日内高位。全年GDP增速预期受二季度数据影响有所转冷。考虑到近来政策面吹风较多但还未看到具有影响力的落地,因此短期国债期货仍将高位震荡走势,叠加基差水平偏低,建议保持高位减仓的谨慎策略。跨期套利策略方面下季合约继续保持较强的上升势头导致价差并未随着国债期货价格上行出现走阔,可适当关注回调过程中出现的价差走阔套利机会。IRR反映目前国债期货仍具有一定走强空间,本周或将进一步震荡走强。综合来看,政策面倘若持续保持定力对于国债期货是利好,超预期的政策落地则会以基本面预期转变为驱动带领国债期货开启避险模式。
“恐怖数据”稳健增长巩固下周加息预期
观点分享:美国6月零售销售月率录得0.2%,低于预期的0.5%但连续第三个月实现增长,前值从0.3%上修至0.5%;同期核心零售销售月率0.2%,高于前值0.1%,预期0.3%。稳健的消费支出部分缓和了市场对于经济衰退的忧虑,也进一步巩固了美联储下周25BP加息的预期。隔夜美元在短线下挫后快速反弹,一度重回100关口,最终收涨0.05%。CME美联储观察显示,美联储7月加息25个基点至5.25%-5.50%区间的概率为99.2%;到9月累计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86.4%。
期指:驱动再减弱,延续震荡
期债:高位震荡博弈,延续修复
白银:继续上行
工业硅:区间震荡,关注仓单进度
铅:成本高企,支撑价格
铜:现货高升水,支撑价格
铝:价格仍较为坚挺
氧化铝:持续反弹
锌:社库累增,承压运行
锡:小幅反弹
镍:弱势预期上方压制,电积成本下方支撑
不锈钢:多空博弈加剧,现实基本面偏弱
焦炭:偏强震荡
焦煤:供应偏紧情绪扰动,偏强震荡
硅铁:市场观望加剧,震荡延续
锰硅:板块情绪反复,价格承压
LPG:短期震荡,中期仍偏弱
动力煤:供应偏紧扰动,稳中上涨
沥青:延续去库,高位震荡
低硫燃料油:天然气与柴油价格仍有支撑,高低硫价差波动收窄
LLDPE:中期震荡市
PP:短期仍是震荡市
PTA:短期震荡市,中期仍偏强
MEG:关注9-1正套
PVC:夜盘再次转强,基本面支撑仍在
尿素:国际价格偏强,高位宽幅震荡
玻璃:短线反弹难延续中期震荡
甲醇:短期偏强,中期有压力
纯碱:短期市场逐步转为震荡市
苯乙烯:短期偏强,8月转弱
棉花:储备棉政策落地关注新作产量
棕榈油:关注产地动态
生猪:9-11反套持有
白糖:高位区间震荡
豆粕:继续担忧美豆产区天气,偏强震荡
豆一:反弹震荡
鸡蛋:短期观望
原油:上行趋势不变,或挑战前高
截至6月底日本三大港口铝库存环比增加约1%
7月18日讯,据外媒报道,日本丸红商事(Marubeni Corp)周二表示,截至6月底,日本三大港口铝库存环比增加近1%,至357490吨,5月底为354000吨。
安徽:已全面启动市、县、乡三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计划2024年完成75%覆盖
今年,安徽省全面启动市、县、乡三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计划2024年完成75%覆盖,2025年基本完成全覆盖,打造新能源汽车出行“友好省份”。此外,“充电桩下乡”反过来能释放出更多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能力。有关专家表示,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总保有量相对较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经济实用车型供给不足等问题,而农村及下沉市场人口数量庞大,有低成本的舒适、便利出行需求。“补能下乡”,将有可能为发展新能源车提供新机遇。(安徽日报)
澳大利亚、巴西七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周环比增加19.4万吨
7月18日讯,Mysteel数据:卫星数据显示,2023年7月10日-7月16日期间,澳大利亚、巴西七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1222.8万吨,周环比增加19.4万吨,库存止降回升,但仍略低于今年以来的平均水平。
中国6月钢材出口量为751万吨,同比增加0.1%
7月18日讯,海关总署7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月钢材出口量为751万吨,同比增加0.1%。1-6月累计出口量为4358万吨,同比增加31.3%。
国家电网:坚决打赢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攻坚战
7月18日讯,7月17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召开会议,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辛保安主持会议并讲话。辛保安指出,要把准方向,持续深化电力改革。高举改革旗帜,充分发挥电网企业平台作用,加快建立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体制机制,深化重大问题研究,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有力促进能源转型、保障能源安全。公司上下要坚持电力保供关键之要,全力落实各项保供举措,全力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强化应急值班和领导带班,坚决打赢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攻坚战,坚决守牢大电网安全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国家电网)
中国6月乙二醇进口量为62万吨,同比减少3.9%
7月18日讯,中国海关总署7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月乙二醇进口量为62万吨,同比减少3.9%。中国1-6月乙二醇进口量为309万吨,同比减少23.1%。
季风降雨分布不均 降雨不足可能会减少印度糖产量
7月18日讯,据外媒消息,尽管人们担心厄尔尼诺天气模式可能导致今年降雨量减少,但自今年6月1日季风雨季开始以来,印度的降雨量达到平均水平。季风姗姗来迟导致6月中旬之前降雨严重短缺,但6月最后一周以来的强降雨弥补短缺。虽然季风降雨达到平均水平对印度农民来说是通常好事,但今年降雨分布不均带来新的隐忧。降雨不足推迟马哈拉施特拉邦、特伦甘纳邦、安得拉邦、恰蒂斯加尔邦、比哈尔邦和西孟加拉邦等水稻、棉花、大豆、玉米、花生和豆类的种植。在甘蔗产量最高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卡纳塔克斯坦邦,种植者也担心,在作物的关键生长期,降雨不足可能会削减单产,减少糖产量。
农业农村部:进一步提升国内粮源自给能力、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7月18日讯,农业农村部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推进主要粮食品种联合攻关,抓好土壤普查和后备耕地开发,持续完善农民种粮利益保障机制,深入推进豆粕为主的饲料粮减量替代行动,继续实施粮改饲政策,强化科技创新研发,持续改善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升国内粮源自给能力、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