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基差交易业务持续扩容提质
发布时间:2023-7-17 22:54阅读:76
让天下没有难谈的价格,让买家自由点价。
当前,现货贸易正在经历从“一口价”定价向基差定价的演变。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不断走向深入,以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基差交易业务也在不断扩展和优化升级。
今年以来,大商所鼓励交易商在场外平台踊跃报价,得到了交易商的积极响应。上半年已有70余家交易商发布超过2000笔基差报价,报价信息公开透明且真实有效,企业在场外平台的“报价板”窗口即可看到全部主体发布的报价信息,为市场提供了更多成交机会,推动基差交易在更多实体领域“生根发芽”。
现货贸易基差定价渐成趋势
期货市场具有价格信息公开透明和定价效率高等特点,用基差交易进行贸易定价,有助于将价格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改变交易双方的价格“博弈”状态,促进合作共赢,因而得到了各产业的关注和参与。目前,基差交易已成为油脂油料、有色金属等行业主流的现货贸易定价方式,并已在能源化工、黑色等领域快速推广。截至今年5月末,今年期货风险管理公司与实体企业开展基差贸易,现货购销额达795.26亿元,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11996家次,贸易规模占比45%。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大商所场外平台基差交易是由买卖双方以“期货+基差(升贴水)”的定价方式签署贸易合同,并以实物交收方式进行履约的业务活动。经过多年发展,目前165家产业交易商在大商所19个主要品种上踊跃开展基差交易,2022年成交量达829万吨,较2021年增长91%。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200多家企业在场外平台开展基差交易。
特别是今年以来,钢铁产品和原料价格波动剧烈,产业精准定价和风险管理需求明显增加,现货定价方式正由传统“一口价”向基差定价加速演变。这一趋势在大商所体现得尤为明显。上半年,大商所场外平台完成铁矿石基差交易279万吨,同比增长78%,其中二季度同比大幅增长233%。
在基差交易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以往线下基差交易还存在着点价效率低、沟通成本高等痛点,企业呼吁市场机构组建更具影响力、公信力的在线点价和交易平台。为此,今年5月大商所推出了“期现联动业务系统”,实现了基差点价指令与对手方期货交易指令的联动,支持使用者进行场内、场外业务的一体化操作,便于企业通过平台快速寻找贸易合作伙伴,提升点价和交易效率。
恒力能化等企业作为首批“期现联动业务系统”的使用者,已经顺利完成苯乙烯等品种线上点价交易。“在期现联动业务系统上,卖方建仓后直接等待买方点价,买方点价的同时自动触发卖方平仓套保单,无需手动操作,套保单平仓价与点价完全一致,这大大提高了点价效率。”恒力能化相关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产业交易商踊跃报价 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参与
要做好在线基差交易,交易商提供丰富、有效、有竞争力的基差报价是关键。大商所场外业务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大商所支持交易商通过公开挂牌或发布“报价板”信息的方式发布询报价,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参与基差交易,利用期货价格为现货定价。上半年,已有70余家交易商累计发布超过2000笔基差交易报价,为市场提供了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类型的公开真实有效的报价信息,为企业科学定价和转移风险提供更多可能。
为进一步便利企业客户查找或发布基差报价信息,大商所场外平台推出了“报价板”功能。具体来看,企业在“报价板”界面可以直接发布报价信息,在“报价板”中予以展示。有现货采销需求的企业在登录场外平台后,可以在“报价板”界面上较为直观、全面地查阅全部报价信息,便于企业根据自身业务需求“按图索骥”寻找合适的潜在交易机会。发现意向报价信息后,企业可以与报价发布方在“报价板”的即时通讯工具上进行沟通,共同协商修改合同要素,直至最终达成交易。
对于多年来大商所持续优化场外平台功能、完善基差交易业务模式等带来的便利,产业交易商“自有话说”。
“场外平台的基差贸易报价和成交信息公开可查,便于我们理解当前价格并开展好相关业务。”物产中大金属集团衍生金融部总经理冯艳介绍,各产业交易商踊跃报价,买卖盘均衡,价格相对合理,便于远期基差业务的询盘和成交。而且交易所制定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基差交易合同条款,在便利公司内部开展合同审批的同时,也能够减少违约风险。
“对基差交易而言,我们相当于在大商所开设了‘专营店’。客户可以选择货物港口,和我们‘依货谈价’。与线下点对点交易相比,减少了对外开拓客户成本。而且交易环节从最开始的客户登记阶段就有大商所严格的注册资质审核,沟通和商谈阶段都有平台上谈价的留痕,成交后的交收阶段更是有平台进行资金监管,有效防范了客户资质风险、交收履约风险和货权转移风险。”中化国际化学科技(海南)有限公司矿产部总经理助理罗莎莎坦言,正是看到场外平台的这些优势,公司积极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在大商所场外平台进行交易,今年已经协同5家企业客户进入平台,完成50笔点价业务。
大商所场外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将继续紧密围绕实体产业风险管理诉求,优化现有场外平台、交易专区和期现联动系统功能,引导和支持更多产业交易商参与共建“一圈两中心”场外市场建设,便利企业通过大商所场外平台寻找交易机会,扩大远期采销渠道,通过深化场内场外协同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