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供需双增或累库,低估值亦难深跌
发布时间:2023-7-11 17:03阅读:74
上半年塑料/PP累计表需增速分别为4%/6%,下半年产能继续增加,塑料40/PP170万吨,且进口环比增加,今年预计累计表需增速在7%-8%。
需求重点看内需,出口支撑力度同比下滑,橡塑行业利润有所修复,或进入被动去库阶段。
库存中性水平,PP下半年累库概率大,关注供需双增的博弈。
成本端偏弱,短期生产利润被动修复,但中长期看处于低估值区间。
策略:
① 塑料单边价格波动范围在7000-8500,PP单边价格波动范围在6800-8300。
② 月差back结构延续,但波动率扩大要有驱动因素的配合。
③ L-PP价差高位震荡,下半年可能继续走高。
风险点:投产延期、需求改善不及预期等。
1. 行情回顾 1.1 上半年震荡消化库存,成本走弱现货价格持续下移
聚烯烃上半年震荡下行,其中塑料指数从最高8606跌至7542,跌幅12%以上,PP指数从8292跌至6807,跌幅接近18%,两者价差从230扩大至最高800以上。现货价格下跌主要是因为春节后为了消化库存主动降价,一季度多套装置投产兑现,二季度进入检修季且外围开工下滑进口倒挂,供应环比下滑但去库斜率仍缓慢,反映出实际需求比预期差一些。再者考虑到宏观存在不确定、聚烯烃下半年还有投产增量,终端拿货意愿不强,多数以刚需、大跌后适量补货为主,供需偏弱的基本面加上成本端下移,油煤气同比去年走弱,整个产业链维持低利润格局。
2. 基本面研判 2.1 上半年表需累计增速4%/6%,年底预计增速8%
上半年塑料表需累计同比增速预计3.5%,PP预计在5.7%,因此整体供需看PP更为宽松。下半年月度表需大概率增加,塑料的增量主要来源于进口,PP增量来源于国内的投产装置。今年需求给到7%的中性水平,关注点放在供给端的变动上。
2.2 下半年PP投产计划多,部分会延期
塑料在一季度投产3套装置,总产能220万吨,二季度只有古雷炼化高压产EVA一套装置,下半年宁夏宝丰计划7月投产,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可能要明年了,因此下半年产能增量40万吨,远小于上半年。
PP一季度投产140万吨粒料+30万吨粉料,二季度投产45万吨,另有东莞巨正源60万吨和安庆石化30万吨已投料试产,7月有望正式量产,除此之外三季度宁夏宝丰50万吨和安徽天大30万吨的投产计划,因此三季度预计170万吨产能增量,其余装置最快也要今年底。与塑料相比,PP接下来的供应压力更大。
进口方面,塑料上半年进口累计635万吨,同比减少3.4%,从环比来看,4-5月进口量最少,主要是因为海外装置检修降负荷,且进口空间关闭导致,但下半年检修陆续恢复开工将逐步提升,供应环比增加是市场的一致预期。PP上半年进口累计200万吨左右,同比减少1%,出口累计65万吨左右,同比减少25%。此外,塑料进口依存度35%左右,PP仅12%,海外供应端变化对塑料影响更显著。
3. 需求端分析 3.1 经济增长靠内需,政策预期向好,实际兑现要跟踪
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驾马车。其中投资主要靠基建和房地产,其中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滑22.6%,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增加19.6%。长周期来看房地产的红利期已过,中期还有竣工端的需求支撑,市场对未来的政策刺激预期还是偏好的。
出口端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不及往年,外贸形势暂时不乐观,5月份出口下滑7.5%,累计同比微增0.3%,数据上看从去年下半年出口利好逐渐弱化。
国内需求方面,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9.3%,逐步回升。6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49%,环比回升0.2%,仍处于收缩区间,从分项来看,生产指数(50.3%)、新订单指数(48.6%)分别回升0.7%与0.3%,原材料库存指数下降0.2%,此外,大型企业PMI指数已经回升到50.3%,中型企业还在收缩区间,小型企业继续承压回落,整体处于弱复苏阶段。
3.2 橡塑行业利润开始修复,或进入被动去库阶段
橡塑行业,从长期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下滑1.3%,中短期看存货同比减少1.7%,产成品库存同比去年持平,而利润累计同比从4月份开始已经修复,大概率进入被动去库阶段。1-5月塑料制品产量累计同比下滑7%,塑料制品出口金额累计同比持平,但是从环比看4-5月的出口金额连续下滑。海外需求走弱,对出口的利空影响短时间不会解除。快递业务量同比增加17%左右,是近几年持续正增长的行业之一。
下半年一是看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二是看实际需求恢复的情况,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出口稳定或者环比小幅弱化的概率大,利好支撑主要在内循环。
4. 库存情况 4.1 显性库存中性,下半年PP累库概率更大
聚烯烃的整体产业库存一直再震荡消化,但是去库斜率缓慢,以两油库存为例,6月中旬一度降至年内最低,60万吨以下的水平,但7月初再次回到78万吨的中性,中游从年后的高库存降至正常区间,上中游的去库有部分原因是二季度的检修供应损失,而下游行业的原料备货并不多,加工利润偏低、订单跟进不佳,导致其拿货意愿弱。
7月份检修陆续恢复,再加上投产装置即将量产,尤其是PP端,若需求平稳或者仅小幅好转,那么累库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因此重点关注供增与需增的博弈。
5. 利润情况分析
5.1 成本端下移,短期利润被动修复,长期看仍然处于低估值
从长周期来看PP今明两年仍处于投产增速期,塑料投产压力小很多,需求端较弱没有明显好转之前,生产利润是持续压缩的,现在已经是低估值。从各工艺来看,近两年油制利润率在±20%以内,近期原油震荡偏弱,油化工利润被动修复,目前在10%-15%之间波动;煤化工利润率在±15%以内,高温天气对火电消费预期好,但是现实库存也高,煤炭震荡波动的前提下煤制烯烃利润会维持在10%以上;MTO路线与丙烷路线的利润率受原料影响大,长期看利润率逐步压缩,尤其是丙烷工艺仍处于投产期,据不完全统计,未来还有1000+万吨投产增量,目前接近20%的利润率已经是偏高水平了,随着装置的陆续兑现其利润重心会下移。
6. 期限结构
6.1 绝对价格向下空间不大,跟踪需求修复力度
聚烯烃下方支撑一是看成本,二是看再生料价格,此外出口也是一个短期支撑;成本在上一部分已经介绍过。再生料价格波动比较平缓,目前塑料再生料不含税价格6300,新旧价差1100左右,2020年一季度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价差最低出现过短期倒挂,除此之外最低在500以内,折算后塑料支撑在7200附近;PP再生料不含税价格5850,新旧价差740,折算PP新料支撑在6800附近。
出口支撑主要看PP的外盘价格,尤其是东南亚地区,静态算出口支撑在6450附近,但美金价通常变动大,要持续跟踪。
6.2 供需预期环比宽松,月差延续back结构
聚烯烃期现市场比较成熟,月差与基差的波动率相比前几年已经明显下降,结合长期的投产背景以及中期的库存结构来看,下半年月差延续近强远弱的back结构,但是想要走出趋势性行情,还需要其它驱动因子,比如供应端的突发减量、需求恢复超预期、成本端的波动等,后期可重点关注这几个方面。
6.3 塑料-PP价差高位震荡
从中期来看,塑料供需相比PP略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 PP投产计划与兑现比塑料更多,下半年塑料仅宁夏宝丰一套新增,但PP还有四套装置的投产或量产,其余项目可能延期到明年;
② 塑料进口依存度高,但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外围市场的检修导致进口量同比偏低;
③ 塑料需求偏刚需,PP受宏观影响更大,尤其是产成品的出口需求增速不及往年,对PP的利好支撑走弱,因此两者价差扩大。下半年的需求端,8-10月农膜需求季节性好转,PP季节性需求预期也是偏好的,重点看预期差,短期L-PP价差还是高位震荡。
7. 策略与总结 7.1 基本面总结
上半年经济弱复苏,去年底的延期装置兑现量产,产业主动去库,因订单跟进不佳拿货以刚需为主,整体供需偏弱,而成本端(尤其是煤炭、丙烷)下移,产业链低估值弱驱动。
下半年供应环比增加,国内检修从7月陆续恢复+三季度多套投产(或量产)+海外检修恢复进口增加,预计今年整体供应增速在7%-8%。需求大概率也是环比好转的,季节性传统旺季+政策预期向好,内需重于出口。产业或进去被动去库阶段,橡塑行业利润环比修复,聚烯烃向下空间有限,但是向上的空间要看需求好转的力度。
7.2 策略与风险提示
单边来看,塑料价格波动区间在7000-8500;PP价格波动区间在6800-8300。
跨期来看,产业被动去库,库存中性,投产可能兑现在9月前后,需求预期向好但改善力度没有明显好转,月差维持back结构,但波动率窄,关注有无利好驱动;跨品种来看,L-PP价差高位震荡,下半年有继续走高可能。
风险点:投产延期、需求改善不及预期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