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盘大涨,大豆炒的什么作
发布时间:2023-6-29 20:03阅读:88
期货做久了就会发现,农产品市场上有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天气炒作。拿今年来说,先是白糖,后是棉花,现在又轮到了大豆。
6月以来,美豆天气炒作持续升温。沉寂已久的CBOT大豆随之复活,不到三周的时间,上涨近20%。受此影响,内盘豆二、豆粕、豆油等也止跌反弹,上涨15%左右。
那大豆这次炒的是什么呢?又能炒多久?
这就要先来了解一下大豆的生长周期了。
大豆一生要经历以下7个主要阶段:种植期、发芽期、早期生长、出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成熟期。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温度、湿度等需求。比如,发芽期,土壤湿度较差会影响种子发芽;结荚期,气温过高会减少结荚数量;鼓粒中期,雨水不能太少要及时灌溉等。所以,大豆生长期间,即是天气炒作的时间。可能炒作的天气有干旱、洪涝、低温、霜冻等。其中,干旱是大豆最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对市场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这次炒的就是干旱。
6月正是美豆集中种植期。但进入6月以来,美国干旱情况愈发严重。月初时,约39%的大豆种植区域受到干旱影响。到了6月20日当周,影响比例就增加到了57%,而且去年同期仅11%。干旱影响下,美豆优良率也处于历史同期偏低水平,只有51%,于是引发了上涨。
近期美国降雨出现改善,令美豆及相关品种出现大幅回落。
但干旱炒作远未结束,因为接下来才是美豆生长的关键期。从7月中下旬的开花期到8月下旬、9月末的鼓粒期,是大豆需水最多、最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若干旱缺水,则会瘪粒、瘪荚增多,粒重下降,进而影响大豆的产量。
接下来,干旱仍是豆类市场上的重点关注因素。干旱会不会持续下去,就要看厄尔尼诺给不给力了,因为厄尔尼诺通常会给美豆主产区带来充沛降雨。据气象机构监测,今年夏季开始将形成厄尔尼诺。因此,接下来的7、8月份是否会有降雨来缓解旱情,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若厄尔尼诺如期而至带来了充沛的雨水,那豆类市场的交易逻辑或将重新回归至基本面。本周六(7月1日)00:00将公布2023年美豆种植面积报告。该报告是对今年美豆最终种植面积的首次真实估计,意义重大。据彭博、路透预计,今年美豆的种植面积约为8770万英亩,大于3月份意向报告中预期的8750.5万英亩。
因此,美豆单产若不明显下滑,今年的美豆产量还是乐观的。另外,该报告还将对旧作剩余库存和即将结转的库存进行预估,同样重要,需要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