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强调继续加息,外盘商品多数回落-大宗商品周报20230624
发布时间:2023-6-24 14:59阅读:146
摘要
1、大势研判:
本周国内商品震荡整理。在国内下调利率10个基点后,国常会“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国内计划出台经济刺激政策的预期得到兑现,引发部分品种获利回吐。
端午假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以温和步伐继续加息,美元走强,境外主要商品价格回落。农产品领跌,白糖和豆粕跌幅分别为-6.19%和-3.62%,贵金属、原油和有色跌幅明显。
国内商品板块方面,本周商品指数表现各异,商品综合指数本周小幅下跌0.7%。分板块来看:工业品(-1.3%)、农产品(+0.4%)。工业品细分,有色(-1.2%)领涨,黑色(-2.3%),能化(-0.1%)。
2、板块配置:
2.1多头配置:PTA
今年,全年PX检修损失大约70.58万吨。考虑上半年产量,下半年检修,预计PX全年产量3175.5万吨,较2022年增加700万吨,增幅28.28%。其中PX产量下半年增加明显,主要是上半年检修装置较多,以及叠加新装置的贡献。总结来看,PX行情下半年弱于上半年,年底四季度由于供应增加明显,或成为全年价格洼地。
2.2空头配置:玉米
对于玉米后市,端午节后随着玉米主产区降水的增加,玉米天气炒作有望暂告段落。国内随着小麦收割完毕,供应增加将对玉米形成压力。投资者可以等待玉米炒作结束后逢高卖出。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变化
正文
01
市场综述
本周国内商品震荡整理。在国内下调利率10个基点后,国常会“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国内计划出台经济刺激政策的预期得到兑现,引发部分品种获利回吐。
端午假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以温和步伐继续加息,美元走强,境外主要商品价格回落。农产品领跌,白糖和豆粕跌幅分别为-6.19%和-3.62%,贵金属、原油和有色跌幅明显。
国内商品板块方面,本周商品指数表现各异,商品综合指数本周小幅下跌0.7%。分板块来看:工业品(-1.3%)、农产品(+0.4%)。工业品细分,有色(-1.2%),黑色(-2.3%),能化(-0.1%)。
02
商品板块表现
03
热点品种
1、PTA:成本、需求齐发力,价格震荡上行
现货方面,华东市场PTA现货市场价格上涨,商谈参考5708附近,下周09升水110附近成交及商谈,6月下09升水105附近成交及商谈。买盘稀少,交投渐趋清淡。
供需方面,短期供应端有意外减量,目前PTA整体负荷73.59%。6月份供应预估增至540万吨附近,较5月增量大约20万吨,聚酯负荷目前90%附近,近日下游需求增量基本来自新投及部分检修装置,下游涤丝库存维持正常水平,预计6月需求有小幅增量。
成本方面,今年国内共计570万吨PX装置投产,全部投放后,国内PX总产能将达到4373万吨/年。全年PX检修损失大约70.58万吨。企业性质分析,2023年是中石油企业检修大年;月度损失分析,PX检修主要集中在3、4、5月,3个月份。考虑上半年产量,下半年检修,预计PX全年产量3175.5万吨,较2022年增加700万吨,增幅28.28%。其中PX产量下半年增加明显,主要是上半年检修装置较多,以及叠加新装置的贡献。总结来看,PX行情下半年弱于上半年,年底四季度由于供应增加明显,或成为全年价格洼地。
2、乙二醇:供需偏弱,价格震荡偏弱
现货市场,节前,国内乙二醇市场再陷僵持状态,上游备货行情不明显,市场交易情况较为清淡。主流华东市场情况来看,在上周末原油煤炭价格双双上涨的提振下,市场出现一定高开走势,但是市场供需结构偏空影响下,市场做多动能有限,短暂冲高后,便出现回落走势,其后走势陷入弱势横盘整理中。
供应方面,近期国产端重启消息集中,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浙石化155万吨6月底/7月初重启,海南炼化80万吨7月重启;煤化工方面新疆天业60万吨重启;河南能源永城20万吨重启。卫星石化90万吨装置7月份重启概率不大;月产量提升22万吨附近,7月份国产量预期在140万吨附近。
港口库存去化缓慢,近期受船期延误、天气等因素影响,6月中之前到货量低于市场预期,部分船期后移至6月末/7月上,太仓等库区受内贸货减量的影响,近期可提货源量有限,预计下周港口库存仍有去化概率。但速度比较缓慢,难以成为关注点。
乙二醇样本石脑油制利润为-118.68美元/吨,较上周上涨37.9美元/吨,环比上涨24.2%,乙二醇样本乙烯制利润为-126美元/吨,较上周价格下跌5美元/吨,环比下跌4.13%,乙二醇样本甲醇制利润为-1684.44元/吨,较上周下跌62.23元/吨,环比下跌3.56%
3、白糖
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其显著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出现显著增温。而当海水温度变化后将导致大气循环的变化,东太平洋和中东部的降雨量将有所增加,而在澳大利亚北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比正常情况更干燥。考虑到当前正值北半球甘蔗甜菜生长季和南半球甘蔗收割季节,因此我们着重观察厄尔尼诺对印度、泰国、欧洲降水的影响。特别是印度、泰国进入季风雨季后,降水的多寡将对新榨季的糖产量起到决定性作用。从根据天气预报,未来2周印度、泰国甘蔗主产区的降水有望低于往年同期正常水平,这可能对市场的预期产生影响。
对于全球糖供需而言,随着巴西大规模开榨,一季度市场供应紧张的格局有所缓解。总体而言,2022/23榨季全球供需处于相对平衡中,但由于印度、泰国、中国等国产量不及预期,主要的糖业机构纷纷下调了全球的过剩量。
对于国内而言,由于国内减产,叠加进口的减少和消费的恢复,本榨季的供需总体呈现紧张态势。特别是进口方面,国内配额外进口的长期倒挂下,过去3个月国内食糖进口同比大幅减少,这样本榨季最终的进口量也将连续第二年下降。因此,对于国内而言,后期抛储量的多少将很大程度决定本榨季最终的供需缺口量。
对于后市,一方面投资者需要观察天气对甘蔗产区的具体影响,另外宏观方面外汇和原油等因素也将推动对原糖价格产生影响。总体而言,国内全年供需紧张态势不减,随着近2个月的震荡消化,后期国内外糖市逐步消化短期利空后糖价有望在3季度重新走强。
4、玉米
厄尔尼诺炒作下海外玉米价格出现上涨。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每周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6月18日当周,美国玉米出苗率为96%,去年同期为94%,此前一周为93%,五年均值为94%;生长优良率为55%,市场预期为58%,去年同期为70%,此前一周为61%。从长期供需看,玉米供应宽松的局面有望维持。美国农业部6月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23/24年度玉米期末库存预估为22.57亿蒲式耳,5月预估为22.22亿蒲式耳。对于2023/24市场年度,美国农业部将其玉米库存预估从22.22亿蒲式耳上调至22.57亿蒲式耳。报告同时也显示,全球2023/24年度玉米期末库存预估为3.1398亿吨,5月预估为3.129亿吨。全球2023/24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12.2277亿吨,5月预估为12.1963亿吨。
国内方面,下游库存有所减少,根据上海钢联我的农产品的数据,截止6月9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共计230.4万吨,上周236.1万吨;广东港口玉米库存82.7万吨,前一周63.7万吨,内贸玉米库存25.5万吨,周环比增加1.1万吨;外贸玉米库存57.3万吨,前一周39.3万吨,周环比增加18万吨。玉米及其他谷物库存总计173.5万吨,前一周141.7万吨,周环比增加31.8万吨。截止6月15日,饲料企业玉米平均库存26.26天,周环比减少0.3天,减幅1.17%,较去年同期下跌33.5%。2023年第24周,主要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总量337.3万吨,周环比减少8.8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32%。
对于玉米后市,端午节后随着玉米主产区降水的增加,玉米天气炒作有望暂告段落。国内随着小麦收割完毕,供应增加将对玉米形成压力。投资者可以等待玉米炒作结束后逢高卖出。
04
新能源
工业硅大厂停炉消息扰动硅价,光伏原料价格跌幅放缓
工业硅方面,本周受大厂停炉消息影响,市场预期供应收缩,上游挺价意向增加,现货价格反弹上涨,盘面价格波动加剧。华东553通氧硅价上调250元/吨至13400元/吨,421硅价上调200元/吨至14000元/吨。期货方面,本周SI2308期价强势拉涨后震荡回落,周五收盘于13380元/吨,周涨幅高达7%,基差自655元/吨走弱至20元/吨。
供应方面,利润倒挂产区停炉情况较多,丰水期开工回升不及预期,但行业新增产能处于爬坡阶段,工业硅供应端仍显充足,后市需关注大厂停炉的实际落地情况。需求方面,多晶硅价格持续回落,部分厂家出现成本倒挂,行业开工趋弱;铝合金企业开工持稳,采购原料仍以刚需为主;有机硅行业利润持续改善,企业开工低位回升,但对工业硅的采购仍较为谨慎。综合来看,目前下游需求疲态延续,丰水期市场高位库存的消化难度较大,硅价上方仍存明显压力。
多晶硅市场供应压力明显,本周致密料价格下调3.5元/千克至66.5元/千克,成本支撑下企业挺价意向渐增,市场库存10位回落,硅料价格跌幅放缓。硅片去库情况较好,下游采购情绪好转,价格有望止跌企稳,本周单晶硅片M10主流成交均价降至2.75元/片,G12降至4.15元/片。成本下移电池片、组件价格进一步下探,PERC182电池片跌至0.72元/w;PERC210跌至0.76元/w,单晶双玻182mm组件价格下调至1.41元/w,210mm1.46元/w。
05
假期外盘商品变动
06
风险提示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不及预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