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回暖预期被证伪,钢材期现货价格创近半年以来新低
发布时间:2023-5-15 13:13阅读:581
一、去年11月中旬至3月中旬,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带来钢铁需求回暖预期,驱动钢材价格反弹至去年6月中旬水平
1.1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开启稳经济新阶段
去年11月1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去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提出,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通过流调精准判定风险区域,进一步减少封控人员数量。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更不能随意采取“静默”管理。各地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应快速管控密切接触者,无社区传播风险情况下可不划定高风险区。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国内开启稳经济新阶段。过去近三年时间内,围绕疫情防控展开的人员流动、物资供应、核酸检测与医疗救护等重点任务,开始让位于经济恢复与消费重启。
1.2 钢铁需求回暖预期持续约4个月
在经济恢复与消费重启的政策选项优先安排下,国内钢铁需求回暖预期形成,并持续约4个月至今年3月中旬,这体现在金融衍生品市场对钢材期货5月合约的定价上:金融衍生品市场对于钢材期货5月合约的追逐,不仅导致5月合约基差大幅收窄甚至一度于去年12月上中旬和今年1月中旬两度转负,较10月合约升水幅度也在去年12月中旬前短暂收窄后的约3个月的时间内明显走扩。
1.3 3月中旬钢材价格反弹至去年6月中旬水平
无论从现货市场来看,还是期货市场来看,3月中旬,钢材价格均大致恢复至去年6月中旬水平,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非钢铁需求回暖预期莫属,当然也有1-2月份低产量配合,以及3月上中旬建筑类用钢需求集中释放导致的乐观情绪的加持。
二、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钢铁需求被“打回原形”
2.1 房地产用钢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房屋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5.8%、下降19.2%、下降5.2%、增长14.7%、下降1.8%。
由于房地产用钢需求主要集中在新开工之后至施工阶段,在竣工交付阶段使用规模十分有限,所以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房地产用钢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是不争的事实。
2.2 基建用钢需求托底成为为数不多的亮点
作为逆周期调节政策的主要领域,基建需求托底成为为数不多的亮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我国基建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0.8%,尽管比去年上半年均值明显偏高,但已回落至去年9月份以来新低,显示其持续增长的动能不足。
在基建用钢即长材方面,考虑到房地产用钢需求约占全部用钢需求的40%,而一季度房地产用钢需求萎缩5.2%-5.8%甚至更多,那么需要占全部用钢需求约20%的基建用钢需求增长10.4%-11.6%甚至更多来弥补。事实上,一季度基建投资完成额同比增幅,也只是勉强达到所需区间的下缘。
2.3 机械、汽车、造船用钢需求成为拖累,家电用钢需求有起色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挖掘机产量、汽车产量、造船完工量、新接船舶订单量、空调产量、家用电冰箱产量和家用洗衣机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6.8%、下降24.9%、下降5.1%、下降4.6%、增长52.9%、增长12.6%、增长8.4%和增长6.9%。
板材需求方面,整体上来说,机械、汽车、造船用钢需求成为拖累,家电用钢需求有起色,但家电用钢需求仅占全部用钢需求的1%-2%,与机械、汽车、造船用钢需求占比超30%相比,家电用钢需求增量“杯水车薪”。但值得一提的是,新接船舶订单量增幅较大,预示着后期中厚板需求将有较明显的恢复。
综上,一季度钢材下游行业数据表明,此前钢铁需求回暖的预期被证伪,基建用钢需求增量尚不足以弥补房地产用钢需求下滑带来的缺口,而机械、汽车、造船用钢需求下滑则进一步成为拖累,从而导致钢铁需求被“打回原形”,在预期差修正过程中,伴随着钢材期现货价格的大幅回落。
三、4-5月份钢铁减产预期导致原料与成材价格“螺旋式下跌”
3.1 粗钢产量平控政策再度酝酿
据外媒3月21日消息,2023年粗钢产量平控政策正在酝酿,预计将在去年基础上压减约2.5%左右,但压减方案还没有最终确定。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4月21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在2021年、2022年工作基础上,对钢铁、焦化、铁合金、水泥(有熟料生产线)、平板玻璃、建筑和卫生陶瓷、有色金属(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现代煤化工(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合成氨、电石、烧碱、纯碱、磷铵、黄磷等17个行业企业,开展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以及电机、风机、空压机、泵、变压器等产品设备强制性能效标准执行情况专项监察,原则上“十四五”前三年应对本地区上述行业企业实现节能监察全覆盖。
据Mysteel 5月8日消息,对于近日市场上传出的《关于做好2023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的通知》,Mysteel对唐山钢厂进行调研了解,个别钢企表示收到该通知,但尚未制定相关检修计划。其他区域钢企表示尚未收到相关通知,不排除后面会发布通知。
3.2 原料价格“先跌为敬”,成材价格失去成本支撑,二者开启“螺旋式下跌”
从2021年7月下旬多省陆续发布压减粗钢产量通知后钢材价格走势来看,粗钢产量平控政策在短期内(20天左右)对铁矿石价格和钢材成本的影响更大,而对钢材价格提振的效果有限,甚至因为钢材成本下移而导致钢材价格回落。
从内在逻辑上讲,尽管粗钢产量平控政策短期内造成铁矿石价格跌幅或大于钢材价格跌幅,但由于铁矿石成本仅占钢材成本的约50%-60%,在粗钢产量平控政策落地前的短期内仍会因为钢材价格回落而表现为钢厂利润下滑,从而进一步压低钢铁原料价格,但中期(2-3个月)内钢厂利润还是以震荡回升为主。事实证明,4-5月份钢铁减产预期导致原料与成材价格“螺旋式下跌”,这一走势与2021年7月下旬多省陆续发布压减粗钢产量通知后钢材价格的走势基本一致,也符合“利空原料价格—成材成本下滑—钢材同步跌价—钢厂利润下滑—进一步利空原料价格”的内在逻辑。
四、末端消费驱动替代房地产驱动,中国经济转型阵痛中传统周期行业的应对策略
4.1 20多年房地产驱动型经济面临转型
自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货币化改革以来,作为中国经济支柱的房地产行业,驱动建材(钢筋、水泥、玻璃、石材等)、建筑工程、建筑机械(挖掘机、叉车等)、工程车辆、家装家饰、家电家具、房产经纪等500多个相关行业快速发展,曾为中国经济的腾飞立下汗马功劳。
但时代在进步,宏观经济与产业周期也在不断变化。随着中国经济新增长动能逐步替代旧增长动能,以及国内房地产行业由总体短缺过渡到结构性过剩,近几年国内房地产行业越来越迈入“峰值平台区域”甚至竞争力较弱的房地产企业开始萎缩甚至退出,20多年来国内房地产驱动型经济面临关键的转型期。
4.2 三年疫情期间及之后,末端消费风生水起,填补部分房地产需求不足
始于2019年底、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客观上加速了国内房地产驱动型经济的转型,这不仅体现在2022年四季度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之前,居民消费开始更加关注“衣食住行”的“衣食”,更体现在2022年底疫情防控政策放开之后,居民消费也更加关注“衣食住行”的“行”。
无论是“衣食”还是“行”,都不同于以往的、特别是2016-2019年居民储蓄大量流向房地产的“投资型”消费,而属于末端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房地产需求的不足,但末端消费在消费规模上远不及房地产“投资型”消费,而且较房地产“投资型”消费,距离上游工业制造和工业原材料端,链条更长、影响偏弱且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4.3 后市钢材市场展望与中国经济转型阵痛中传统周期行业的应对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从基本面大框架来看,钢材需求回暖预期被证伪之后,短期内再度得到证实即钢材需求明显恢复的可能性不大,期望钢材价格在二季度再度上涨至2月下旬至3月中旬区间的可能性同样较小,除非后期钢厂减产超预期。此外金融市场谈论美债违约问题,若出现也将是大宗商品市场多头的一个风险点,建议投资者关注。
2023年上半年乃至三季度,实体经济恢复慢于此前预期,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从房地产投资驱动正式转型为末端消费驱动。三年疫情受抑制的文旅、住宿和交通物流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而末端消费对于投资乘数和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小、链条长、节奏慢,而这正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对于传统周期行业带来阵痛的关键因素。
建议传统周期行业企业对于经济环境的恢复节奏和速度,做好充分而有较长时间跨度的准备,在全行业经济效益完全恢复之前,通过库存管理、采销管理、金融衍生工具、投资与经营策略咨询等多种方法,降本增效,走出利润低谷期,迎来行业恢复与繁荣。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