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点关注:铜、豆粕。美股反弹,黄金新高
发布时间:2023-4-14 08:43阅读:243
铜、豆粕
铜:美元走弱以及全球总库存低位,持续支撑铜价。美国高通胀出现降温的信号,投资者对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的信心增强,美元指数下跌。我们判断今年上半年美国通胀下行速度较快,表明后期美元指数有可能持续弱势,有利于支撑铜的估值重心。同时,全球总库存处于下行态势,赋予铜价向上的弹性。虽然中国社会库存降速放缓,但是需求端补库预期依然存在,能够引导未来库存去化;LME铜库存持续下降,且绝对库存处于历史同期低位,表明欧洲铜需求依然乐观。但是宏观没有重大利好,国内消费也尚未出现快速修复,或将限制价格上方空间。在交易上,推荐以逢低买入为主,不建议追多。
豆粕:农产品清关速度变慢拉动近月合约反弹,但二季度宽松预期不变。为了加强进口农产品检验检疫,海关开始改变此前执行的两段式检验检疫政策,清关速度由此前的3天变为14天左右,大豆清关速度变慢导致国内可压榨大豆不足,豆粕现货和近月合约均明显反弹。未来拟执行的严格检疫政策可以在货物到港前20天提前申报,因此对后续的货物清关速度影响不大,预计4月底农产品清关速度有望恢复到正常水平。从供需角度看,巴西大豆供应充足,FOB报价不断下跌,我国进口成本也有所降低,二季度大豆到港量可能创记录,同时国内饲料需求尚未达到高峰水平,面对天量到港的大豆,豆粕价格预计下跌为主。
美股反弹,黄金新高
观点分享:如我们上个月所述,4月之后是美股的反弹月。随着3-4月的各项数据陆续公布,衰退的现实逐步深入人心。美国CPI、PPI同比增速继续放缓,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回到一年多高位,加息尾声的信念被加深。美股高开,美债收益率下跌,美元指数继续下跌。美国科技股领涨,突破小震荡区间。黄金继续上行,创历史次高。
期指:宏观预期再度修复,企稳反弹
期债:价格下方支撑有力,高位博弈
黄金:通胀回落快于预期,继续偏强
铜:美元大幅回落,价格上涨
铝:隔夜跳空收涨
锌:通胀超预期放缓,驱动价格回升
铅:消费淡季阶段,价格高位承压
镍:多空博弈加剧,进口利润边际修复
不锈钢:库存加速去化,原料成本挺价
工业硅:弱势格局,再次考验“万五”支撑
铁矿石:政策调控担忧加剧,估值回调
螺纹钢:减产预期支撑,震荡反复
热轧卷板:减产预期支撑,震荡反复
硅铁:需求驱动不足,宽幅震荡
锰硅:供需整体宽松,宽幅震荡
焦炭:超跌后震荡运行
焦煤:超跌后震荡运行
玻璃:09短期仍偏强 中期震荡市
PTA:估值偏高,拐点尚需等待
沥青:跟随成本偏强
纸浆:低位震荡
甲醇:短期反弹 趋势仍偏弱
尿素:市场成交放缓,现货价格趋稳
苯乙烯:继续震荡
纯碱:近月补贴水 趋势仍偏弱
短纤:做缩利润止盈
PVC:下跌趋势初现,关注需求与检修进度
燃料油:夜盘再次走强,需求高峰仍未到来
低硫燃料油:天然气弱势延续,短期弱于高硫
棕榈油:供应前紧后松预期
豆油:国内供应回升较预期慢 关注库存变化
豆粕:美豆产区天气良好,反弹受限
豆一:震荡
白糖:适量减持
棉花:3月纺服出口超预期 带动郑棉上涨
鸡蛋:远月空单继续持有
生猪:近月估值偏高
原油:高位震荡
美国CPI数据公布后 5月份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降至63.5%
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5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36.5%,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3.5%;到6月维持利率在当前水平的概率为35.9%,累计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3.0%,累计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1.2%。
由于需求复苏疲软,中国3月铜进口量下降
4月13日讯,据外媒报道,海关总署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的铜进口量较上年同期下降19%,原因是国内产量攀升且全球价格上涨抑制了兴趣。中国3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40.82万吨,而2022年3月的进口量为50.4万吨。疫情放开后,投资者曾希望铜需求能强劲复苏,但实际消费却依旧疲软。在全球需求疲软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中国3月份制造业PMI放缓也引发了对疫情放开后工厂复苏力度的疑虑。安泰科的一项调查显示,3月份中国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长14%至858900吨。
海关总署:全球对新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表示,近年来,全球对新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也带动我国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增长。一季度,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新三样”,合计出口2646.9亿元,同比增长66.9%,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达到4.7%。“新三样”出口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整体出口增长的拉动力持续提升。二是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快速增长。三是各类外贸主体出口竞相发力。四是电动载人汽车领跑“新三样”。作为增长新动能,“新三样”产品体现了我国出口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也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做出了中国的积极贡献。(中国网)
中国3月煤炭进口跃升至3年高位
4月13日讯,据外媒报道,中国3月份的煤炭进口量飙升至三年高位,原因是公用事业公司因预期需求复苏而增加采购量,以及取消对进口澳大利亚煤炭的限制。海关总署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煤及褐煤进口4116.5万吨,为2020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1-2月为6064.2万吨。预计第二季度中国的煤炭需求将强劲。
钢协:2023年4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产存情况
4月13日讯,2023年4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321.96万吨、生铁2042.87万吨、钢材2179.14万吨。其中粗钢日产232.2万吨,环比增长2.71%;生铁日产204.29万吨,环比增长1.85%;钢材日产217.91万吨,环比下降3.82%(剔除月底集中结算等因素,本旬钢材产量环比持平)。2023年4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832万吨,比上一旬(即上月底)增加106.67万吨、增长6.18%;比上月同旬增加61.58万吨、增长3.48%;比去年底增加524.56万吨、增长40.12%;比去年同旬减少16.81万吨、下降0.91%。
中国3月份铁矿石进口量为1.002亿吨
4月13日讯,据外媒报道,海关总署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10022.9万吨,同比增长14.8%,原因是对中国经济复苏带来的钢铁需求强劲预期鼓励钢铁制造商预订更多的货物。据Refinitiv船舶跟踪数据显示,3月中国的铁矿石运抵量同比增长14%,达到9417万吨,其中约86%来自澳大利亚和巴西。另外,3月份来自印度的铁矿石激增84%至268万吨。
中国3月份原油进口量同比激增22.5%
4月13日讯,据外媒报道,海关总署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的原油进口量较上年同期激增22.5%,达到2020年6月以来的单月最高水平,原因是炼油厂因预期经济复苏而增加了加工量。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3月原油进口5230.8万吨,1-2月为8406.4万吨。浙江石化和恒力石化等大型民营炼油厂的原油需求预计将增加,这些炼油厂的加工率达到或高于官方加工率,以获得更高的炼油利润。目前人们普遍预计3月份煤油消费量将增加。
自然资源部:开放油气勘查开采市场,调整探矿权期限
自然资源部公告,我部起草了《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至日期为2023年5月3日。其中提到,
①开放油气勘查开采市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净资产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的内外资公司,均有资格按规定取得油气矿业权。
②调整探矿权期限。探矿权新立、延续及保留登记期限均为5年。申请探矿权延续登记时应扣减勘查许可证载明面积的20%
2022年度全国棉花公证检验量622.94万吨
4月13日讯,截止到2023年4月12日24点,2022棉花年度全国共有1074家棉花加工企业按照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加工棉花并进行公证检验,检验数量27624258包,检验重量622.94万吨。其中,新疆973家加工企业,检验数量27153021包,检验重量612.4万吨。内地101家加工企业,检验数量471237包,检验重量10.54万吨。(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
Unica:2023年3月下半月巴西中南部糖产量增长至14.6万吨
4月13日讯,巴西蔗糖行业协会(Unica)表示,3月下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区的糖产量达到14.6万吨,上年同期为1.2万吨。乙醇产量为3.77亿升,上年同期为2.13亿升。甘蔗含糖量为104.28公斤/吨,上年同期为100.75公斤/吨。33.43%的蔗汁用于制糖,上年同期为11%。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