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银保监分局发挥“保险+期货”优势为豆农保“价”护航
发布时间:2023-4-10 11:08阅读:202
【农村金融时报】
“我现在种植大豆,不再担心发生自然灾害,也不担心‘丰产不丰收’了。”让河南濮阳市濮阳县柳屯镇的大豆种植户王丽轩感到踏实心安的,是由濮阳银保监分局推动、太平洋产险开展的大豆“保险+期货”收入保险项目。
参保前,王丽轩曾给自己算了一笔账:150亩的大豆,每亩只需要缴纳10块5毛钱的保费,就能获得近600元的保险金额。如果发生天灾造成减产或是大豆价格低廉导致减收,参保不仅能保住成本,还能有一定收入。最终,他缴纳了1575元保费,由于当年当地发生内涝灾害,获赔40999元。
针对濮阳市大豆种植户普遍面临的自然灾害高发、种植收益不稳定、增产不增收等难题,为帮助大豆种植户更好应对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提升豆农们的扩种积极性,濮阳银保监分局引导助力辖内太平洋产险创新推出大豆“保险+期货”收入保险试点项目,为濮阳市广大豆农提供坚实的风险保障。
2022年,该项目共收保费750万元,其中由濮阳县农业农村局补贴200万元,大商所及期货公司补贴400万元,农户自缴保费只占总保费的20%,为濮阳县23271户大豆种植户的7.2万亩大豆提供风险保障金额8381万元。
去年11月,濮阳县大豆“保险+期货”收入保险项目预估损失金额137万余元,借助卫星遥感及无人机现场查勘等科技手段,保险机构快速掌握作物生长损失程度,理赔款迅速到位,规避了大豆价格及产量下跌的双重风险,维护了大豆种植户收益。
濮阳银保监分局保险机构监管科科长程国军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濮阳大豆“保险+期货”收入保险项目创新性地发挥了金融工具优势,通过收入保险模式,同时给予大豆种植户大豆产量和价格的双重保障,实现保障农户收入的效果。不管是因为价格下跌还是产量损失导致的收入下降,保险公司都能够为农户实现理赔,确保减产不减收、增产必增收。
“‘保险+期货’已连续第8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户参与’的‘保险+期货’项目为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探索金融机构服务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希望能继续引导保险公司创新模式、产品,不断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程国军说。
太平洋产险农险负责人高创建告诉记者,大豆“保险+期货”收入保险项目,是保险机构服务河南农业生产的又一项重要工作成果。该项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共同出资有效降低了农户的缴费负担,极大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和参与价格保险的主动性。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加深和期货公司的合作,扩大收入保险试点范围,拓展参保农产品的种类,发挥各自优势,更好地实现保险和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减损防灾的重要作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高创建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