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逐步宽松,甲醇期价预期走弱
发布时间:2023-4-7 16:47阅读:123
3月份以来,郑州甲醇期价整体呈震荡下行态势。3月初市场基于美联储加息预期情绪持续发酵,随后美国硅谷银行倒闭以及欧洲瑞信银行问题导致宏观市场避险情绪高涨,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期货出现一波快节奏的下跌行情。虽然春检以及烯烃消息频出,但市场信心不足,同时煤炭价格走弱,煤制甲醇工厂利润继续修复,企业生产积极性良好,供应压力增加。
新装置投产,内地供应压力增加
从国内供应来看,新增产能方面,宝丰甲醇240万吨装置于3月底投产,据市场了解目前产量维持在3000吨/日,4月份整体的负荷维持在5-6成,对内地下游和贸易商补库的情绪有较大的压力。另外,内蒙古瑞志18万吨/年预计二季度初投产、徐州龙兴泰30万吨/年预计4-5月投产。
存量产能方面,截至4月6日当周,国内甲醇周度产量在160.7万吨,3月下旬以来国内甲醇周度产量持续处于160万吨上方,目前亦处于往年同期偏高水平。今年1-3月整体国内非一体化开工同比处于历史低位,低供应背景下使得春检的力度被放大,4月份内地春检仍将陆续展开,但多数装置存在复产计划,随着春检装置陆续回归,叠加宝丰新装置逐渐提负,甲醇供应预期增量。
成本端来看,煤炭中枢下移及甲醇在自身上游低库存背景下,上游利润修复较多,目前电厂煤库存高位,随着供暖季节结束,煤炭刚需继续萎缩,叠加澳煤进口冲击南方港口市场,煤价后市仍有回落的预期,甲醇成本支撑继续松动。另外,据财政部网站消息,为支持国内煤炭安全稳定供应,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按程序决定,自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继续对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后市关注市场因为煤炭下滑带来的煤化工波动。
来源:隆众资讯 瑞达期货研究院
伊朗装置恢复,甲醇进口存增量预期
从海外装置运行情况看,今年伊朗气头装置回归偏慢,重启不断推后迟于往年。随着气温回升,海外供气压力缓解,3月初以来,伊朗、美国停工甲醇项目多陆续重启,3月第一周伊朗Sabalan、Kimiya项目均陆续恢复,目前伊朗地区仅Kaveh 230万吨/年一套装置停车中,另外,伊朗Di Polymer Arian位于阿萨鲁耶新建年产165万吨/年于近期点火,预计二季度投产。美国Lonydell 78万吨/年、Natgasoline 175万吨/年负荷均有所提升。
存量装置方面,今年伊朗的限气力度有大于往年,仅Busher和Marjan 165万吨/年两套于去年11月重启的装置未受影响,并且2月中旬伊朗遭遇寒潮,装置重启进一步推迟。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2月份我国甲醇进口量在102.03万吨,环比上涨13.36%;2023年1-2月中国甲醇累计进口量为192.04万吨,同比上涨17.92%。据隆众资讯预估,3月进口货源抵港在105-109万吨附近水平。但二季度海外进口向上存有较大空间,目前伊朗地区的甲醇装置基本完全恢复,3月份伊朗的发运量达46万吨左右(距离高点65-70万吨附近仍有一定空间),环比2月份提升近15万吨,叠加部分东南亚货源的转港,4月份国内沿海的进口量将有可能达到115万吨左右,另外非伊货源维持高供应,因此在4月份进口同样面临增量压力,港口刚需的状态下库存将会有明显的提升。
来源:同花顺 瑞达期货研究院
传统需求进入淡季,MTO需求增量有限
需求方面,近期煤炭下跌改善了广大CTO装置的利润,而乙烯表现强势,3月份东北亚乙烯价格回升,当月平均在956美元/吨,较2月份平均价格高56.5美元/吨,带来沿海MTO的效益好转,MTO利润有一定修复,但部分装置程度有限,整体亏损压力仍较大,开工仍旧偏低,后期关注部分装置重启情况。目前港口及内地共有4套装置检修,日损失需求1.86万吨,其中港口斯尔邦80万吨/年二季度回归预期较小,而浙江兴兴69万吨/年由于轻烃原料等问题,MTO停车概率也较小。另外,内地鲁西化工30万吨/年及中原乙烯20万吨/年停车至今,重启不确定性较大。目前MTO的亏损已成为常态了,后期来看,MTO利润仍是甲醇产业链中矛盾较大的一点,行业处于亏损将会影响MTO的装置动态,烯烃的负反馈风险可能会传导至甲醇的估值。传统下游利润尚可,但开工经历了节后反弹,向上空间已不大,加上二季度是传统下游淡季,整体需求较难有亮点。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整体来看,宝丰新装置逐渐提负,虽然春检仍在持续,但春检力度逐年递减,且部分前期检修装置陆续回归,甲醇供应预期增量。另外,进口端同样面临压力,伊朗发运量大幅增加,叠加部分东南亚货源的转港,进口量预计明显增加。而需求端MTO利润虽有一定修复,但开工仍旧偏低,前期停车装置重启不确定性高。整体来看,随着供应的释放,需求增量相对有限,甲醇供需将面临逐步宽松预期,预计价格逐步走弱。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