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棉纱的产品结构及棉纱生产分布
发布时间:2023-4-6 16:32阅读:424
编辑:宁证期货房俊
期货从业资格证号:F3047658【期货业协会官网可查询真伪】
期货开户联系方式:【点我头像进入主页查看联系方式】、【咨询TA】、【电话】、【+微信】
(一)棉纱产品结构
中国棉纺织信息网数据显示,2016年,32支及40支棉纱合计产量约40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5%以上,为棉纱市场主流规格品种。
为应对国内外棉纺织市场的变化,政府大力推动并加快纺织工业转型升级,棉纺织产业产品结构逐步由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移。同时,进口纱冲击我国中低支棉纱市场,以中高支棉纱为主的纺企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棉纱生产的平均纱支已从2004年的32支调升至34支,棉纱产品规格正由中低支向中高支靠拢。
(二)棉纱生产分布
1.生产地区分布
我国纱生产区域分布广泛,以华东、华中及华北地区相对集中为特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2016年,华东地区纱产量占我国纱总产量的58.5%,华中地区和华北地区产量占比分别为27%和5.8%,三者合计占比高达91%以上。
华东地区的棉花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9%,纺织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50%。区域内的山东邹平县、高青县、广饶县和临清市,以及江苏张家港塘桥镇均为我国主要的棉纱线产业集群。
华中地区的棉花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0.3%。区域内的湖北襄樊、汉川及枣阳分别是我国主要的织造、制线和纺织产业集群。
华北地区的纺织工业主要集中在河北省,其棉纱产量占该地区总产量的95%。
2.生产省份分布
我国纱生产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和江苏省,其合计产量占纱总产量的50%左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山东纱产量占我国纱总产量的21.5%,河南和江苏纱产量占比分别为15.6%和13.3%,三者合计占比高达50.4%。
产品结构方面,河南棉纱占比最高,约为85%;其次为山东,棉纱占比约60%;江苏棉纱占比最小,约为40%。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