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产业发展论坛:豆粕减量替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作为
发布时间:2023-3-30 20:32阅读:499
3月29日,首届中国饲料产业发展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与会专家和嘉宾以“聚焦高质量,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直击行业热点与难点,携手构建畜牧饲料产业链命运共同体,努力实现共生、共创、共赢。论坛上,深入实施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加力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加快推进替代资源开发利用等成为重点的讨论议题。
豆粕减量替代
对全行业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在论坛上表示,近几年,我国在畜牧行业推广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提高原料利用效率,减少大豆进口依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2年,在畜牧业生产全面增长的情况下,畜产品和饲料原料进口下降,饲料粮用量特别是豆粕用量下降,其中饲用豆粕在饲料消耗中的占比降至14.5%,饲料蛋白转化效率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减少大豆饲用需求410万吨,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了可靠支撑。
针对满足蛋白原料供应,开发饲料提效利用技术、产品以及新蛋白饲料资源,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饲料饲草处处长黄庆生梳理了若干技术创新方向,包括发酵饲料、酶制剂、非蛋白氮高效利用、营养素减排等。
“让吃粮能自给,吃肉也无忧。”论坛上,专家和嘉宾还就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一系列建议和对策。大家认为,供需紧平衡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饲料粮需求持续增长,粮食安全的最突出矛盾在饲料粮。豆粕减量替代既是应对外部供应不确定性的被动选择,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作为,对于养殖者节本、饲料生产者节料、全行业增效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提效、开源、增草,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多措并举促节粮。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加强部门联动、政企联动、科企联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全行业深入实施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加力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加快推进替代资源开发利用,着力增加优质饲草供给,加强政策和技术保障,牢牢掌握养殖业稳产保供主动权。
力促节粮降耗
海大持续推进豆粕减量科研探索
去年9月,农业农村部召开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工作推进会,提出粮食安全最突出的矛盾在饲料粮。近十年来,我国饲料产能不断增长,对畜禽及水产品的足量供应起到了重要支撑。而随着养殖业对于饲料粮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如何通过原料替代促进养殖业节粮降耗,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
正是在前述会议上,海大集团作为农业龙头企业代表,介绍了其发挥科研优势推动豆粕减量的经验成效。海大集团通过建立127种原料完善的各种营养价值数据库,应用多种理念平衡不同营养指标,创新多种工艺和技术,减少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毒素等,充分利用非常规原料,降低豆粕使用量。
目前,海大猪禽饲料配方中豆粕平均用量均有所减少,部分育肥猪配方已经可以做到无豆粕配方。2021年,海大集团饲料销量1963万吨,猪禽饲料豆粕平均用量占比12%,比养殖业消耗饲料中豆粕平均含量低3.3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豆粕用量46万吨。
在行业人士看来,最大限度减少饲料蛋白,改变以前对大豆、豆粕的依赖习惯,既是维护粮食安全的要求,也是饲料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尤其是在豆粕价格维持高位、饲料利润微薄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原料替代降低饲料成本是一条必然路径,这将考验饲料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尤其是对动物营养、配方技术的精准把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