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能够长久生存下去的企业是所有价值投资者的梦想。但是,哪一种类型的企业才能够长久坚韧地生存下去呢?很久以前,赫尔曼·西蒙和特劳特-里斯就给出了答案。赫尔曼·西蒙发现了“隐形冠军”企业,特劳特-里斯发现了企业“定位”。而克里斯·祖克则以他的“三部曲”直接验证了赫尔曼·西蒙和特劳特-里斯理论的正确性。
克里斯·祖克的“三部曲”指的是,《回归核心》、《从核心扩张》和《锐不可当》。《回归核心》和《锐不可当》目前皆有中译本。《回归核心》的主题是对有关一项核心业务的战略性的集中关注。《从核心到扩张》我没有读过。不过,这两本书都与对可持续的、赢利增长的寻求相关。《锐不可当》则讲述了如何发掘隐蔽资产,正是这些资产成长企业可持续增长的新基础。
克里斯·祖克认为,从他写《锐不可当》的2008年开始未来10年里,由于破产或并购,将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不再独立;另外三分之一的企业,其核心会发生完全不同的改变,甚至可能拥有一个不同的核心;大概只有剩下的三分之一的企业还会与其今天看起来的样子相类似。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对其核心的根本性威胁已经从那些罕见的事件转向到近乎平常的事件。
实际上,作者发现,1994年的153家“500强”企业,甚至没能完好无缺地在下一个10年生存下去,要么破产,要么被并购。幸存下来并保持独立性的347家企业中,大约有130家家曾经历了核心业务战略及其关键参数方面的根本性转变。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将近六成面临生存或独立性方面的威胁,而只有约一半企业能够通过重新界定各自战略的方式对抗这些威胁。
很显然,企业的平均寿命正在缩短,已经从过去的大约14年缩短到10-12年。而更具挑战性的是,这些失败者并非都是落伍者。作者的研究团队所做的一项分析也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只有大约15%-20%的产业可以被定义为身处“动荡”或“湍流”,而今估计多达一半产业可以被认为是“动荡”或“湍流”的产业。核心危机实际上已经降临到了电信、媒体、航空、汽车、半导体、电脑、软件以及能源等行业里的一些最大和最复杂的企业。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