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钢价:论3月结构钢市场走向
发布时间:2023-3-3 17:41阅读:126
【导语】对于3月份的结构钢市场,卓创资讯预计宏观继续发力,推动3月需求加速好转,叠加成本等方面的支撑,市场价格或震荡小涨。 到了3月的今天,结构钢市场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多空博弈下,仍未有较明确的方向,从业者对于后市的看法也存在严重的分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来论证一下结构钢价格的走向。 2月结构钢价格先跌后涨整体均价有所上移 全国碳结钢2月均价在4457.72元/吨,环比上期涨1.11%,同比跌17.42%。根据近年来碳结钢价格波动特点,尽管1-2月价格持续上涨,但当前整体价格仍处于近五年来的低位水平。分析来看,需求自去年以来持续乏力带动价格连续下跌是主要原因。 2月份国内碳结钢市场价格呈现“V”形走势。月内价格先跌后涨,最终价格略有上涨。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碳结钢市场2月月内均价4495.00元/吨,较上月末涨10.00元/吨,环比涨幅0.22%。价格高点出现在下半月的2月22号,低点出现在2月15日。 市场需求透支成交偏乏力 春节之后,市场需求存在惯性复苏,但由于1月份市场的过渡透支,市场需求的好转并未从库存、成交等方面体现。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现货市场贸易商(样本)库存122.45万吨,较春节后期库存仅下降4.45万吨,降幅为3.51%,市场去库存的进程缓慢。另一方面,2月贸易商(样本)平均日成交量为2.21万吨,较上月日平均成交量增加0.97万吨,但与去年成交2.36万吨平均水平对比来看,仍有一定的差距。高库存压力以及成交乏力使得2月上半月结构钢价格持续下跌。 宏观推动下半月价格上涨 2月10日央行发布2023年1月金融数据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同比少增1959亿元。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月末高0.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月末回升3.0个百分点。 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1月份全国70城房价最新数据,1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2%;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5%转为上涨0.4%。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1%;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 2月16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和有关部门一道,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深入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还将进一步优化石化、新能源汽车等重大生产力布局,持续巩固钢铁去产能和产量压减成果,推动轻工、纺织等行业优化升级,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分析来看,金融数据的好转有利于总体经济的恢复,房地产市场的好转则对于后期需求市场形成利好支撑,钢铁去产能、碳达峰等则对于后市钢铁供给端产生预期上的影响。从时间段来看,数据以及政策对于2月市场本身实际的供给与需求影响不大,更多的带来市场对于未来钢材市场的信心,通过期货等层面,影响了2月下半月钢材价格的走向。 3月钢价:预计震荡小涨 从需求角度来看,3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从分类指数看,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订单指数虽有上涨,但仍低于50%的枯荣线。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市场的需求仍在不断的修复好转,但需求总量仍显不足。 从供给角度来看,初步调研结果显示,截至目前2023年3月份涉及自主减量及计划检修企业有7家,预计检修损失量50.0万吨,较上期减少4.7万吨,环比减少8.59%。钢厂检修减少,考虑成本利润偏低,预计产量小幅增加。 从宏观角度来看,3月国家部委将会陆续出台全年的经济目标、政策,对市场形成正向引领的可能性较大。 从成本角度来看,截至2月底,港口准一级焦2770元/吨,较上月同期涨40元/吨;铁矿石(日照港PB粉)价格894.5元/吨,较上月同期涨14.5元/吨。结构钢的生产成本本月增大,碳结钢的价格上涨幅度偏小,利润继续下滑。截至2月末,结构钢生产利润在37.58元/吨,较上月末减少17.99元/吨。整体成本方面的支撑还是偏强的。 综合来看,对于3月份的结构钢市场,卓创资讯预计在宏观推动、需求好转、以及成本等方面的推动下,市场价格或震荡小涨。 |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