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微跌震荡市民购金热情不减
发布时间:2023-2-17 05:11阅读:62
记者寇文奇
金价遇阻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消费零售迎来复苏,而作为贵金属的黄金消费也逐渐回暖,包括珠宝、钻石等行业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此前受国际关系影响,在美元下跌、石油价格上涨以及市场的需求提升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金价曾一路“狂飙”。
记者了解到,从2022年10月起,受国际金价上涨影响,品牌足金饰品价格开始突破500元/克,并持续走高。今年1月13日,国际金价曾一度突破1900关口,国内黄金价格达到416.5元/克,像周大福、周生生、老凤祥、老庙黄金、六福珠宝等金价均维持在530-430元/克。
春节前后正是黄金消费的传统旺季,虽然黄金价格疯涨,但并没有阻碍消费者的热情,反而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驱动下,不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更为强烈。
中国黄金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到元宵节期间,国内黄金消费同比增长18.2%,呈现出快速回暖势头。
事实上,购金热情远不以春节为起点,从去年年底开始,国内被“压抑”的黄金消费需求便一再被释放。
“去年年底,各大品牌珠宝商包括厂家都没想到在此时黄金市场能掀起一波热潮,店内出现备货不足的情况,甚至工厂去抢货都抢不到。”周大生珠宝淄博区域经理李凤娇告诉记者。
然而,今年2月以来,黄金价格在一路“狂飙”的途中遭遇了阻力,黄金期价累计跌幅达3.54%。
记者了解发现,近期,国内外金价均回调,上周金价呈窄幅波动走势。2月13日,亚洲市场开盘后,金价整体保持在1860美元/盎司水平附近。
热度依旧
2月13日,记者在淄博市张店区的天泰珠宝名店中心路店看到,店内黄金珠宝柜台周围已有不少消费者前来选购黄金饰品。
“春节前后,像转运珠、兔元素等小克重编绳手链受到消费者青睐,销售量剧增。”正在编手绳的工作人员说,生意火爆的时候,一天就要编三十多条。
“婚礼三金、送亲人、送情侣是主流的购金需求。”天泰珠宝金店经理魏新介绍,而近日店内客流量增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顾客是订婚人群,黄金戒指、龙凤镯等销售情况比往年同期要好很多。
每年的情人节是黄金珠宝的重要营销节点。
记者走访淄博中心城区多家黄金珠宝店发现,自元宵节开始,各大黄金珠宝商就已经推出针对情人节的促销优惠活动,吸引了不少顾客。
“2月12日这一天,周大生万象汇店单日销售额就达到了25万,仅三金套系就成交了近十套。”李凤娇说。
这从侧面印证了市民年后购买黄金的热情依然不减。
另一方面,记者发现,黄金消费的主流群体正迈向年轻化。
原因是由于黄金制作工艺逐渐成熟,款式更加时尚,故而受到年轻人追捧。
据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1中国黄金珠宝消费调查白皮书》显示,金店主要消费人群年龄集中在25至50岁,占比高达76%,其中18-24岁人群对金饰的购买意愿从2016年的16%升至59%。
“现在黄金首饰多样,而且保值,所以我每年都会买点。”市民陈女士说,“金首饰价格透明,现在越买越上瘾。”
理性存金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黄金除了作为饰品以外,投资保值也是常见的购金诉求。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黄金是举世公认的“硬通货”,被众多投资者视为重要的资金避险工具,也具有传承意义。
业内人士分析,美联储货币政策与美国通胀、经济的博弈,是影响近期金价波动的主要因素。
“之前金价处于高位,中国银行实物金条的金价突破430元/克。”中国银行产品经理张梓告诉记者,前段时间金价上涨,大家对黄金的关注度较高,多数人持观望态度,但随着近几日金价回调,实际成交量要比前段时间有所增加。
业内人士认为,从长远角度来看,黄金市场在今年上半年的趋势仍然看涨,现在只是存在短期小幅下调。
另外,记者发现相比于买金条,小克数的金豆产品明显更加受到年轻人追捧,热衷于攒金豆的崔女士说:“攒金豆很有成就感,每个月攒几颗,也算是强制自己存钱了。”
对于黄金投资,张梓表示,并不支持客户短线炒黄金,因为实体金条有运输、加工成本,与线上交易型黄金产品相比不够灵活。而存金并非“炒金”,对于购买黄金,投资者仍需理性。
2023年开年,金价一路飙升。与此同时,市民“购金热”再起。
记者从淄博多个珠宝经销商处获悉,近期金价涨幅明显,但是受到春季叠加情人节的影响,高价黄金依旧未能阻挡市民购金的热情,年轻人成为黄金消费的主要群体。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如何看待金价上涨?如何理性购金?记者进行了调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