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生产、消费与贸易概况介绍
发布时间:2023-2-7 21:20阅读:291
编辑:宁证期货房俊
期货从业资格证号:F3047658【期货业协会官网可查询真伪】
期货开户联系方式:【点我头像进入主页查看联系方式】、【咨询TA】、【电话】、【 微信】
聚丙烯生产、消费与贸易概况
(一)我国聚丙烯生产概况
我国聚丙烯生产经历了2014年第一-轮集中投产期,2015 年至2018年产能增速有所放缓, 2019年国内聚丙烯装置再-次进入集中投产期截止2019年,我国总产能达到2446万吨/年,产量达到2234.8万吨,平均开工率在91.37%。
从产能区域分布来看,聚丙烯生产企业更加呈现区域化、集中化, 2019年我国聚丙烯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西北、华北、华南和东北,合计占全国总产能的92.4%,较2015年提高2.2%。主要体现在占比为29.7%的华东地区,因PDH装置的不断投产,总产能为726万吨,后期华东地区因浙江石化和部分PDH装置投产,比例会继续上升;其次是西北地区,因煤化工企业的继续投产,总产能为636万吨,占比26%;华北地区产能为391万吨,占比为16%;华南地区产能有4305万吨,占比为12.5%,未来产能也有上升空间。东北地区产能为202万吨,占比8.3%,后期大连恒力投产,将拉升东北占比。从各省市产量来看,浙江以万吨的产最排名第一,其后依次是陕西、宁夏、辽宁、广东、福建、江苏等省市。
(二)我国聚丙烯消费概况
2014年至2019年我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逐年增加,平均增速在8.4%,2019年聚丙烯表观消费量在2549.56 万吨,增速为6.7%,增速同比好转,按照9000元1吨的价格进行估算,市场规模仍超过了2295亿。
从近5年消费数据来看,我国聚丙烯下游领域中拉丝、BOPP等传统领域占比均呈现下降趋势,而在消费升级及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支撑下,均聚注塑、共聚注塑、透明料、纤维料等领域呈现增长趋势。具体数据显示,拉丝占比依然保持首位,达31.64%;共聚注塑排名第二,占比23.14%;纤维料消费基本稳定;管材消费稳定增长,但增速放缓。
从消费区域来看,经济发达且保持较快增长的华北、华东、华南区域依然是聚丙烯的主要消费区域,三区消费占比高达76%。华东、华南区不仅传统的塑料加工业较为发达,中高端制品亦占据主导地位, 2019 年两地区消费占比分别为33%。24%。西南/华中和西北地区占比分别为11.7%和4.3%。
(三)我国聚丙烯贸易概况
我国PP的产能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东北和西北,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华北,进口PP主要流入华东和华南。因此,全国整体贸易的主流是集中流入以江浙沪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和以山东为代表的华北沿海地区,而西北和东北为净流出,西南地区的供应主要从西北和华南调入,华东与华北、华南之间也有少量的商品流。西北地区为我国PP最大的流出地,运往华东、华南、华中、华北等地,运输方式以铁路为主。东北地区也有很大部分需要外运消化,主要销往华北、华东地区,运输方式走铁路或者从大连中转走船运。华东、华南、华北为PP主要消费地(消费占比合计超过90%),生产厂家大多在这三个地区设立分销点,贸易非常活跃。三地间也有少量的商品流,华东华北闻由于距离较近,通常用汽运方式,华南-华东之间-般走海运的较多。
从国际贸易看,近年来,我国聚丙烯出口很少而进口量先抑后扬,表现2014-2016年进口量逐年下降; 2017年聚丙烯市场因部分回料需求转向新料,需进口货源进行相应弥补,进口数量上升至319.6万吨; 2018- 2019年因韩国及东南亚地区新装置集中投产,大量低价货源涌入中国。2019年国内进口聚丙烯349万吨,出口34万吨,进口依存度约13.7%。
2019年我国聚丙烯的主要进口国和地区有:韩国、沙特、新加坡、阿联酋和台湾省等,分别占我国聚丙烯进口总量的22.4%、13.2%、9.7%、9.2%和7.4%。从国内各省市进口量看,广东为聚丙烯进口第-大省,进口量占比约38.2%,其
次是上海、浙江、山东,三者合计进口量占比约46.9%。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我在线
15951983592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