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前行”仍是主旋律
发布时间:2023-2-3 08:27阅读:221
展望2023年,宏观经济面大概率呈现内强外弱局面,美联储加息放缓已成定局,在加息周期尾声阶段,欧美经济逐步走向衰退,而随着疫情政策不断优化,国内经济复苏预期增强,消费有望逐步改善。从投资时钟看大宗商品的吸引力将边际趋弱,大宗商品表现偏谨慎,商品内需驱动或强于外需驱动。甲醇产业链利润的修复是一大关注点,从甲醇价格的上下边际均承压来看,甲醇全年或“负重前行”。
[A][煤炭对甲醇支撑转弱]
展望2023年,煤炭供需格局或趋于宽松。从供应角度看,自2021年四季度大力核增煤炭产能以来,2022年煤炭产量显著提高,截至2022年12月,据统计局数据,原煤累计产量44.95亿吨。但结合中长期“碳中和、碳达峰”战略及铁路运输潜在的瓶颈压力,2023年产量增速将明显放缓,预计增速在0—2%。进口方面,预计2023年进口煤同比有所增多,一方面海外经济体面临高通胀压力,煤炭需求放缓,届时海外价格走低有利于我国进口;另一方面澳煤进口政策似有松动,随着疫情缓解叠加重载铁路通车,预计蒙古煤炭进口量有所恢复。
图为原煤产量格局(万吨、%)
从需求角度看,根据历史经验,用电需求增速与经济数据基本趋势相近,且有着“经济形势好”时用电增速高于GDP增速,反之低于GDP增速的特点。2022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预计2023年增速或高于4.5%。非电煤需求预计维持增长但需谨慎看待,一方面在海外需求萎缩预期下我国化工品出口或有缩量,化工煤需求预计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建材需求在地产恢复阶段仍面临需求转暖向供应恢复传导的压力。
综上,在长协保供、煤炭核增产能释放后供应维持偏高水平,同时进口恢复预期,而需求增速稳定,预计2023年煤炭供需格局同比趋于宽松,价格重心或有下移可能。对甲醇而言,届时成本压力或有缓解,支撑转弱。
[B][供应端驱动预计有限]
2023年甲醇计划新增产能有限,初步统计有六套装置:龙兴泰能源30万吨/年、中海石油化工120万吨/年、内蒙古君正30万吨/年、斯尔邦10万吨/年、延化化工30万吨/年以及梗阳能源30万吨/年,合计250万吨。但鉴于宁夏宝丰和宁夏鲲鹏合计300万吨产能于2022年年底投产,实际带来的供应压力体现在2023年,因此预计2023年甲醇或维持过剩状态。
从利润及开工率角度看,从2022年年中开始,内蒙古煤制甲醇利润估算就处于亏损状态,临近年底亏损有进一步扩大势头。尽管焦炉气制及天然气制利润相较煤制尚可,但同比均处偏低水平,且两种制法涉及产能占比较小,影响不如煤制。截至2023年1月19日,甲醇行业开工率在67.5%,处于近五年低位水平。中期来看,在产能过剩、产业链利润畸形的背景下,2023年甲醇行业仍面临利润考验,实际产量或因此受限。
图为甲醇产能格局(万吨、%)
[C][传统需求亮点不多]
从传统下游计划投产看,甲醛新增产能约128万吨/年、醋酸200万吨/年、二甲醚20万吨/年和MTBE18万吨/年,合计折算甲醇需求约210万吨/年。根据数据,2022年传统下游加权开工率基本稳定,但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分化。以二甲醚为例,近年随着液化气替代,政府管控力度增强,需求逐步面临压缩,叠加原料甲醇成本压力,预计行业开工承压。甲醛方面,终端产品涉及地产链较多,2023年在地产政策性底部支撑下,开工有走强可能。醋酸行业新投产能相较其他品种偏多,但随着利润大幅回落,不排除对产能利用率形成抑制。整体看,传统下游预计稳中偏弱,部分行业仍有期待空间,但由于涉及行业广且对于甲醇需求占比小且零散,预计在甲醇价格不出现极端行情下,整体需求扰动有限。
图为甲醇传统下游利润估算(元/吨)
图为MTO/P含CTO产能格局(万吨、%)
图为聚烯烃产能格局(万吨、%)
MTO/P方面,2023年计划新投产装置有宁夏宝丰100万吨/年和青海大美60万吨/年,但市场对于青海大美能否投产持怀疑态度,因此相对确定的新增产能仅有宝丰100万吨,产能增速在5%左右。但从聚烯烃产能格局看,2023年PP仍处于产能投放高峰期,新产能预计约700万吨,产能增速超18%;PE产能增速相对缓慢,但也有9%左右。
截至2023年1月下旬,MTO/P行业开工在80%;外采甲醇制烯烃开工率则处于67%,处于历史同期明显低位水平。短期的行业复产提振甲醇需求,但中期来看,在聚烯烃行业面临高供应的压力下,MTO行业预计较长时间面临利润压力。此外斯尔邦、兴兴等外采甲醇制烯烃装置未来或根据经济性以集团炼厂自产的单体部分替代甲醇,届时对于甲醇需求亦是进一步利空。
[D][进口或进一步增加]
回顾2022年,因海外地缘政治、全球能源价格扰动、船运运力不足、国内下游需求疲弱等影响,中国甲醇净进口量较2021年有明显提升,在1201万吨,年度同比增加11%。
从海外新增产能来看,2022年仅有伊朗Sablan165万吨/年装置投产,未来两年主要计划投产装置分布在美国和伊朗,其中预计2023年投产确定性较高的有美国 US Methanol 25万吨/年装置以及伊朗 Di Polymer Arian Petro 165万吨/年装置。据统计分析,伊朗目前约90%货量流入中国市场,因此后续大概率供应增量流向中国。故在甲醇产能继续投放、原料天然气价格回归理性下,海外甲醇供应预计稳中有增,但在全球经济趋弱的背景下海外需求大概率转弱,届时中国甲醇进口量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但需关注未来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一是2022年船运不足情况是否会再度出现,从而导致进口量下滑;二是国内港口烯烃装置若开工处于低位,是否会出现进口货源转卖导致进口缩量的情况。
[E][小结及策略建议]
从甲醇供需展望看,供应端增量有限,鉴于行业利润收缩压力,产能利用率或下降,但若利润修复,供应端弹性空间亦较大。进口方面,尽管当前在伊朗限气下装船有限,2023年1—2月进口量预计均在百万吨以下,但从投产及海外需求角度预测,待伊朗装置回归后,进口量预计同比仍将稳中有增。需求端,传统下游亮点不多,预计对甲醇需求支撑有限;预计MTO/P在聚烯烃产能投放周期中利润仍承压,进而抑制甲醇需求。从价格边际角度看,甲醇下边际看煤价,上边际看MTO需求,鉴于预期2023年煤价偏弱且在烯烃行业压力下MTO利润承压,预计甲醇价格重心或受拖累。
从国内整体宏观及商品趋势判断,2023年下半年整体经济或优于上半年,叠加上半年煤炭需求淡季,甲醇价格走势或前低后高。套利方面,关注中长线做缩价差机会。(作者期货投资咨询证编号Z0014488)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