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需求恢复及成本支撑下短纤价格呈震荡上涨走势
发布时间:2023-2-1 13:33阅读:143
股指
(1)据统计,1月仅16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加仓A股高达达1412亿元,单月净流入金额创陆股通开通以来历史新高。
(2)李克强考察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宏观经济稳定作用,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
(3)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4)据美国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切断美国供应商与中国华为公司之间的所有联系,禁止包括英特尔和高通在内的美国供应商向华为提供任何产品。
31日,两市股指盘中弱势震荡下探,创业板指、上证50、科创50指数跌幅均超1%;截至收盘,沪指跌0.42%报3255.67点,深成指跌0.8%报12001.26点,创业板指跌1.26%报2580.84点,上证50指数跌1.1%,科创50指数跌1.67%;两市合计成交9002亿元,较昨日明显萎缩,北向资金净买入101.44亿元。盘面上看,地产、物流、工程机械、化工、建材、有色、汽车等板块拉升;旅游、半导体、酿酒、金融、医药等板块走弱。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C、IH跌近1%;IC、IM勉强收红;昨日判断50将走弱,中小走强的格局再次上演。
原油
从供应端看,在当前市场环境下,OPEC+大概率将维持现有产量政策不变,同时据路透调查显示欧佩克1月份石油产量较12月份下降5万桶/天,至2887万桶/天,预计当前油价环境下,产油国增产积极性不高,供应端增量有限;而俄罗斯禁止向对俄石油实施限价的国家出口石油的法令将在2月1日至7月1日期间生效以及欧盟对俄原油的限价影响将弱化;从需求端看,中国的原油需求预期正在不断强化,而美国原油需求维持高位增长态势,较强的需求支撑原油价格;但需关注欧美央行的持续加息下,欧美经济的衰退预期是否会进一步强化,进而压制原油走势。
PX
1月31日CFR中国PX收于1070美元/吨,跌12美元/。从供应端看,国内PX工厂开工稳定,维持在74.43%的水平,且PX加工费处于偏高位置,预计后期开工存提升的可能;从成本端看,隔夜原油价格反弹,将带动PX成本的增加;从需求端看,PTA开工下滑,短期需求弱化;当前市场仍然是成本推动逻辑,PX价格料跟随原油,呈震荡上涨走势。
PTA
从供应端看,PTA整体开工持稳于74.68%,而由于PTA加工费处于偏低水平,料后期PTA供应增幅有限;从需求端看,聚酯开工由69.33%提升至71.3%,下游聚酯工厂PTA需求正在逐步恢复;从成本端看,核心仍然是原油,当前原油价格难以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成本上有支撑;料PTA在成本及需求双重支撑下,将呈震荡上涨格局。
MEG
从库存看,乙二醇库存主港库存增加1.57万吨在106.59万吨,库存处于偏高位置。从供应端看,由于盛虹及镇海炼化陆续重启,MEG开工上升,1月31日一体化56.15%(+2.97%);煤化工51.795%(+0%;);总开工54.54%(+1.87%),MEG供应增加;从需求端看,聚酯开工由69.33%提升至71.3%,下游聚酯工厂PTA需求正在逐步恢复。从成本端看,MEG各工艺都处于亏损状态。在下游需求恢复及成本支撑下,MEG价格料震荡上涨走势。
短纤
从供应端看,华宏58万吨装置计划1月17日起检修15天、三房巷25万吨装置计划1月17日起检修15天;滁州兴邦计划1月20日起降幅,为期15天;福建经纬20万吨2月1日起恢复重启出料;仪征化纤16万吨装置计划2月2日检修20天,1月31日短纤开工率由62.33%提升至62.86%,后期开工将逐步提升;从需求端看,1月31日总体产销15.89%,较上一交易日下跌9.53%,短纤产销维持低位;由于下游涤纱工厂大多在元宵之后开工,需求增加预期仍在。在需求恢复及成本支撑下短纤价格呈震荡上涨走势。
甲醇
截至 1 月 19 日,甲醇生产装置运行负荷为 67.50%,环比下跌 0.09 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4.75 个百分点;西北地区开工率为 78.97%,环比下滑 1.73 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跌 6.42 个百分点。沿海地区甲醇库存为 77.25 万吨,环比下降 1.19 万吨,同比下降 5.56%,整体可流通货源预估 22.2 万 吨附近。
PVC PVC 整体开工负荷率 78.35%,环比提升 0.64 个百分点。其中,电石法 PVC 开工负荷率 77.12%,环比提升 0.42 个百分点;乙烯法 PVC 开工负荷率 82.77%,环比提升 1.43 个百分点。社会库存加速增长至47.94万吨,环比增加29.55%,同比增加79.52%。
聚烯烃
截至1月19日当周,PE 开工率为 86.35%(+1.06%);PP 开工率 85.9%(-0.01%)。PE 社会库存 16.14 万吨(+0.43 万吨),PP 社会库存 5.129 万吨(+0.617 万吨)。下游农膜开工率 20%(-22%),包装 37%(-14%),单丝 25%(-5%),薄膜 25%(-14%),中空 25%(-7%), 管材 20%(-6%);塑编开工率 26%(-4%),注塑开工率 28%(-6%), BOPP 开工率 48.52%(-4.98%)。
苯乙烯
截止1月19日,周度开工率79.22%,环比-0.41%。下游PS 开工率 61.59%,环比-8.8%,EPS 开工率 23.93%,环比-21.77%,ABS 开工率 87.01%,环比-0.17%。截至1月18日,华东港口库存 12.7万吨,环比+2.8万吨。
黑色系
螺纹钢
黑色期货盘面延续下跌走势,带动螺纹钢现货价格小幅下跌。由于下游终端企业尚未复工,社会库存累积速度较快,市场持谨慎心态,成交清淡。同时,市场预期双焦远期供给增加,价格下跌,导致螺纹钢成本坍塌。预计螺纹钢价格或震荡偏弱。
铁矿石
1月31日,Mysteel统计中国45港进口铁矿石库存总量13794.34万吨,较春节前增加510万吨,节后钢厂复产,港口库存大概率逐渐下降。需求端钢厂铁水缓慢回升,对矿石需求不减,预计呈供稳需增趋势,支撑矿价易涨难跌。
焦炭
焦炭市场偏稳运行。焦企生产相对稳定,库存压力较小。个别焦企受利润亏损影响有减产行为。钢厂补库需求尚可,短期焦钢博弈继续。期货盘面受焦煤拖累,预计偏弱运行。
焦煤
炼焦煤市场暂稳运行。煤矿开始陆续复工,炼焦煤市场供应有所增加。但下游及中间贸易商环节采购态度谨慎,补库动力不足。蒙煤维持高位,澳煤受到中国进口重新放开的提振,俄煤价格下跌,预期远期供给增加,期货盘面短期偏弱。
铜
近期海外矿山供应干扰增加,随着秘鲁动荡,预计全球30%铜矿产能将受到影响,推动铜精矿TC连续八周下降至83.56美元/吨。国内库存呈现累库趋势,海外库存仍低位徘徊。伴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叠加经济支持政策,需求恢复有较强预期,铜价以震荡偏强对待。
铝
一季度国内电解铝产量恢复情况不佳,增量主要以复产项目为主,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广西地区能源成本高企,铝企出现一定亏损,复产进度有待观察。需求端,经济恢复预期良好,铝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消费增长值得期待,在宏观氛围影响下铝价仍然偏强对待。
锌
国内现货锌价格上涨,部分持货商报价继续松动,下游观望情绪增加,目前库存增加流通量充足,贸易商以少量刚需采买为主,市场整体交投表现较为一般。国内锌矿供应充足,内外加工费均维持较高水平,叠加炼厂利润丰厚,大中型炼厂春节期间保持较高开工,而终端订单不佳,锌价以震荡为主。
镍
镍矿方面,菲律宾持续降雨,镍矿发货量受阻,矿端供应偏紧;现货市场货源相对有限,大部分持货商表现比较谨慎。需求端部分钢厂处于休假阶段,市场对镍的需求未见改变。暂时可供交割镍货源偏紧,支持短期镍价震荡偏好。
农产品
粕类
供应端:Agrural:截至上周四,巴西2022/23年大豆收割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5%,比前一周增加了3%,但仍低于去年同期的10%。Agrural预计本季的大豆收成将达到1.529亿吨,但已经暗示未来可能会减产。
库存方面:截至1月13日,全国油厂豆粕库存为48万吨,较上周下降了10.75万吨。豆粕震荡。
油脂
供应端:据外电,上季度印度植物油进口同比增加70万吨,库存升至纪录水平。同时,国内产量大增,主要是菜油和豆油,这可能导致2023年1-9月印度植物油进口缩水70-80万吨。未来几个月印度政府或提高植物油进口税,从而加剧进口需求萎缩。
需求端:截至2023年1月18日,全国棕油商业库存约96.2万吨,较上周下降0.6万吨。豆油下跌。
生猪
供应端:目前全国生猪猪粮比平均5.48:1,连续3周在5:1~6:1之间,全国大部分生猪价格进入“二级预警”区间,已经达到启动《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保供稳价工作预案》标准。启动储备收购可能在2月启动。
需求端:春节过后消费市场由旺转淡,白条走货缓慢,终端由于春节存货还有待消化,整体消费市场没有明显的利好的提升。生猪震荡。
鸡蛋
供应端:截至2022年12月底,据Mysteel数据统计显示,在产蛋鸡存栏量下滑至11.06亿只,环比跌幅0.45%,市场供应量继续减少。
需求端:从库存表现看,2023年春节过后主要产区库存天数低于往年,东北产区库存偏高在3-4天左右,而部分人口大省像河南产区等仅有2-3天,节后库存压力明显少于往年。鸡蛋震荡。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