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期货大宗商品收盘点评20230131
发布时间:2023-2-1 08:11阅读:120
铜:需求恢复尚需时间 沪铜震荡偏弱
观点梳理:今日沪铜主力合约2303冲高回落,收于69240元/吨,收跌0.13%。中国春节期间,使得市场交投较为清淡,伦铜价格处于高位区间震荡,整体价格变化不大。目前秘鲁暴力抗议活动的加剧,截至假期前夕,国内进口铜精矿加工费整体呈现高位回落姿态。南美铜矿的供应扰动对铜价短期形成支撑。假期期间LME库存不断走低至7.4万吨,周度减少7.56%,降至十个半月新低。COMEX持续减少,最新是3.01万吨,周度减少6.17%,再刷新近三年最低位。1月20日当周,沪铜库存继续大幅回升,目前已经连增四周,周度库存增加36.56%至13.99万吨,刷新十个月新高。节后作为疫情管控放开后的第一年,加工企业将于近日陆续开启复工复产,但高位铜价会对下游需求造成一定拖累,具体情况需要关注终端需求实际需求与信心。
铝:需求偏弱 沪铝上涨之路受阻
观点梳理:今日沪铝主力合约2303小幅震荡,收于18925元/吨,收跌0.39%。春节期间国内铝市场休市,LME铝价小幅震荡上涨为主。国内供应基本维持稳定,其中贵州、云南等铝企维持此前限电生产状态,内蒙古、甘肃新增产能少量释放,广西、四川地区复产产能释放量仍较小,1月底,据SMM统计目前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在4026万吨附近,较2022年12月底下降17万吨,较2022年1月低高187万吨。后续需关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及内蒙古等地铝企业复产投产时间以及是否还会有新的减产出现。库存方面,长假期间LME大幅累库3.83万吨至41.94万吨,创十月以来库存最高位,春节期间国内铝锭库存较节前增加18.5万吨,到82.9万吨,到货量集中,与往年春节期间相比累库幅度较大,预计累库将持续至2月中下旬,1月28日中国铝棒社会库存为16.72万吨,较节前累库3.53万吨。1月20日当周,沪铝库存继续大幅回升,目前已经连增六周,周度库存增加35.78%至22.64万吨,刷新逾6个月最高位。需求方面,节前需求偏弱,大部分铝加工企业在节前 10-20 天左右放假停工,节后预计在正目初十至十五左右开工,开工也相对较晚。
铅:下方存支撑 铅价止跌企稳
观点梳理:今日沪铅2303小幅震荡,收于15210元/吨,收跌0.13%。国庆期间,伦铅止跌回升,表现强势,周度上涨4.58%。随着节前上游冶炼企业生产基本保持稳定,而下游铅酸蓄电池企业原料备库完毕,市场维持供应基本稳定但需求阶段性下滑的局面,存在较强累库预期,截止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1月20日,SMM铅锭社会库存为5.65万吨,较1月13日增加0.67万吨。自进入11月份后,据SMM铅出口盈亏(东南亚地区)数据转为盈利状态,国内12月份精铅出口量亦大幅扩至16432吨,环比增加326.25%,同比增加161.24%。随着春节期间伦铅价格的上涨,国内1月20日沪铅2302合约收盘价和伦铅1月27日收盘价比值收窄至6.96,接近于此前1月3日时期的6.97;而离岸人民币汇率则在2022年12月和2023年1月份期间维持升值态势。预期后续短期内出口盈利水平将维持较高水平,且春节期间厂库累库预期带动下,后续精铅出口量仍有较高预期,或将为后续国内铅价提供部分支撑作用。原料废电瓶价格较为坚挺,此前铅价的重心下移使得炼厂利润微薄,预计再生铅的成本线将限制铅价下方空间。个别大型蓄气春节期间维持正常生产,放假的企业亦逐步启动复产,消费或偏强于季节性,预计短期内铅价或企稳反弹。
橡胶:继续下跌
观点梳理:1月31日橡胶主力合约RU2305继续下跌,期价收于13220元/吨,下跌1.60%。供应端,全球天然橡胶产区步入减产季。2-4月为全球天然橡胶低产季,对天胶市场构成支撑。从需求端来看,随着节后复工复产,年后在刚需补货的拉动下,终端消费或出现回暖。期价节后出现持续下跌,但基本面来看尚有支撑,关注需求端复苏情况。
纸浆:大幅冲高
观点梳理:1月31日纸浆主力合约SP2305大幅走高,收盘收于6874元/吨,上涨1.51%。供应端,上半年新增阔叶产能,对阔叶浆市场冲击较大,但短期来看,目前针叶浆供应依旧偏紧,针叶浆供应恢复仍然缓慢,针叶浆供应仍偏紧。需求端,随着国内消费恢复可期,成品纸需求预计企稳回升,纸厂利润有望小幅走高。整体来看,当前纸浆供应矛盾仍在,且在现货价格的支撑下,纸浆期货需要修复高基差等因素,05合约支撑依然较强。但考虑到外盘价格有稳中下调预期,7000以上压力较大。谨防期价冲高回落。
原油:宏观避险情绪升温
观点梳理:全球金融市场降温,欧美经济疲态仍在,叠加俄罗斯出口有增长迹象,隔夜国际油价回调力度增大,均线密集区域多空拉锯仍旧激烈,周二SC原油主力合约大跌2.61%,报收540.5元。宏观方面,美联储即将开始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市场等待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落地,尽管对即将停止加息预期逐渐一致形成利好,但近期公布的美国四季度GDP和初请失业金人数等数据均好于预期,显示经济韧性仍存,叠加权益市场走强,不利于通胀回落,避险情绪升温。欧盟宣布禁令并对俄石油实施价格上限后,俄罗斯供应暂时并未受到制裁明显冲击。根据贸易商和路孚特数据,亚洲市场对俄罗斯石油的需求没有减少,本月吸收了海运乌拉尔原油增幅中的一大部分。乌拉尔原油运往亚洲的数量增加之际,俄罗斯海运石油供应普遍增加。本月从Primorsk和Ust-Luga的原油装货量有望较12月增加50%,达到700万吨以上,为四年来最高水平。OPEC+部长级联合监督委员会(JMMC)将于2月1日举行虚拟会议,市场预期将会延续前期减产政策,没有超预期因素。欧佩克及其减产同盟国的两名代表表示,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JMMC)可能会在本周开会时建议维持该同盟目前的原油产量政策不变。俄罗斯总统普京周一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举行了电话会议,讨论在OPEC+产油国联盟框架下合作,以维持油价稳定。OPEC+近期持续释放稳产预期,OPEC产量会议大概率难以给出更多利好。与此同时,国际冬季需求表现相对疲软,EIA原油及成品油以累库为主,对于油价持续构成压力。
沥青:现货供给偏紧,沥青相对抗跌
观点梳理:昨日沥青主力合约开盘冲高后迅速回落,晚间国际油价回调力度增大,沥青期货相对坚挺。周二沥青续涨动力明显不足,但基本面支撑尚可,在原油系品种中相对抗跌,主力合约小幅试探性收涨0.18%,报收3915元。根据隆众资讯,2月份国内沥青生产企业计划排产量为178万吨,同比增加14.44%,环比减少10.91%。沥青排产同比增加明显,但环比1月份略有下降,主要由于春节结束后,北方地区施工条件有限,需求复苏依然需要一定时间,故2月份传统需求方面依然偏弱。库存来看,春节期间受终端及物流放假影响,炼厂出货走弱,库存增加相对明显,库存为92.3万吨,较节前累库10.7万吨或13.1%,贸易商入库为主,库存增加4.9万吨或7.5%。虽然节后沥青厂家库存及贸易商库存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库存水平较同期依旧处于较低水平,库存压力可控。综上来看,基本面利好沥青市场,预计短期沥青厂家以交付合同为主,随着假期结束,市场逐渐恢复,整体供需压力有限,预计沥青价格稳中偏强,不过也需要关注上游原油走势带来的影响。
PTA:社会库存增加
观点梳理:今日TA震荡偏弱,收跌1.17%。春节至今,华东地区逸盛宁波3#、逸盛新材料、虹港石化重启提负,西北地区新疆中泰停车,东北、华南、西南地区装置多保持稳健,国内整体供应回升。截止1月26日,PTA周产能利用率75.29%,环比+7.63%,同比-7.12%;PTA周产量105.78万吨,环比+10.72万吨,同比-3.48万吨。春节期间PTA市场处于季节性弱势环境中,早期检修装置相继重启提负,而聚酯及下游板块则处于减停、休市中,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PTA社会库存持续上升。截止1月28日,PTA社会库存270万吨,较节前增加26万吨附近。综合来看,欧美经济存衰退预期,亚洲需求持续修复,但国内后道市远端弱修复预期略显优势,结合PTA装置重启、提负增加供应预期,继而东营威联、恒力惠州项目存有投产预期,若持续的供需错配下社会库存持续累加,将抑制市场持续反弹预期。
乙二醇:供需延续弱势
观点梳理:今日乙二醇继续走弱,报4351元/吨。美股结束六连阳、欧美经济疲态仍在,叠加俄罗斯出口有增长迹象,国际油价下跌。部分短停装置重启,乙二醇产能利用率在52.67%附近,需求端复苏缓慢,聚酯综合产能利用率在69.33%,1月30日华东主港库存106.59万吨,较上个统计周期增加1.57万吨。虽然聚酯负荷缓慢提升,但聚酯企业产销不佳,恢复情况缓慢,港口库存持续累积,供需延续弱势格局,且国际油价持续走弱,成本支撑减弱,短期国内乙二醇市场有高位回调预期。
操作建议:逢高沽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