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部署工作陆续开展,国内化肥价格同期涨跌不一|汽车出口创历史性新高···
发布时间:2023-1-30 14:30阅读:155
春耕部署工作陆续开展,国内化肥价格同期涨跌不一
汽车出口创历史性新高
2022年铁路建设用钢2158万吨
美联储本次加息或已被市场定价
美国最大化工企业宣布:裁员2000人
美众议院通过法案限制释放SPR
【春耕部署工作陆续开展,国内化肥价格同期涨跌不一】
春节后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会议中提出,当前粮油生产和春耕备耕总体形势较好,农资供应总体充足。强调要跟踪调度农资供需情况,抓好跨区调剂调运,加强农资供应保障,做好农机检修调试和跨区机耕机播。
卓创资讯孙光梅分析,面对粮油生产“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的政府工作部署,国内春耕工作陆续开展。近年来粮油种植成本持续上升,今年更加关注春耕期间化肥的季节性上涨情况。截止1月底,国内氮肥、磷肥、复合肥价格较去年同期高约4-9%,钾肥较去年同期低8%左右(如下图所示)。
从供应来看,国内氮磷复合肥社会供应充足,生产企业无库存销售压力;而需求呈现平稳。预计接下来随着需求上升、走货加快,部分化肥存在持续抬升空间。此外,前期物流运输不畅的情况,在接下来将得到改观。
钾肥方面,进口成本有所降低。2023年1月1日起,中国进口钾肥关税将下调至零(之前关税为1%),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内钾肥施用成本。相对其他肥料,钾肥当前社会库存量明显增大,此对于国内市场有一定拉动作用,预计接下来,价格持续弱势运行为主。
【汽车出口创历史性新高】
中汽协:2022年汽车出口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屡创月度历史新高,全年出口突破300万辆,有效拉动行业整体增长。2022年汽车企业出口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
卓创资讯刘新伟分析,中国汽车出口大幅主要受到三点因素影响,一是全球汽车制造业受到冲击较为明显,而中国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给汽车制造业稳步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国内汽车销售不景气,国内汽车厂商寻找新出路,而出口就是其中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三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在质量上有显著的提高,能够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预计,中国2023年汽车出口总量或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2022年铁路建设用钢2158万吨】
1月29日,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2022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09亿元,投产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铁2082公里,圆满完成了年度铁路建设任务。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2023年,全路预计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500公里。
卓创资讯刘新伟分析,近年来铁路建设投资整体规模呈现收缩状态,2022年全国铁路建设投资7109亿元,较2021年减少380亿元。按照铁路建设投资每投资1亿元的资金,拉动钢材需求3330吨,2022年铁路建设投资拉动钢材消费2367万吨;按照营运里程及建设周期建立用钢需求模型,高速铁路每公里用钢3700万吨,普速铁路每公里耗钢1000-2000吨/公里,2022年用钢量约为2080万吨。综合考量,2022年铁路建设用钢约合2158万吨。
【美联储本次加息或已被市场定价】
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2月加息25个基点至4.50%-4.75%区间的概率为98.4%,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1.6%;到3月累计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15.5%,累计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84.2%,累计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0%。
卓创资讯孙继森分析,本周四将迎来美联储今年的第一次议息会议,从对掉期市场的长远跟踪来看,市场普遍接受了美联储2月份加息25个基点,加息的影响或也已经被市场完成定价。截至1月30日,美联储本周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8.4%。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国GDP数据超预期增长,核心通胀水平下行,就业市场仍存韧性等情况的逐步证实,美国经济或距离衰退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同时今天欧洲将公布欧元区1月经济景气指数,前值为95.8,预期值为97。若欧元区经济出现好转,针对欧美经济衰退的预期将会被再次弱化。届时,周四议息会议上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或成为短期内新的“预期”定价锚点。
【美国最大化工企业宣布:裁员2000人】
目前,美国科技企业的裁员浪潮已蔓延至制造业,陶氏化学、3M公司宣布计划裁员数千人,以应对日益黯淡的经济前景。1月26日,美国最大的化工企业陶氏公司(Dow)宣布,将在全球裁员约2000个职位,关闭部分资产,同时进一步评估陶氏的全球资产基础,特别是在欧洲。
卓创资讯刘舜心分析,2022年陶氏化学实现净销售额118.59亿美元,同比下降17.6%,净利润6.47亿美元,同比下滑64.05%。此次裁员的原因是2022年能源成本增加、需求疲弱和供应链中断导致化工企业利润下滑并且对于未来经济前景不确定预期。裁员的目的是为了关闭部分盈利水平较低的工厂从而减少原材料的购买和削减水电以及物流成本。同样计划缩小全球业务版图的企业还有巴斯夫、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等石油巨头。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化工企业想要提升竞争力就需要进一步改善成本结构和工厂布局,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和能源市场。
【美众议院通过法案限制释放SPR】
据报道,当地时间1月27日,美国众议院共和党人以221票对205票的投票结果通过了一项法案。该法案将禁止战略石油储备的非紧急释放,除非政府批准在联邦土地上相应增加国内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白宫对此表示,如果该法案提交到拜登的办公桌上,白宫将予以否决。
卓创资讯赵渤文认为,2022年美国释放的大量SPR是维持石油市场供需平衡的重要“筹码”,一旦这个“筹码”被抽离,石油市场的供需平衡虽然不会明显变化,但短期内会出现情绪端的激烈反应,尤其是美国本土依赖低价SPR作为原料的炼厂,或将出现明显的变化,并辐射到美国成品油市场。美国的SPR已经降至了历史低位,这对于重要的“战略资源”而言是难以接受的,因此虽然白宫表示将“否决”这一法案,但实际情况这一法案通过的概率仍然存在。另一消息显示,OPEC+在新一届的部长级会议中或将维持产量不变,主要的参考依据是东亚尤其是中国的原油需求恢复。如果OPEC+仍然维持当前的减产力度,也就意味着原油市场依然处于“紧平衡”的状态,那么需要格外警惕美国停止释放SPR的计划以及收储计划对油价的推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