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期货投资咨询部总经理李光军:2023年“稳货币+宽信用”金融周期与复苏经济周期共振,建议多头配置权益和大宗商品,空头配置利率债
发布时间:2023-1-20 21:25阅读:409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赵彬)兴业期货投资咨询部总经理李光军认为,基于宏观流动性环境、基本面状态、估值水平等三大因素,2023年大类风险资产或偏多运行。从节奏看,基于预期、现实的动态反馈机制,预计上半年涨势相对更流畅。
从相关宏观经济核心指标看,李光军认为,2023年上半年美联储及欧洲央行货币政策难有实质性的转向宽松动作。国内方面,剩余降准降息空间较为有限、总量工具存在制约,预计仍以结构性政策为主、以支持稳增长。
李光军认为,无论从政策导向、还是实际金融周期看,2023年大概率由“宽货币+紧信用”走向“稳货币+宽信用”状态,难以出现风险资产、避险资产“双牛”的局面,基本面为主导定价因素。
从基本面来看,李光军认为,伴随疫情影响消退,以及稳增长、扩内需政策加码,2023年中国经济周期有望逐步从衰退走向复苏。一方面,从投资角度来看,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基建投资发挥托底作用;房地产行业各类宽松政策则将继续加码,其修复的确定性亦较高。另一方面,从消费角度来看,相关刺激政策有望出台。
此外,李光军认为,国内消费也具备内生的修复潜力:一是疫情影响减弱、消费场景已快速改善;二是2019—2022年居民部门积累约13.7万亿的超额储蓄,若2023年出现一定程度的释放,预计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商品房销售额均将形成可观的拉动贡献。
从“稳货币+宽信用”金融周期,复苏经济周期的共振层面来看,李光军认为,2023年建议多头配置权益和大宗商品,空头配置利率债。
李光军认为,2023上半年胜率和赔率相对更高,一方面,权益类,业绩驱动强、且估值安全性高的价值股表现将更强;另一方面,大宗商品,直接受益于国内房地产周期修复、及居民消费复苏的品种表现更强,包括黑色金属、建材、有色金属、纺织原料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