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躁动”如期而至
发布时间:2023-1-18 06:39阅读:129
年初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及充裕的流动性环境、宏观数据和盈利数据空窗期、两会前市场对政策面存在较高期待是促成A股市场形成“春季躁动”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从经济和盈利角度来看,部分宏观经济数据2月不披露,1月31日年报预披结束至4月年报正式公布前,A股处于业绩空窗期;从流动性角度来看,考虑到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以及缴税季的客观压力,年初是一个投放流动性的窗口;从政策角度来看,全国两会前夕往往是改革、宽松政策等预期高涨阶段,稳增长预期升温有助于推升投资者信心。
2017—2022年春节假期前A股走势回顾
2017年年初,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下,经济数据全面好于预期,顺周期板块因此受益。然而,在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资产重组新规等一系列严监管政策之下,金融去杠杆超预期提速,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股票受商誉减值影响,年报业绩预告不如人意。市场风格上,表现为“以大为美”,价值股明显跑赢成长股。
2018年年初,市场风格分化演绎到极致,随着抱团股的瓦解,指数层面也经历了一轮“过山车”。在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企稳复苏的背景下,2017年抱团蓝筹的基金普遍业绩表现较好,这使得相关基金经理的新发产品能够快速募集到大量资金。新产品成立后,继续抱团蓝筹,导致大小指数分化加剧。1月29日—2月2日,中小创部分公司年报业绩预告“地雷”频出,加之信托配资监管从严,导致中小板指、创业板指深挫,中小创个股质押强平风险增大。2月5—9日,美股大幅下跌,短短一周时间内沪股通净流出120.73亿元,为沪股通开通以来单周流出额次高值。由于北上资金持仓集中在消费白马、金融等大盘蓝筹股,在其率先减仓后,国内机构出于风控原因,被动跟随减仓,A股市场因此出现大幅调整。
2018年年末,在中美贸易摩擦和紧信用双重制约下,投资者预期谨慎。2019年年初,受央行降准1%、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推出的影响,信用利差明显走低,市场对于经济和企业盈利短周期企稳的预期不断强化。虽然1月底创业板业绩预告对市场仍有冲击,但在1月业绩预告披露期之后得以轻装上阵。流动性与信用的双宽松、中美关系的边际改善,加上经过一年下跌来到历史估值低位,市场向上的动力较强。在盈利、流动性和风险偏好的修复预期下,A股迎来戴维斯双击。
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春节假期前A股出现调整。为减弱疫情对经济的影响,2月4—21日央行先后下调逆回购利率、MLF利率、LPR,释放大量流动性。然而,由于企业总体复工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流动性短期无法进入实体经济,资本市场的活跃促使资金大量涌入A股市场。自2019年7月起,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在经济结构转型的推动下,景气度有所回升,其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金融、消费、地产、周期等行业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强,受疫情影响较大。成长板块在产业周期向上、资金面宽松以及再融资新规提振风险偏好等多重利好作用下,大幅跑赢价值板块。
2021年年初,国内经济持续复苏、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从基本面角度对市场(尤其是顺周期板块)形成支撑。流动性方面,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出现“不急转弯”的表述后,市场对于2021年年初无风险利率的走向就趋于乐观。在代销渠道积极备战“开门红”和较好的跨年行情共同作用下,年初新发基金规模超出市场预期。此外,美国大选、蚂蚁集团暂缓上市、永煤信用债违约等不确定性渐次落地,市场渐入佳境,春节假期前,指数中枢不断抬升。
2022年年初,尽管1月中旬央行先后下调OMO利率、MLF利率、LPR和SLF利率、释放强烈的稳增长信号,但指数层面大幅下跌,主要原因在于成长风格抱团瓦解带来资金的集中调仓和减仓,机构出于风控原因形成自反馈,使得市场几乎重演2021年春节后的走势。此外,美联储持续传递鹰派信号、地缘政治风险未解、国内经济数据未见明显起色、疫情零星散发、投资者担忧政策力度不够以及春节假期前风险偏好受限等负面因素加剧了资金被动减仓的行为,指数因此不断回落。
投资者信心回升助力市场上行
2023年的“春季躁动”已经出现,并且还将持续。从基本面角度来看,尽管2022年12月经济金融数据依然偏弱、现阶段复苏事实的验证(即经济数据持续改善)需要时间,但市场当前的关注点在于全年基本面预期改善以及后续潜在的政策催化力度。随着主要城市感染峰值已过、正常生产生活节奏的回归以及稳增长政策效果的显现,加之美国2022年12月CPI数据符合市场预期,投资者信心将持续回升,指数也有望继续走高。从市场角度来看,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北上资金大幅流入的背景下,自2022年12月下旬以来A股市场延续上涨态势,上证综指先后突破3200点整数关口、2022年12月高点和年线。即便春节假期临近,1月16日两市成交额也明显放量。
本周为春节假期前的最后一周,随着假期的临近,两市成交额会逐渐收缩,部分资金倾向于节前落袋为安。从技术层面来看,上证综指进入2022年7月下旬—9月的振荡区间,可能面临前期套牢盘的压力。此外,近期进入年报业绩预告密集披露期,不排除市场(尤其是业绩显著低于预期的个股)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但整体振荡上扬的格局不变。操作上,建议前期多单持有的同时,逢回调继续加仓。不过,假期将至,为避免假期海外市场波动及消息面的不确定性,建议轻仓过节。(作者单位: 一德期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对于5月份A股的躁动,大家怎么看?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