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期货新能源产业链周报(2023年1月17日)
发布时间:2023-1-17 13:56阅读:168
正文
一
新能源产业链主要商品周度观点
(一)碳酸锂/氢氧化锂
【供应】:根据SMM,12月国内碳酸锂总产量33986吨,环比减少7.3%,同比增加74%;电池级碳酸锂产量17527吨,工业级碳酸锂产量16460吨。本周SMM电池级碳酸锂 (99.5%/国产)价格为46.8-49.9万元/吨,均价较上周下降3.6%;工业级碳酸锂 (99.5%/国产)价格为44.3-46万元/吨,均价较上周下降2.4%。本周碳酸锂价格延续下跌加剧,前期上游厂商心理预期下调明显,市场上只有少量货流通,本周上游多以观望为主,不急于低价出货。贸易商继续抛售库存带动碳酸锂价格下探。近期整体市场情绪和价格预期都在回落,年前成交减少,碳酸锂价格跌幅或收窄。
12月国内氢氧化锂总产量为25351吨,环比增加0.6%,同比增加48%。本周SMM电池级氢氧化锂(56.5%粗颗粒/国产)价格为47.6-50.3万元/吨,均价较上周下4.3%;工业级氢氧化锂(56.5%粗颗粒/国产)价格为45.5-46.8万元/吨,均价较上周下降3.4%。本周氢氧化锂价格继续下探,氢氧化锂持续两极分化,国内报价仍稳定,出口价格小幅上涨,一线厂家以出口为主,二线厂家则主要供应内需,价格随市场波动大,近期下跌较明显。
【需求】:国内碳酸锂表观消费量为54143吨,环比减少3.6%。近期下游需求整体仍偏弱,正极材料厂库存普遍比较充足,节前无采购需求订单减少,部分厂商已放假,心理预期价位不断走低。
氢氧化锂表观消费量为20810吨,环比减少2.19%。近期海外氢氧化锂需求略有下降,海外价格有小幅度下调;国内价格短期也有所回落,正极材料厂采购意愿低,市场看跌情绪浓厚,叠加受到碳酸锂价格下调的影响,短期氢氧化锂价格可能延续下跌。
【逻辑】:年前锂盐现货成交很少,上游心态观望为主,正极材料厂备货需求低,贸易商少量抛售库存拉动成交价格下调。预计年前锂盐价格跌幅收窄,操作上以观望为主。
(二)镍
【供应】:沪伦比值回升,周内进口窗口短暂打开,部分俄镍清关流入市场。12月国内产量超过月初排产, 青山电积镍顺利产出缓解市场对纯镍供应紧张压力,部分持货商出货意愿增强。据SMM,12月全国电解镍产量1.67万吨,环比增长11.52%,同比增长10.91%。
【需求】:临近春节,现货市场成交量趋少,部分合金企业年前仍有备货需求。终端来看,不锈钢厂基本不采用纯镍;合金和电镀具备韧性;新能源汽车产业景气,但对纯镍消费依赖度大幅下降。
【库存】:海外去库;国内进口资源到货,国内淡季累库。1月13日,LME镍库存53262吨,周环比减少1266吨。SMM国内六地社会库存4607吨,周环比增加523吨。SHFE镍库存3020吨,周环比增加90吨。保税区镍库存8300吨,周环比减少100吨。全球显性库存66169吨,周环比减少843吨。
【逻辑】:供需趋松预期尚存,沪伦比值修复,上周进口窗口短时打开,部分俄镍清关,现货资源得到补充,国内库存小幅增加。临近春节,现货成交偏清淡,合金企业少量备货,现货升水持续上调。节后需要关注纯镍实际爬产情况,跟踪库存能否有效累积。春节期间海外宏观有较多数据公布,外盘正常交易,LME流动性欠缺,存在大幅波动的可能性。综合来看,春节前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短线空单20w附近逢低止盈,建议观望或轻仓过节。
(三)铝
【行业】:1月5日,贵州电网再发通知,表示由于气温大幅降低,取暖负荷激增,全省用电负荷持续高位运行,再对省内电解铝企业实施两轮压减负荷管理后,仍无法覆盖电力缺口,水电蓄能仍然呈现快速下滑趋势。为严格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迎峰度冬电力保供会议精神以及省政府领导批示意见,经省能源局同意,决定对省内电解铝企业实施第三轮停槽减负荷。预计三次限电降负荷共影响产能逾90万吨。
【供应】: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电解铝产量343.8万吨,同比增加8.3%;2022年全年国内累计电解铝产量达4007.6万吨,累计同比增加4.1%。电解铝减产、复产并存,广西、四川复产、内蒙古白音华、甘肃中瑞二期逐步投产,北方地区受采暖季影响小幅减产,云南地区受枯水季影响减产,贵州受限电降负荷影响减产。
【需求】:据海关,2022年12月,中国出口未锻轧铝及铝材47.14万吨,环比+1.58万吨;1-12月累计出口660.4万吨,同比增长17.6%,增速环比下滑3.7个百分点。下游进入放假模式,开工走弱,1月12日当周,铝型材开工率54.5%,周环比-4.8个百分点;铝板带开工率73%,周环比-1.4个百分点;铝箔开工率79.4%,周环比持平;铝材开工率61.4%,环比-1.4个百分点。
【库存】:1月12日,中国电解铝社会库存64.2万吨,周环比+6.6万吨;1月13日,LME铝库存40.33万吨,周环比-2.53万吨。
【逻辑】:12月美国CPI同比增长6.5%,符合市场预期。产业上,减产与复产并进,同时下游进入淡季。成本上,部分氧化铝企业出现利润倒挂支撑铝价。当前下游处于淡季,大部分下游已进入放假模式,需求仍偏弱,订单走弱,库存大增,短期铝价受人民币升值、美联储加息放缓预期上涨。短期铝价脱离基本面上涨,上方空间或有限。操作上,长假将至,建议观望。
(四)铜
【供应】:矿端干扰不断但供应过剩,年末废铜供应趋松。据SMM,12月国内电解铜产量为87万吨,环比下降3.3%,同比基本持平。进口窗口维持关闭,出口窗口打开。
【需求】:临近春节,部分加工和终端企业放假。传统终端需求受到抑制,新兴领域表现亦有边际下滑。
【库存】:国内累库,海外去库,全球显性库存抬升。1月13日SMM境内电解铜社会库存13.55万吨,较上周增加1.80万吨。SHFE电解铜库存10.25万吨,周环比增加2.21万吨。保税区库存7.08万吨,较上周增加1.33万吨。LME库存8.39万吨,较上周减少0.13万吨。COMEX库存3.33万短吨,较上周减少0.08万短吨。全球显性库存32.03万吨,较上周增加2.93万吨。
【逻辑】:国内扶持消费和地产的政策频出,居民生活半径扩大,经济转好预期乐观。美国12月CPI如期下行,美元下挫,支撑铜价。考虑到住房分项尚未见顶,核心通胀具备韧性,高利率可能维持更久,且前期市场已经消化部分因素,强预期或有所减弱,因此不建议激进追高。基本面上,矿端干扰不断,TC延续下跌。精铜供需双弱,进口窗口关闭,加工企业开工率下滑,下游终端陆续放假。精废价差急速扩张,现货升水转贴水,全球显性库存上升。整体来说,宏观因素主导,需求弱现实形成压制。春节期间外盘正常交易且公布数据较多,节后关注现实需求兑现情况。春节前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建议观望或轻仓过节。
(五)钢材
【产量】:产量止跌上涨,铁水产量环比增长1.6至222.3万吨,低于全年228万吨的均值水平。预计春节前铁水产量底部已经出现,产量保持在222万吨左右过节,在23年铁水产量基本持平预测下,节后钢厂产量将逐步均值水平修复。
【需求】:需求处于季节性淡季,近期需求超季节性下滑。临近春节,需求难有大的变化。关键在于节后复工情况和地产恢复情况,前期价格上涨对强预期计价充分,等待节后需求兑现。
【库存】:库存进入季节性累库趋势,产量偏低的情况下,预计春节累库同比持平,库存压力不大。关注节后钢厂复产高度和需求释放情况。
【成本和利润】:成本有所下移,近日发改委喊话铁矿石,影响铁矿石价格有所偏弱,钢厂利润有所修复。钢厂利润转正的情况下,需要关注节后钢厂复产对库存的压力。
【交易逻辑】:钢材依然处于弱现实,强预期逻辑中。钢材供需双弱,钢厂低产量,导致库存压力不大。近日价格持续上涨,盘面平水现货,部分贸易商有主动囤货和正套操作,对现货形成正反馈。本周原料端铁矿石受发改委关注,盘面情绪走弱,影响钢厂利润走扩。节后预期供需双强,但需求预估恢复缓慢,需要关注节后钢厂复产对钢材库存影响,在库存压力凸显和需求证伪前,价格预计维持震荡偏强。节后进入需求验证期,需求预期摆动或加大价格波动。操作上,多单可减仓过年。
【操作建议】:轻仓过年。
(六)玻璃
上周产销整体有所走弱,沙河地区库存经过前期降价库存得到一定程度去化,当前压力仍存但已不是很大,除长城外的厂家未推行保价政策预计和玻璃厂对 年后需求偏乐观的心态有关。从基本面来看,部分企业年前提前放假,真实需求仍较弱,不过真实需求能否复苏还需等来年春节后去证实或证伪。当前处于 时间上的真空期,盘面依旧受强预期主导,预计还将偏强震荡。
二
新能源产业链主要材料价格
(一)正极材料
(二)负极材料
(三)隔膜材料
(四)电解液
(五)电机材料
(六)车身材料
三
新能源产业链资讯
(一)政策新闻
工信部: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1月11日工信部召开了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会议,强调稳住重点行业、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促进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会议提出要用市场化方式促进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车联网、绿色低碳等产业创新发展。工信部部长金壮龙1月6号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2023年要积极扩大消费,实施新能源汽车领跑强基工程,开展智能网联车准入试点。
国税局:2022年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达到879亿元
1月13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数据,2022年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达879亿元,同比增长92.6%。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14年以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采取购置税免征政策。2022年8月19日,国务院决定延续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时间至2023年底。
青海:加大盐湖资源勘探,推进盐湖产业向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拓展
近期,青海省人民政府方面发布《青海省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加大盐湖资源勘探、优化矿业权设置、推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同时,还要推进锂盐扩规提质,提升盐湖卤水提锂综合回收率,释放现有碳酸锂装置产能。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高纯氯化锂、氢氧化锂、溴化锂、磷酸铁锂等电子级锂盐产品,做大锂电材料规模,做强锂电产业链。扩大金属锂产能,做优轻金属合金和锂储能材料,打造世界级锂产业基地。
(二)行业动态
格林美印尼青美邦镍资源项目1200吨金属镍MHP产品首次发货
1月15日上午,印尼青美邦镍资源项目MHP产品正式启运,这标志格林美自主设计的印尼青美邦镍资源项目的成功运行,如期完成爬坡调试,迈向达产达能新阶段,2023年一季度将产出5000吨金属镍的MHP,全年产出25000吨金属镍的MHP。2023年是印尼青美邦镍资源项目一期3万吨金属镍/年项目的全面达产年,二期4.3万吨金属镍/年项目的建设也已开启了加速器,为格林美新能源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全球新能源合作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
当升科技拟逾26亿在四川攀枝花投建年产12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
1月13日晚间,当升科技(300073)公告,公司联合蜀道新材料与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于2022年12月2日签订了《30万吨/年磷酸(锰)铁锂项目合作协议》,拟在四川省攀枝花市钒钛高新区建设当升科技(攀枝花)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该基地规划建成年产30万吨磷酸(锰)铁锂产能,首期项目计划建成年产12万吨磷酸(锰)铁锂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总投资为26.03亿元。2023年1月12日,公司董事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当升科技(攀枝花)新材料产业基地首期项目的议案》。公告显示,当升科技与蜀道新材料将共同出资设立当升蜀道(攀枝花)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负责基地首期项目建设、生产及运营管理等相关业务。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其中当升科技出资5.1亿元,占比51%。
2022年动力电池产量、装车量、出口量持显著上涨
1月12日,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联盟发布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数据,去年动力电池产量达545.9GWh,同比增长148.5%,其中磷酸铁锂占比61%,三元电池占比39%;动力电池装车量达294.6GWh,同比增长60.7%,其中磷酸铁锂占比62.4%,三元电池占比37.5%;动力电池出口量达68.1GWh,其中磷酸铁锂占比30.7%,三元电池占比68.9%。
广东首列新能源汽车中欧专列发车
1月12日,广东国际港站发出一列载有50台东风岚图新能源汽车的中欧新能源汽车专列,预计将通过霍尔果斯口岸出境抵达欧洲,全程用时15天。2022年9月国铁集团全面开放新能源汽车整车铁路运输限制后,西安、郑州、武汉陆续发出首列新能源汽车中国专列。
印尼制定详细计划限制镍冶炼厂发展
1月13日消息,印尼国家通讯社Antara周五援引该国投资部长的报道称,印尼将限制镍冶炼厂的建设,以确保新的工厂生产高价值产品,并在生产过程中遵循绿色生产原则。印尼能源部长Bahlil Lahadalia指出,很多现有冶炼厂已经生产镍铁或镍生铁,印尼需要优先利用矿石储备来生产更高价值的材料,其中包括电动汽车电池的原料。“现在我们更加倾向于推动附加值高达80-100%的下游产品生产。” 镍生铁和镍铁同样含有多达40%的镍。印尼于2020年禁止出口未加工镍矿石,以促进国内镍冶炼的发展。政府曾表示,去年镍加工产品的出口额预计达到300亿美元,即较四年前的镍出口额高出10倍。印尼的冶炼厂通常适用煤炭作为能源,该部长称,新的冶炼厂应该使用绿色能源,但未透露更多的细节。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别再错过下一波行情!国泰海通眼中的2025“十倍股”摇篮在哪里?
2025-09-01 11:19
-
速看:9月重磅政策密集落地,1日正式执行,影响你的生活
2025-09-01 11:19
-
速领:50+基金理财必备工具,效率直接拉满!
2025-09-01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