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收评】商品市场资金流出90亿元铁矿石崩跌4%沪锡大涨3%
发布时间:2023-1-16 15:01阅读:127
春节前最后一周,今日商品市场减仓60万手,资金流出90亿元。商品整体涨跌互现,发改委又出手干预,铁矿石崩跌4%,沪镍、尿素、锰硅等跌超1%。涨幅方面,沪锡大涨3%,价格再度刷新7个月新高。
发改委又出重拳!铁矿要“凉凉”了吗?
近期,随着铁矿价格持续飙升,这引起了发改委等部门的关注。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官方公众号发文,称近日个别铁矿石资讯企业转载不实旧闻,混淆视听,对市场造成不良影响。受到消息影响,今日铁矿石大跌4%,价格回路至840元/吨关口。
早在本月6日,发改委就曾发文警告铁矿石价格上涨过快,要加强铁矿价格监控。从去年11月份开始铁矿石期货和现货从每吨80美元,上涨到超过120美元,上涨了50%。国内铁矿石期货从577元/吨低位涨至880元/吨,累计涨幅也超过50%。
宝城期货黑色系研究员涂伟华认为,支撑本轮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国内宏观经济向好预期。市场预计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国外铁矿石价格最先止跌上行;国内房地产相关政策陆续出台,相关部门部署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支撑当前黑色系价格偏强运行。二是春节后铁水回升预期。目前样本钢厂日均铁水产量长期维持220万吨附近,按往年季节性规律来看,春节后钢厂复产会推升铁水产量,形成一定利好。
对于铁矿后续走势,申银万国认为铁矿短期价格过高,在850上方面临政策风险。随着铁矿价格的强势上涨,发改委矿价的关注频率逐步提高,1月6日、1月15日,发改委公众号两次提及要持续加强监管,坚决打击散布虚假信息、哄抬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参考近两年来发改委对矿价干预的情况,政策持续发布的时间跨度在20-30天左右,而政策首次发布后的1-2个交易日内,盘面价格跌幅大致在3%-5%的区间。高位的矿价对政策的敏感度短期内相对较高,且850附近的矿价仍将面临持续的政策风险。
此外,光大期货也维持谨慎观点。锡目前主要依赖于预期来驱动,但目前看锡的现实较差,锡库存持续走高,结构维持C,现货保持贴水,现实角度确实不能够驱动锡价走出上周行情,预期上主要为市场认为消费电子需求见底,加之供应增量有限,锡被严重低估。从技术面看,锡仍有上行空间,但从现实角度需谨慎高位回落。
国泰君安:短期锡价或维持强势但上方空间有限
国泰君安期货认为短期锡价或将在情绪的推动下仍然维持强势,但是上方空间较为有限。锡价上周快速拉升上行,供应侧消息面的缩减推动了锡价加速上行的动能与弹性,秘鲁Minsur由于当地的反政府抗议活动,暂停全球最大的锡矿之一San Ranfael矿的运营。但是此轮锡价流畅的涨势背后的关键仍在需求预期的不断转好,配合供应短缺。
首先,需求侧来看,随着疫情对需求的抑制逐渐消散、消费电子行业触底回升、以及光伏用锡的崛起,2023年全球锡需求将进一步抬升。供应方面,精锡加工费持续处于低位,且临近春节前矿端捂货不出,令市场原料供应较为短缺。目前,下游反映节前备货基本完成,但备货周期较短,仅为1-2周,实际需求是否有实质性好转需等到年后下游陆续复产后进一步观察。
两个多月涨了近50%!纯碱强势还能持续多久?
纯碱价格持续上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自11月以来,纯碱期货从1981元/吨一路涨至2962元/吨,累计涨幅接近50%。
纯碱现货市场长期面临高开工、高利润、低库存、强需求格局。2023年以来,纯碱行业开机率更是长期维持90%以上高位,截至1月12日,国内纯碱行业周度开机率91.14%,同比偏高8.76个百分点。
短期内如此大的涨幅与其本身供应偏紧,库存低有着比较大的关系。进入2023年以来,纯碱企业再度进入去库状态。截至1月12日,纯碱企业库存已连续两周下降,周度降幅分别为10.25%和8.62%,当前企业库存总量27.04万吨,较12月底下降18%,较2022年同期下降85.15%。轻碱库存13.96万吨,较12月底下降11.37%,较2022年同期下降82.16%;重碱库存13.08万吨,较12月底下降24.04%,较2022年同期下降87.4%,重碱库存去化幅度最为明显。
对于今年纯碱走势,光大期货资源品高级分析师张凌璐表示,整体来看,2023年纯碱供需格局将呈现上半年偏紧、下半年宽松的状态,宽松程度取决于新投产能的落实情况和需求增长情况在此背景下,纯碱价格呈现上半年强势,下半年偏弱格局的可能性非常大。
方正中期认为,近期纯碱期现价格共振上扬,下游企业春节前补库需求的集中释放和对纯碱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担忧推动了盘面走高。当前可流通现货价格高于盘面,预期供需紧张没有改观,做多资金蜂拥而至,主力合约持仓接近100万手关口。从半年度的趋势看,供给增量有限而需求稳步攀升,价格偏强的逻辑仍有支撑。
强现实和强预期共振,2023年纯碱整体供需两旺而上半年供给增量有限,纯碱紧平衡的状况有望延续,可关注05合约经过调整显著低于月度长协价时的买入套保机会。短期需考虑下游集中补库接近尾声,春节过后下游采购需求在价格高位的持续性,建议谨慎参与避免追高。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