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唱多A股热情不减,四期指延续回暖——股指期货周报
发布时间:2023-1-16 10:10阅读:327
外资唱多A股热情不减,四期指延续回暖
——股指期货周报
内容要点
行情回顾
本周全球主要股指呈现普涨态势,外盘中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领涨。国内A股周内延续上涨,三大指数均涨超1%。四股指现货周内全线回暖,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走势相对更强,涨逾2%。中信一级主要行业以涨为主,其中非银和食品饮料等行业领涨,而国防军工和电力及公共事业等行业领跌。流动性有所收紧,缩量下内外资分歧再现。投资者交易活跃度下降,市场情绪仍偏谨慎。
市场展望
2023年新年行情第二周,A股延续强势,其主要的原因是:1)考虑到中国本土疫情达峰进度偏快,预期2023年一季度将会大幅减弱企稳,这有助于解除疫情对经济增长的束缚,2022年四季度经济或已底部筑牢,2023年一季度经济景气度预期将显著改善;2)外资唱多中国A股市场热情持续高涨,尤其是在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强劲的加持下,北上资金周内买入440亿元,为历史第三大周净买入,这也是北上资金近期连续第十周加仓A股,这对于A股整体尤其是受外资偏好的大盘蓝筹股起到了显著的提振;3)美国2022年12月CPI如预期环比转负,市场愈发确信加息步伐将继续放缓,这有助于全球市场风险资产偏好的持续修复。我们认为,尽管A股市场近期有所反弹,但整体估值仍然处于历史地位,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消退,在当下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和经济基本面筑底向好预期双轮驱动下,A股市场中长期向好趋势不改。但当前市场由于受到春节前的资金“避险”效应以及临近关键阻力位,短期指数能否持续上行仍面临着不确定性。从市场量能来看,近期两市成交额始终位于7000亿元左右,未能显著改善,且板块间轮动频繁,资金难以形成合力或反映了短期指数存在回落的可能性。
操作建议
中长线以做多思路为主,短期不宜盲目追高,宜耐心等待回调后择机逢低布局多头机会。
风险因素
疫情反复;经济不及预期;政策力度不及预期;俄乌冲突加剧
一、一周市场要闻回顾
1.据经济参考报,数据显示,截至1月9日,A股已有12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其中86家公司报喜,占比70.49%。业绩报喜公司中,有78家预计净利润超亿元,24家预计净利润增幅超100%。从行业分布来看,业绩报喜公司主要分布在工业机械、电子元件及设备、医疗保健行业,报喜公司数量分别为15家、15家、6家。
2.高盛发布报告称,中国股市未来可能将再涨约15%,主要因为几项关键政策调整,中国经济重新开放的步伐将比预期更快。此外,景林资产总经理高云程近期发布《2022年终的信》表示,以现在的估值和基本面为起点,2023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双击之年”。
3.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团队发布最新报告表示,已将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位从70上调至80,理由是中国股票估值较低,且房地产、互联网监管政策和地缘政治等多个领域出现了积极转向。
4.据经济参考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预期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回升与A股市场的强势表现,海外“真金白银”正在加速流向中国资产。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北向资金已持续净买入近300亿元。与此同时,投资中国股票的海外ETF也迎来了资金的大幅流入,包括消费、互联网等行业在内的多只中国企业股票获得外资加仓。外资机构普遍表示,对中国资产投资价值态度乐观。
5.据证券时报,随着A股2023年强势开局,外资唱多热情持续高涨,继高盛之后,摩根士丹利也加入了再次看涨A股和人民币的队伍。不少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看法更加乐观,认为新年行情值得期待。开年以来北向资金加速流入也证实了这一点。2023年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额超330亿元,自2022年11月以来的净流入额已接近1300亿元。
二、股指市场行情回顾
1.全球主要股指
本周全球主要股指呈现普涨态势,外盘中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领涨,周涨幅达到4.82%。国内A股周内延续上涨,三大指数均涨超1%。四股指现货周内全线回暖,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走势相对更强,涨逾2%。
2.风格与行业指数
本周,大、中、小盘指数均显著回升,大盘走势相对更强;中信风格指数本周普涨,仅稳定风格小幅收跌0.71%;中信一级主要行业以涨为主,其中非银和食品饮料等行业领涨,而国防军工和电力及公共事业等行业领跌。
3.四大期指估值水平
本周四期指估值均有所上行。从估值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经过2022年的持续调整,无论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的维度来看,当下四期指的估值均处在历史估值的低位区域,市场的下行空间是相对有限,而上行的空间较大。
三、期指市场行情回顾
1.四大股指期货及其标的概况
本周四大股指期货全线回暖,其中IF和IH走势相对更强。截止1月13号,IF当月合约周度增加2.52%至4090.8点,IH当月合约周度增加2.77%至2796点,IC当月合约周度增加0.95%至6082点,IM当月合约周度增加0.68%至6542.4点。
2.成交量与持仓量
从总量能来看,本周IF和IH总成交量和总持仓量均显著增加,而IC和IM成交量增加而持仓量下降。反映出市场对于IF和IH成交活跃显著增加,且多方力量大于空方力量,短期内价格仍可能继续上涨;而IC和IM则以空方主动平仓为主,但由于当前IC和IM处于底部,空方心态较好,短期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较低。从会员持仓情况来看,本周四期指主力合约前20名会员累计持净买单量仅IC为正,反映出主力持仓对IC传递信号偏多,而对其他三期指传递信号偏空。
3.基差与价差
主力合约基差方面,四期指周内整体均为升水状态。价差方面,值得关注的是,截止1月15号,IF/IM、IH/IM各期的跨品种价差均创近一年新高,后续可以关注跨品种合约之间套利策略。
四、资金面
(1)宏观流动性
流动性有所收紧。公开市场本周净投放2130亿元;短、长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走势分化,短期上行,长期下行;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上行,R007和DR007利差缩小;短、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期限利差扩大;不同期限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上行;人民币汇率下行,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差扩大。
(2)市场资金面
缩量下内外资分歧再现。本周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额32.29亿份,较上周增加22.69亿份;两市成交额周内跌破8000亿元,至1月13号,两市成交额为7023.12亿元,较上周五大幅下降1357.77亿元;本周北上资金持续大幅增仓,周内净流入439.97亿元;本周融资-融券余额周内涨跌互现,至1月13号,融资-融券余额为13524.19亿元,较上周四小幅下降16.9亿元。
五、情绪面
投资者交易活跃度下降,市场情绪仍偏谨慎。铜金比周平均值为4.79,较上周增加0.25;融资融券余额占A股总流通市值比周平均值为2.35%,较上周小幅下降0.02%;上证A股指数换手率周平均值为0.54,较回落5.61%;风险溢价周平均值为-0.13,较上周下降0.09。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