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筹先搭台成长再唱戏持上证50过节是首选
发布时间:2023-1-14 00:30阅读:83
本报讯1月13日A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沪指逼近3200点。截至收盘,沪指涨1.01%,深成指涨1.19%,创业板指涨1.41%。上证50指数涨超1.5%,创2022年8月中旬以来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昨日继续在尾盘大幅买入,全天净买入133.36亿元,连续8个交易日净买入,累计净买入超600亿元。在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的助推下,核心资产尾盘继续逼空助推指数,茅指数大涨2.41%。
昨日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展望后市,《投资快报》记者关注到多家机构发布了乐观看法。
人民银行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
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货币政策今年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这种背景下,今年进一步降息降准还有没有空间?今年会不会加大结构性工具的使用?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稳健货币政策将在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上发力。
宣昌能表示,一方面着力支持扩大国内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把握信贷投放力度和节奏,适时靠前发力,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总量上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力支撑,但也要合理适度,不搞“大水漫灌”,平衡好稳增长、稳就业和稳物价的关系。另一方面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有力支持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推动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高水平动态均衡。宣昌能还表示,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
北向资金连日爆买600亿元消费业大行情或在路上
1月13日沪深两市全线高开之后,随后维持高位震荡整理,午后指数有所回落,涨势进一步收窄,尾盘突然发力,三大股指急速拉升,收复近日调整的失地,可见当前A股走势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格局。从盘面上看,大金融搭台,“喝酒吃肉”行情重现江湖,其余行业与概念板块涨多跌少,局部赚钱效应仍存。行业方面,酿酒、保险、装修建材、医疗器械、家电、食品饮料、证券、农牧饲渔等板块涨幅靠前;题材股方面,超级品牌、猪肉概念、啤酒、白酒、基因测序、生物疫苗等板块表现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全天再度单边大幅净买入133.36亿元,创2022年11月以来新高。其中,沪股通净流入63.05亿元,深股通净流入70.31亿元。本周累计加仓近440亿元,单周净买入额创陆股通开通以来历史第三好成绩。北向资金最近连续8个交易日净买入,累计净买入超600亿元。
那么,如此“疯狂”的北向资金到底在买啥“好股”?《投资快报》记者观察到,昨日在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的助推下,核心资产尾盘继续逼空助推指数,茅指数大涨2.41%,石头科技大涨11%,科沃斯封板,通策医疗涨逾7%,爱尔眼科涨6%,“防水茅”“酱油茅”“油茅”均涨逾4%,贵州茅台涨近3%。事实上,北向资金2023年开年以来抄底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消费股。昨日在市场大面积上涨的背景下,白酒股表现自然不差,但让人更觉惊艳的是啤酒股,燕京啤酒、重庆啤酒和青岛啤酒均涨逾5%。
瑞银大中华消费品行业主管彭燕燕1月11日表示,中国未来两年内消费增长将达到10%左右。彭燕燕认为,随着消费场景恢复,2023年餐饮、酒店、旅游等服务行业将迎来复苏。相比于白酒行业,彭燕燕对啤酒行业的发展趋势更为乐观。她预计今年进入二季度啤酒消费旺季后,板块将会有更好的表现。彭燕燕认为,家电、家具、服装等大额耐用消费品过去3年同样受到很大影响。随着消费者信心修复,预计这几个行业接下来将会迎来比较显著的回暖。
对于后市,财通证券指出,疫后经济的深蹲起跳+本月潜在的联储转向信号,是接下来市场全面上行的两大动力,持上证50过节是加强进攻的首选,节后蓝筹先搭台,成长再唱戏,市场有望再上一层楼。招商证券则认为,短期来看,业绩预告披露是影响风格的重要变量,参考历史经验,预计今年春节前后很可能会演绎经典“从上证50到科创50”的局面。中长期而言,宏观经济和增量资金是关键,展望2023年,经济温和复苏,流动性温和改善,在产业政策和新产业趋势驱动下,小盘成长占优的概率可能更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