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进出口规模或再创新高!对2023年外贸形势,商务部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3-1-12 17:54阅读:65
“2022年全年进出口规模预计将再创新高。”1月1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过去三年,世界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国际经贸环境动荡不安。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地方、各部门和广大外贸企业迎难而上、共同努力,我国外贸经受住了重大风险考验,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
全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对于2023年稳外贸,束珏婷说:“外贸保稳提质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商务部将持续密切跟踪形势,加大支持力度,全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束珏婷介绍,商务部主要将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稳住外贸订单。发挥驻外经商机构作用,做好贸易促进工作,支持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展、对接洽谈。支持中小微企业以多种形式参加境外展会。办好广交会等重点展会,加强对境外采购商的招商招展。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增强接单信心。
二是稳住外贸主体。会同各地方、各相关部门指导企业用好普惠金融、稳岗就业等普惠性政策。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三是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充分利用好稳外贸相关工作机制,及时了解、推动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束珏婷表示,近段时期以来,很多地方积极组织外贸企业“走出去”,将海外客商“请进来”,一系列贸易促进措施的落地,大大增加了外贸企业拓市场、接订单的渠道和信心。企业组团包机、亮相展会、拜访客户、洽谈合作,主动拥抱海外市场,岁末年初的外贸圈更加积极活跃。从商务部跟踪监测的样本外贸企业情况看,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特别是出口大省接单情况有所好转。
进一步支持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近日,商务部和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
对此,束珏婷介绍,《通知》的印发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企业有需求。使用人民币开展跨境贸易投资,有助于外经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管理资金成本、实现稳健经营。近段时期以来,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大,企业使用人民币交易结算的意愿进一步增强,对跨境人民币投融资、风险管理等需求也明显上升。
二是工作有基础。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下,跨境人民币使用规模稳步提升。2022年,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7.92万亿元,同比增长37.3%,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6.76万亿元,同比增长16.6%。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无论是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投资中的使用比重,还是企业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获得感,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人民银行抓好《通知》落实,指导地方和金融机构制定细化举措,做好政策精准滴灌;推动各地及时反映企业需求,金融机构持续完善产品服务供给,促进银企更好对接;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介,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
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企业
近期,商务部等14部门确定了北京等9个地区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地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表示,这一批试点地区覆盖面较为广泛,不仅包括沿海发达地区,还包括内陆中西部地区。沿海地区相对来说外贸基础较好,特别是广东、江苏等外贸大省。内陆中西部地区包括湖南、重庆等地具有较为完善的现代流通体系,居民消费潜力大。
束珏婷介绍,下一步,试点地区将重点围绕“5个一批”推进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打造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解决一批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经营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建立健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试点工作指导,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并在全国复制推广,促进内外贸高效运行、融合发展,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束珏婷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