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资讯一年报:工业硅】供给维持宽松格局,关注需求增量释放节奏
发布时间:2023-1-12 14:11阅读:76
【年报:工业硅】
供给维持宽松格局,
关注需求增量释放节奏
摘要
行情回顾:
2022年上半年工业硅价格围绕需求变化而大幅波动,进入三季度后市场交易核心从需求端变化转向供应端扰动,而后四季度疫情再起,再度引发市场对需求担忧。
具体而言:一季度因冬奥会“冰墩墩”大火,拉动有机硅需求,同时也带动硅价大幅上涨;二季度受华东疫情影响,国内供应链环节受阻,铝合金、有机硅需求大幅减少,导致硅价高位大幅回落;三季度受主产区新疆疫情以及四川限电影响,硅价大幅反弹,收复二季度“失地”;步入四季度,各地疫情频发,交通运输受到限制,导致交通运输受到限制,同时叠加终端需求持续低迷,以刚需采购为主,硅价再度回落。
逻辑观点:
从供应端来看,当前全国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此前新疆受疫情管控停炉的硅厂正在逐步复工复产,以及年底新增产能或同步进行产能释放,预计将弥补西南枯水期减少产量。同时23年工业硅产能仍维持大幅扩张趋势,预计23年新增产能达178万吨,多集中6-8月进行投产。
从需求端来看,一方面在国内稳增长基调以及政策对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政策支持下,预测有机硅行业将触底回暖,铝合金行业将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在光伏装机仍维持较高景气度下,虽然价格有所松动,但当前多晶硅料毛利率依旧高达70%以上,也将继续驱动着企业积极维持高开工率以及投放新产能,投产时间也多集中在明年6-8月,随着产能爬坡,预计明年四季度对工业硅需求将有较大的增幅。
从库存来看,随着全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新疆地区新旧产能正在逐步开始恢复生产,因其不受枯水期影响,在当前新疆利润仍旧可观情况下,明年上半年新疆开工率或将高位运行,同时也弥补西南枯水期减产量。预计明年一季度仍将维持累库,二季度开始库存出现拐点,维持至三季度末,随着多晶硅产能的释放,四季度库存压力将出现改善。
行情展望:
综合来看,当前供需格局处于宽松格局,若新疆复产顺利,预计明年一季度仍将维持累库,二季度库存出现拐点,但前三季度总体维持宽松格局,随着多晶硅产能的释放,四季度供需格局将有较明显好转。
风险因素:新疆复产、西南枯水期、多晶硅投产进度
一、行情回顾: 受疫情、限电影响,市场宽幅震荡运行
2022年上半年,受工业硅需求端的变化,价格经历“大起大落”。具体而言,一季度因冬奥会“冰墩墩”大火,拉动有机硅需求,同时也带动硅价大幅上涨;二季度受华东疫情影响,国内供应链环节受阻,铝合金、有机硅需求大幅减少,直接导致硅价高位大幅回落。
下半年市场行情同样跌宕起伏。其中三季度,市场关注焦点从需求端转向供应端扰动,受主产区新疆疫情以及四川限电影响,工业硅市场均价反弹至19239元/吨,环比第二季度上涨约150元/吨,均价变动幅度不大,但与二季度硅价持续走低不同,三季度市场受供给端扰动影响价格重心不断震荡上行。而后步入四季度国内各地疫情又开始频发,导致交通运输受到限制,同时叠加终端需求持续低迷,以刚需采购为主,硅价再度回落。
二、供应端:疫情防控优化,利好新疆产能释放
2022年以来工业硅的产能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加。从产能来看,截至22年11月,全国工业硅产能628.6万吨,其中有效产能593.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3.51%;从产量来看,22年1-11月产量总计299.01万吨,同比去年增加18.29%,其中22年11月产量达29.0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1.80%。
从22年上半年来看,受21年行情大幅走高影响,22年上半年枯水期生产企业开工积极性较往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具体而言,22年1-6月平均开工率达到57.21%,较去年同期平均值提高9.51%,反映到1-6月总产量高达154.75万吨,同比去年增加24.69%。
从22年下半年来看,供应扰动事件影响频发,7-11月产量为144.26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增加12.12%,增速较上半年有所下滑。具体而言,(1)其中三季度西南产区步入丰水期,产量约85.25万吨,季环比增加5.03万吨(+6.27%),同比增加11.27%,产量增幅不及预期主要为四川限电以及新疆疫情抑制部分产能释放,引发市场情绪面波动较大。(2)步入四季度供应干扰仍旧不断,云南再出限电减产政策,以及国庆节后新疆疫情大反弹,对硅厂生产、原材采购、销售运输造成较大程度影响,同时也耽误当地原计划新增工业硅产能的释放。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此前新疆受疫情管控停炉的硅厂正在逐步复工复产,以及年底新增产能或同步进行产能释放,预计产量将弥补西南枯水期减少产量。
展望23年工业硅产能仍将维持大幅扩张空间,根据百川盈孚统计数据,预计23年新增产能达178万吨,多集中6-8月进行投产,其中合盛硅业(云南)40万吨、东方希望(宁夏)20万吨等。综合来看,受疫情影响22年四季度新增产能释放受阻,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也将逐步开始释放,预测23年工业硅产量将达到423万吨。
三、消费端:多晶硅将成为消费主力,关注产能释放节奏
多晶硅方面,2022年多晶硅市场需求火热,整体呈上行走势。受海内外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大幅增加,其下游硅片需求也大幅增加,多晶硅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也使得多晶硅价格一路走高。截至12月9日,多晶硅价格为29.4万元/吨,同比去年同期上涨4.4万元/吨(+17.6%)。
特别步入6月底涨幅进一步提高,主要为新疆地区部分大厂全面停产检修,继而带动周边企业也纷纷做出设备检修计划,产量缩减严重,但终端需求仍旧旺盛,导致阶段性供需矛盾进一步放大,下游硅片企业心态较为恐慌,为保障生产线正常开工,大量购买、锁定硅料,需求端拉动多晶硅挺价。8月受四川高温限电影响,叠加新疆疫情,新增多晶硅产能释放进度减缓,市场整体供应量减少,继续推涨价格突破30万元/吨。而后国家为保障光伏行业良性发展,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三部门集体约谈部分多晶硅骨干企业,多晶硅参考价格稳定维持在30.3万元/吨。12月开始价格有所松动,开始小幅回落,但仍旧高位。预计随着多晶硅产能的陆续释放,市场会进一步调整,逐步回归理性价格。
从终端光伏新增装机来看,22年1-10月国内新增装机达到58.24GW,同比去年增加28.93GW(+98.70%),在国内“双碳”战略目标以及俄乌地缘政治事件推高欧洲能源成本,国外能源危机加剧,光伏发展迎来黄金发展期,而且欧洲光伏市场规模扩张的趋势将是长期的,光伏在未来能源发展中的重要性会持续提升。
在终端装机仍旧维持高景气度下,虽然价格有所松动,但当前多晶硅料毛利率高达70%以上,高利润驱动着企业积极维持高开工率。展望23年多晶硅企业计划陆续投产117万吨产能,投产时间主要集中在6-8月,随着产能逐步爬坡,产量也将稳步增长,预测23年多晶硅产量达到172万吨,届时也将大幅增加对工业硅需求量。
有机硅方面,2022年有机硅市场历经长线走弱行情,仅在第一季度因冬奥会“冰墩墩”大火推涨一波价格外,而后其余时间一直在下行通道运行。截至12月9日,华东地区DMC平均价格约17300元/吨,同比去年下降9200元/吨(-34.7%),较今年三月份高点下降20700元/吨(-54.47%)。当前DMC价格已跌破行业成本线,不少生产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从供应端来看,当前市场供应充裕,自三季度开始有机硅单体厂开始亏损,多进行降负荷生产,持续到四季度末仍未见好转。因下游需求疲软,其中三季度有机硅DMC产量44.63万吨,环比二季度产量减少1.22万吨(-2.66%),也是近年来季度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但库存维持累库趋势,当前仍无明显去库迹象。特别在下游终端需求无明显改善,高库存压制DMC价格更加明显,也使得工厂仍将维持降负荷状态生产。
从需求端来看,22年受疫情反复、房企爆雷以及停工负面影响居民购房信心,整体供需两弱,成交规模也不断下降。房地产持续低迷导致有机硅需求大幅减少,市场呈现供大于求格局。但国家政策对房地产的支持力度不断发力,近期房地产行业信贷、债券、股权“三箭齐发”稳融资,市场认为此举将大大增强房企流动性预期,对投资、销售产生积极作用,促进供需两端发力,进而加速重塑行业生态,预计23年房地产需求或将边际改善。
在明年国内稳增长基调以及对房地产支持力度有增无减背景下,预计明年上半年有机硅需求将边际改善,下半年将持续回暖。展望23年有机硅仍有较多新增产能规划,据百川盈孚数据,有机硅DMC投产计划仍有78万吨,预测DMC产量将达到200万吨左右。
铝合金方面,受美联储激进加息以及欧美经济衰退预期的冲击,上半年铝合金市场跟随有色金属大宗商品共振快速下行,而后进入7月中旬随着市场预期反应较为充分,价格开始反弹,进入9月以后整体呈震动走势行情。
从供应端来看,(1)再生铝合金:1-9月产量365.36万吨,同比减少6.17%,其中9月产量44.73万吨,同比增长14.90%;(2)原生铝合金:1-9月产量71.61万吨,同比减少22.56%,其中9月产量8.56万吨,同比增长14.90%。总体来看,因下游需求好转,产量逐步恢复。
从需求端来看,6月以后随着汽车购置税减半以及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持续发力,汽车产量及销量有非常明显的增长,但进入11月产销数据增长幅度已现乏力。据乘联会数据,1-11月汽车产量为2149.4万辆,同比增长14.57%,其中11月同比增长-7.49%;1-11月零售销量为1861.2辆,同比增长19.50%,其中11月同比增长-9.54。
回顾22年下半年受国家政策支持汽车行业回暖明显,铝合金行业也跟随回暖,但当前汽车产销数据已现疲软,预计23年铝合金增速空间有限,预测整体增速约5%。
四、库存及出口:库存仍旧高位,出口不断走弱
库存方面,截至12月9日,工业硅行业库存21.01万吨,去年同期库存16.52万吨,同比增加4.49万吨(+27.15%)。其中上半年末库存14.77万吨,同比去年增加92.84%,主要由于上半年西南地区开工高位,导致季节性去库不明显;下半年步入丰水期,但因供应扰动事件频发,整体季节性累库趋势与21年相差不大。随着新疆产能占比不断提高,以及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明年上半年新疆开工率或将高位运行,同时也带动全国产量,预计明年上半年仍将维持累库趋势,但随着多晶硅产能的释放,预计下半年库存压力将会改善。
出口方面,在美联储激进加息以及欧美经济衰退预期影响下, 1-10月工业硅出口55.30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0.21万吨(-15.58%),其中10月出口3.86万吨,同比减少1.25万吨(-25.00%),出口走弱趋势越来越明显。展望23年随着欧美经济步入衰退,出口方面仍将延续走弱趋势,预测全年出口量回落至60万吨。
五、成本利润:枯水期成本明显提高,利润大幅回落
截至2022年12月9日,工业硅行业成本约17782.07元/吨, 较三季度丰水期末增加1901.01元/吨(+11.97%),主要受西南地区步入枯水期,电价上调导致成本上升。行业毛利约1781.38元/吨,行业毛利率约9.11%,较三季度末毛利减少2967.9元/吨(-62.49%),利润大幅回落,主要为生产成本上升以及硅价高位回落。
具体而言:
(1)电价方面,新疆全年基本保持较稳定,而西南地区进入枯水期,当地水电价格上调。截止12月9日,新疆用电成本约0.34元/度,云南用电成本普遍在0.5元/度左右,而四川用电成本高达0.5-0.64元/度。西南地区较丰水期有明显的上调,这也是导致行业成本上升最核心的因素,预计该地区电价水平将维持至23年丰水期来临。
(2)硅石方面,22年各地价格有所上涨,上涨幅度约30%左右,但因单价较低,对行业成本影响较小。但当前国内可开采硅石储量有限,尤其高品质硅石,后续湖北、江西等地高品质硅石价格或将上行;
(3)硅煤方面,全年来看维持震荡走势,年中受硅价不断走低,价格也跟随回落。但进入三季度后价格有所上涨,主要受宁夏、新疆等地疫情严重,当地硅煤供应有所中断,以及运费成本上涨。当前整体维持稳定价格,预计后续硅煤价格延续相对稳定走势;
(4)石油焦方面,年初原油价格上涨,也跟随不断走高,而后年终硅价大幅回落,石油焦价格略有回落,此后基本维持较为稳定走势。预计后期随着原油价格继续回落,石油焦价格也有向下调整空间。
六、行情展望:供给过剩格局难改,关注需求增量释放节奏
从供应端来看,当前全国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此前新疆受疫情管控停炉的硅厂正在逐步复工复产,以及年底新增产能或同步进行产能释放,预计将弥补西南枯水期减少产量。同时23年工业硅产能仍维持大幅扩张趋势,预计23年新增产能达178万吨,多集中6-8月进行投产。
从需求端来看,一方面在国内稳增长基调以及政策对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政策支持下,预测有机硅行业将触底回暖,铝合金行业将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在光伏装机仍维持较高景气度下,虽然价格有所松动,但当前多晶硅料毛利率依旧高达70%以上,也将继续驱动着企业积极维持高开工率以及投放新产能,投产时间也多集中在明年6-8月,随着产能爬坡,预计明年四季度对工业硅需求将有较大的增幅。
从库存来看,当前工业硅行业库存21.01万吨,处于历史高位,即使下半年供应扰动事件频发,依旧保持累库趋势。随着全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新疆地区新旧产能正在逐步开始恢复生产,因其不受枯水期影响,在当前新疆利润仍旧可观情况下,明年上半年新疆开工率或将高位运行,同时也弥补西南枯水期减产量。预计明年一季度仍将维持累库,二季度开始库存出现拐点,维持至三季度末,随着多晶硅产能的释放,四季度库存压力将出现改善。
综合来看,当前供需格局处于宽松格局,若新疆复产顺利,预计明年一季度仍将维持累库,二季度库存出现拐点,但前三季度总体维持宽松格局,随着多晶硅产能的释放,四季度供需格局将有较明显好转。但是工业硅、多晶硅项目投产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仍需密切跟踪其投产进度。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