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点关注:铜、纯碱、沥青。风险资产震荡整理,静待CPI数据出炉
发布时间:2023-1-12 08:43阅读:186
铜、纯碱、沥青
铜:宏观预期持续发酵,但微观累库仍需关注。伦铜连续上涨,高点逼近9200美元/吨;沪铜主力2303合约价格测试69000元/吨。铜价强势上涨主要源于宏观良好预期的驱动。首先,中国疫情防疫政策全面放开,以及财政和货币利好政策不断实施,提升了市场对中国经济修复的信心。其次,美元指数整体表现弱势,有利于支撑铜价成交重心。从基本面的角度看,国内社会库存已经开始增加,且按照农历计算,累库时间较历年提前。终端消费淡季来临较早,加工企业订单大幅减少,开工率开始下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部分下游和终端企业减产和停产,但是基于远期看多价格的判断,铜价下跌依然能够吸引企业增加原料库存,或者期货买入保值。在交易上,投资者多头交易热情高涨,但是由于价格已经处于过高位置,建议投资者不盲目追多,前期多单可以谨慎持有。如果后期铜价调整,依然可以寻找安全边际建仓多单。
纯碱:短期偏强,中期震荡市。当下纯碱仍是强现实和强预期的格局。强现实表现为纯碱厂家库存低位,重碱现货货源偏紧,待发订单大部分到月底,部分企业已接到2月初。强预期表现为政策对房地产释放积极信号,浮法玻璃中下游拿货好转;上半年光伏玻璃日熔将进一步增加,或有效对冲浮法玻璃减量;远兴能源一期预计6月底总体投入运行,05合约供需矛盾并不突出,供应压力更多兑现在09合约。考虑到玻璃节前备库接近尾声,季节性淡季仍有库存和资金压力,对高价纯碱存在抵触情绪,且纯碱潜在产能扩张压制下,价格抬涨幅度相对温和。当下纯碱货源偏紧但缺乏大幅上涨基础,中期或转入震荡市。
沥青:涨跌均受限,节前或随成本延续震荡走势。隔夜沥青跟随原油反弹,走势强于多数内盘油品。基本面来看,当前炼厂整体延续去库态势,周内南方地区价格再度推涨,但随着运力下滑、北货南流受限,山东华北地区已然开始小幅累库,价格上涨驱动不足,不过库存低位、供应走窄短期料将维持炼厂库存压力可控,现货下方支撑相对稳定。汽油需求修复缓慢、柴油刚需淡季回落下疲弱的成品油裂解也对沥青价格形成支撑,但淡季刚需持续收窄限制其推涨空间,节前沥青上下浮动空间有限,或跟随原油震荡为主。
风险资产震荡整理,静待CPI数据出炉
观点分享:在近期美联储鹰派加息的扰动下,风险资产走跌明显。在美国通胀数据公布的前一日,市场表现相对平稳,整体呈现震荡修复态势。隔夜美元指数日内窄幅震荡,最终收跌0.04%;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至3.543%;尽管黄金一度触及1886.53美元,但在美盘时段回吐所有涨幅并转跌,最终收涨0.07%;美股三大股指全天震荡上行,均创近一月新高。重点关注即将公布的美国12月CPI数据,其结果将是决定美联储二月加息50还是25个基点的重要参考。目前市场预计CPI年率将降至6.5%,月率与上月持平。
期指:或略偏强震荡
期债:央行加码逆回购,债市修复
黄金:继续上行
白银:高位震荡
铜:国内利好政策持续实施,支撑价格
铝:底部继续反弹,关注上方高度
锌:基本面偏弱,限制上方空间
铅:偏弱震荡,但下方空间或有限
镍:多空博弈仍存,估值寻求修复
不锈钢:市场成交清淡,钢价窄幅震荡
锡:快速拉升
工业硅:弱势震荡
铁矿石:震荡偏强
螺纹钢:高位反复
热轧卷板:高位反复
硅铁:宏观预期主导,高位运行
锰硅:成本支撑延续,下有支撑
焦炭:高位震荡
焦煤:高位震荡
动力煤:供应收紧,企稳运行
PTA:成本支撑强,短期震荡市
MEG:累库不及预期,短期偏强
沥青:跟随成本反弹
LLDPE:短期不追空,中期震荡市
PP:短期追空需谨慎 中期震荡市
甲醇:上游排库顺利 短期偏强震荡
尿素:新疆货源仍难外发,现货偏紧
苯乙烯:偏强震荡
纯碱:短期偏强 中期震荡市
LPG:基差修复
PVC:短线仍然强势为主,需求淡季逐步接近
燃料油:短线回暖,定价逻辑仍然跟随原油
低硫燃料油:天然气跌势仍在,高低硫价差走阔
棕榈油:产地价格偏弱 关注外部因素支撑
豆油:国内小幅累库 关注美豆走势
豆粕:高位震荡,等待USDA报告
豆一:小幅反弹
玉米:区间震荡
白糖:下调支撑位
棉花:短期仍然受市场情绪影响
鸡蛋:现货偏强,期货震荡调整
生猪:3-5反套继续走扩
原油:谨慎看多
“上海金”“上海油”等价格影响力日益扩大,一批金融业开放项目落地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1月11日上午在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五年,上海坚持以强化“四大功能”、建设“五个中心”为主攻方向,凝心聚力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持续强化。原油期货、“沪伦通”等创新产品和业务推出,一批金融业开放项目落地,“上海金”、“上海油”等价格影响力日益扩大。龚正说,过去五年,跨境电商、离岸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千亿级、百亿级商品交易平台各增加5家。浦东国际机场卫星厅投入使用,沿海捎带等重大航运政策实现新突破。(上观新闻)
四川:今年将加快锂、磷、钒钛、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
1月11日讯,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日开幕,省长黄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四川今年将启动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升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加快建设首批23个省级集群。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快锂、磷、钒钛、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优化升级产业园区,支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实施“贡嘎培优”和“珠峰攀登”计划,培育国家级“领航”企业,力争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以上。
工信部:要用市场化办法促进优势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做强做大
1月11日讯,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用市场化办法促进优势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做强做大和配套产业发展。提高光伏产业全球竞争力,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绿色低碳等产业创新发展。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2022年11月会员企业焦炭产量1803.90万吨,同比增长3.85%
1月11日讯,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1月11日消息,2022年11月份,纳入统计的会员企业焦炭产量1803.90万吨,同比增长3.85%,煤焦油产量为72.42万吨,同比增长7.62%;粗苯产量为19.60万吨,同比增长10.79%;轻苯产量为1.56万吨,同比增长1.97%;硫酸铵产量为19.02万吨,同比增长10.96%;甲醇产量为31.11万吨,同比增长17.09%;苯处理量为14.09万吨,同比降低5.47%;煤焦油处理量为36.13万吨,同比增长0.27%。
工信部:2023年要面落实工业领域以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1月11日讯,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2023年要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严格执行钢铁、水泥、玻璃等产能置换政策。优化布局乙烯、煤化工等重大项目,提高钢铁等重点行业产业集中度。全面落实工业领域以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
中国海油:2023年公司净产量目标为650-660百万桶油当量
1月11日讯,中国海油公告,2023年,公司的净产量目标为650-660百万桶油当量,其中中国约占70%、海外约占30%。公司的资本支出预算总额为1000亿-1100亿元。公司预计将有九个新项目投产,主要包括中国的渤中19-6凝析气田Ⅰ期开发项目和陆丰12-3油田开发项目以及海外的巴西Mero2项目和圭亚那Payara项目等。2022年至2024年,公司全年股息支付率预计将不低于40%;全年股息绝对值预计不低于0.70港元/股(含税)。
中国船舶集团2022年大型LNG运输船订单金额超100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跃升至近30%
1月11日讯,从中国船舶集团获悉,中国船舶集团2022年全年累计签约大型LNG运输船订单达49艘,合同金额超过100亿美元,订单总量全球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不足7%跃升至2022年的近30%,形成了与韩国三大船企并驾齐驱的LNG运输船建造市场新格局。
农业农村部:1月份第1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
1月11日讯,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1月份第1周(采集日为1月4日)生猪产品、家禽产品、牛羊肉、玉米、豆粕、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配合饲料价格下跌,生鲜乳、肉鸡配合饲料价格持平。
①生猪产品价格。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6.23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4.5%,同比上涨31.9%。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7.29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7.3%,同比上涨4.2%。全国猪肉平均价格31.36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5.0%,同比上涨13.2%。
②家禽产品价格。全国鸡蛋平均价格12.21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1.8%,同比上涨10.4%。全国鸡肉平均价格24.93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上涨11.1%。
③饲料价格。全国玉米平均价格3.04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上涨5.6%。全国豆粕平均价格5.04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6%,同比上涨32.6%。
商务部:自2023年1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继续征收反补贴税
1月11日讯,2022年1月11日,应中国干玉米酒糟产业申请,商务部发布2022年第6号公告,决定自2022年1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所适用的反补贴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商务部裁定,如果终止反补贴措施,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的补贴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对中国干玉米酒糟产业造成的损害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根据《反补贴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商务部根据调查结果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提出继续实施反补贴措施的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自2023年1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继续征收反补贴税,实施期限为5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