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首个交易日,双焦领跌商品板块
发布时间:2023-1-3 18:38阅读:91
热点解读
元旦期间,焦价首轮调降100-110元/吨,与此同时12月30日中钢协提示原料价格炒作风险,并表明未来将持续推进将焦煤列入动力煤等同管控。今日,蒙煤主流矿表示从下个月1日起将以边境价格出售煤炭,这意味着短盘、中盘的运费将被取消,运输环节不再参与利润分食,进口蒙煤的价格优势将进一步增强。
基本面看,双焦节前补库已进入后半程,焦钢厂内原料库存均呈现回升态势,需求驱动边际减弱;焦钢毛利差居于高位,利润驱动向下;双焦整体库存增加,库存驱动向下;首轮落地后现货仓单2985,J01合约小幅贴水,基差驱动向上。
2023年交易逻辑与2022年类似,复苏预期为主线逻辑,预期证伪时盘面驱动则切换为利润再分配;与2022年不同点在于,防疫政策优化削减了不确定性,以及焦煤供应继续趋松。
当前空头交易钢厂补库近尾声,螺纹高炉亏损,蒙煤通关高位以及澳煤解禁;多头交易终端边际改善、疫情冲击减弱等。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利润驱动和库存驱动均转负,但宏观预期仍是主要的扰动项。当前双焦05合约已交易了四轮降价,乐观预期难以证伪的情况下,下方买盘意愿较强。
展望后市,双焦05合约仍建议以偏空对待,短期J05支撑位参考2560附近,JM05支撑位参考1770附近。关注焦煤供应端变量。
2023年首个交易日,国内商品期市收盘多数上涨,农产品多数上涨,苹果涨逾6%并创逾两个月收盘高位,红枣涨近2%,生猪则跌逾3%;能化品多数上涨,橡胶涨逾3%,20号胶、原油涨逾2%;基本金属多数下跌,沪铝跌逾2%;黑色系多数下跌,焦炭跌近3%,焦煤跌逾2%;贵金属均上涨,沪银涨近1%。
1、工信部:2023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我国完备产业体系和强大内需市场的优势突出,特别是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给工业经济的恢复发展带来重大积极影响,将加大稳增长工作力度,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回稳向好;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全力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技术创新突破和应用拓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2、日本贸易大臣将于1月5日至10日在美国讨论有关芯片限制的问题。
3、韩国财政部:韩国将为半导体和其他关键行业的国内投资提供高达35%的税收减免。
日内沪镍小幅收跌,不锈钢小幅收涨。宏观方面,中国12月财新制造业PMI为49,继续下跌,但好于预期,或表明防疫政策转变对经济的提振正在逐步显现。产业方面,海外进口盈亏仍旧处于亏损,现货紧缺并未好转,预计短期内镍价或继续在高位运行。不锈钢方面,现货价格维稳,部分品牌资源偏少,带动现货价格有所上调,但需求不畅的情况下,库存持续累库,叠加疫情及节前效应影响,下游备货意愿较差,因而不锈钢短期或维持震荡运行。操作上,沪镍暂时观望,不锈钢区间操作。
贵金属
日内贵金属冲高回落,美元指数持续走高,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为了遏制通胀,欧洲央行的政策利率必须更高。新年伊始,市场对于经济复苏依然存在较强愿景,风险偏好抬升,推升通胀预期,晚间关注美国PMI走势。操作上,黄金白银区间操作。沪金2302参考区间403-413元/克,沪银2302参考区间5250-5450元/千克。
铝
日内沪铝主力合约2302震荡下行,收于18270元/吨,跌幅2.22%。12月中国及欧元区制造业PMI均处枯荣线下方,但因供应企稳和通胀降温,欧元区制造业下滑缓和。基本面看供应端除了贵州地区少量减产外,供应暂未进一步下滑。消费端目前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进一步下滑。元旦假期期间,电解铝到货量增加,周一电解铝社会库存56.1万吨,较上周四库存增加6.8万吨。宏观情绪偏弱,需求持续走弱。预计02合约波动区间18000-18500元/吨,操作上建议前空可继续持有。
铜
日内沪铜主力窄幅震荡,收跌65790元/吨,跌幅0.5%,伦铜冲高至8512.6后回落至8411美元/吨附近。宏观方面,欧元区制造业PMI小幅回升,通胀压力及供应链紧张缓和,提振外盘铜价上行。国内方面,12月非官方制造业PMI指数持续回落,经济景气度水平仍疲弱,沪铜承压偏弱运行。需求端,国内12月铜线缆企业开工率超预期下滑,1月开工率同环比或仍将再度下行。基本数据方面,上期所铜库存增加1225吨,LME铜库存减少375吨。国内交易所大幅累库,LME则去库。国内下游企业陆续进入年关放假状态,现货市场交投降温,现货升水低位运行。综合来看,市场对经济前景悲观令铜价明显承压,但低库存运行逻辑限制了铜价跌幅。不过,当前全球经济依然尚未触底,经济活动延续萎靡,多地需求持续走弱,预计价格中枢或将逐渐下移。操作上,空单建议继续持有。
锡
早间沪锡偏弱运行,随后行情逐渐升温,最终收平于209060元/吨,伦锡则摸高回落至25030美元/吨附近。欧元区12月PMI略有所回升,供应链现复苏迹象,提振伦锡冲高。不过,中国12月官方、财新制造业PMI均有下滑,国内经济景气度水平仍为疲弱,沪锡承压运行。基本数据方面,上期所锡库存增加269吨,LME锡库存微增5吨,国内外交易所均有累库。国内元旦假期后现货交投平稳,现货贴水格局延续。综合来看,前期利多基本落地让经济预期改善的乐观情绪开始减速,盘面资金有所流出,市场继续做多意愿转弱。从基本面持续羸弱的拖累来看,锡价继续上行有限,预计短期价格将以高位震荡整理为主。操作上,空单建议继续持有。
钢材
日内钢材期货低开后震荡运行,螺纹收跌0.59%报4063元/吨,热卷收跌0.89%报4099元/吨。今日螺纹现货价格全面上涨,热卷现货涨跌不一。宏观方面,12月财新制造业PMI为49,前值49.4,降至近三个月来最低,连续第五个月处于收缩区间。12月百城新建住宅房价环比跌幅扩大至0.08%,连跌6个月,房价下跌城市数量有所扩大。据文旅部数据,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恢复至35.1%。产业方面,多家钢厂上调建材价格10-40元/吨。焦炭第一轮提涨落地,挤压长流程利润。目前钢材供需双弱特征明显,年底缺乏新的利好提振,预期的驱动力不足,钢材期货价格震荡偏强。操作建议:2305合约观望为主。
铁矿
日内铁矿期货震荡运行,跟随成材运行趋势明显,主力合约收跌0.41%报851.5元/吨。产业方面,2022年12月26日-2023年1月1日期间,澳大利亚、巴西七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1013.8万吨,周环比下降26.4万吨,处于2022年中等偏低水平。澳巴发运量近三周回升,到港量由降转增。本期澳洲巴西19港铁矿发运总量2816.0万吨,环比增加52.2万吨,主要由巴西发运增量贡献。全球铁矿石发运总量3247.2万吨,环比增加52.2万吨。47港到港总量2826.6万吨,环比增加628.5万吨。目前钢厂补库进程低于预期,若短期内宏观政策及经济因素不发生较大变化,铁矿价格将由冬储逻辑主导,并跟随成材趋势运行。操作建议:2305合约观望为主。
1、收盘价55.00元/吨,与前一交易日持平;
2、今日挂牌成交量100吨,大宗协议交易量0吨;12月日均成交量119.33万吨,日均挂牌成交量5.01万吨,总成交量环比活跃度上升259.76%。
欧盟EUA
1、1月2日,欧盟EUA期货结算价83.40欧元/吨,较前一交易日收涨2.87%;
2、1月2日,欧盟EUA期货成交量268万吨,现货成交量0.30万吨;12月期货日均成交量3118万吨,活跃度环比下降1.56%。
中国市场
1、12月29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发布《天津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2、近日,《山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
1、日前,研究报告称芬兰很可能无法实现欧盟土地使用法规 (LULUCF) 所规定的净碳汇目标。
2、据EURACTIV消息,欧盟计划在2023年签署一项提高能源效率的新法律。
1、今年以来我国各省市均发布了工业领域的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中基本都提到“十五五”期间将针对石化、有色、钢铁等重点工业行业完善MRV机制。数据显示电力行业和工业行业排放各占40%,更多的减排机会在于工业行业,因此扩大覆盖行业范围对我国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而各行业健全的MRV机制是全国碳市场扩容的基石。目前,工业行业是各试点碳市场的主要控排对象,其中一半的试点碳市场目前已经纳入了水泥、钢铁与石化三个重点工业行业,预计行业扩容将从上述行业开始。
2、日前,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表示,欧盟2023年可能面临约27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短缺,约占欧盟天然气基准总需求的6.8%,提高能源效率将在中长期保障能源安全。此外,天然气供应短缺将拖累天然气价格回落速度,预计为保障经济生产活动进行,煤炭重受青睐的局面将延续时日,我们将在2023年持续关注煤炭替代效应可发挥的利空抵消作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