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3 财经要闻
发布时间:2023-1-3 10:19阅读:190
上市大券商,交易佣金超低价,融资利率5% (量大可再协商),期权1.7元/张全包。开户找我,7*24小时网上开户(股票、基金、可转债、融资融券、期权、量化、靓号账户)。
据中国证券报,A股市场将迎来2023年首个交易日。在业内人士看来,2023年是A股的“转折之年”,全年关键做多窗口将在1月开启,当前市场仍处于较好的布局期,从风格上看仍将是价值占优,未来一旦经济企稳改善的信号出现,A股将出现风格切换。配置方面,短期看好地产链、出行链、医药链等方向,中长期则看好高端制造、军工等成长方向。
据经济参考报,公募基金2022年业绩“排位赛”正式落下帷幕,对于主动权益类基金而言,业绩分化明显,首尾业绩差最高达到了98.44%。前两名均被万家基金包揽,第三名则花落金元顺安基金。整体来看,2022年基金市场表现平平,约三成基金斩获正收益,多数为规模不足20亿元的“小而美”产品。同时,由于市场风格的转换,知名基金经理旗下多只百亿规模产品亏损。
中信证券指出,2023年是A股的“转折之年”,1月全年战略配置期和战术入场期叠加,在全国疫情“达峰”后,将开启关键的做多窗口,建议提高仓位,配置上由12月的均衡配置转向偏成长风格。
据目前已公告数据,近五个交易日期间,两市共34家上市公司被机构调研,其中共11家上市公司获超20家机构调研,5家上市公司获超50家机构调研;获调研次数前三的热门股为上海沿浦、罗莱生活、京新药业,参与调研的机构数依次为108、89、75。
据证券时报,2022年全年医药行业波动较大,上半年抗原、核酸检测板块走强,下半年新冠口服药、中药、防感抗疫类药物异军突起,其他板块则跟随大盘不温不火。展望2023年,政策边际缓和叠加集采影响减弱,创新药空间仍然被看好。
据第一财经,2022年,北向资金总流入量定格在900.2亿元,这仅是2021年近4000亿元北向资金流量的1/4不到。不过,去年四季度以来流入量显著加速,光是12月就贡献了350亿元,疫情政策的优化调整是催化剂。业内人士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尤其是在二季度之后复苏更趋明显,北向资金的流入量有可能会较2022年增加,外资有望成为全年额外的流动性亮点。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