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央行宣布两大利好
发布时间:2022-12-31 14:35阅读:194
2022年即将落下帷幕,最后一个交易日,股市成功收红,汇市也迎来好消息——人民币汇率大幅飙升,美元兑多国货币普跌。除此之外,央行方面也传来新的利好。
01
人民币汇率大涨700点
昨夜今晨,人民币汇率大幅飙升,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涨709点,报6.9000,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涨521点,报6.9209。此外,人民币兑欧元也上涨了635点,报7.3583。
美元昨夜兑各主要货币普跌。纽约尾盘,美元指数跌0.47%报103.49,年涨7.84%,非美货币多数上涨,欧元兑美元涨0.39%报1.0703,英镑兑美元涨0.33%报1.2095,澳元兑美元涨0.59%报0.6817,美元兑日元跌1.43%报131.12,美元兑瑞郎涨0.26%报0.9256。
回顾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呈现出先升后贬再小幅回升,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保持了基本平稳。
具体来说,受美联储加息等影响,人民币对美元4月中旬开始阶段性走低,至5月中旬贬值至6.8左右;经过一段时间震荡后,8月中旬人民币汇率再次走贬并跌破“7”关口,10月末跌破7.3关口;不过,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弱化以及国内疫情防控优化影响,11月中旬人民币对美元强势反弹,并在12月收复了“7”关口。
对于2023年人民币对美元走势,机构倾向于预期有望小幅升值,中金公司认为,国内各类政策的支持、美元的强弱、跨境收支的变化以及监管当局的汇率相关政策或是影响2023年美元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关键因素。
整体来看该机构认为在2023年一季度美元或有一波反弹,美元/人民币汇率或受此影响而上行至7.05附近。但进入二季度后,受中国经济复苏以及美联储转向等因素影响,人民币或重回升值轨道,预计2023年4季度美元人民币汇率的中枢或在6.70附近。
02
央行宣布两大消息
消息面上,央行于12月30日公布了两大消息。
第一,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
为促进外汇市场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12月30日宣布,决定自2023年1月3日起,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至次日3:00,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市场更多交易时段。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及浮动幅度、做市商报价等市场管理制度适用时间相应延长。
2022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此次交易时间延长,将进一步推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银行、外汇局相关人士表示,此举有助于拓展境内外汇市场深度和广度,促进在岸和离岸外汇市场协调发展,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除了交易时间延长外,汇率指数权重也有了变化。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2月30日发布公告,自2023年1月1日起,调整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货币篮子权重。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篮子中,下调美元货币权重至0.1983,下调欧元货币权重至0.1820,此外,还下调了日元、英镑等权重。
第二,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日前,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了2022年第四季度(总第99次)例会。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会议重点表述有以下八点:
1、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要精准有力,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2、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3、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继续做好“加法”,强化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的支持。
4、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5、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优化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6、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7、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8、引导平台企业金融业务规范健康发展,提升平台企业金融活动常态化监管水平。
03
两周投放1.7万亿资金
事实上,最近两周,央行频繁出手,已经向市场释放了超过1.7万亿流动资金。
临近年末,金融机构短期流动性需求明显增加,特别是跨年资金需求旺盛。12月19日至23日已通过14天逆回购操作提供跨年资金7140亿元,及时满足市场需求。进入2022年最后一周,人民银行逆回购日均投放规模超2000亿元,12月26日至30日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跨年资金超万亿元。
根据公告,央行近两周累计投放跨年资金17280亿元,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随着人民银行放量逆回购,市场资金面保持宽松。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显示,判断流动性松紧的重要指标——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7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7)自12月20日开始下行,12月23日一度降至1.5149%,最后一周DR007虽略有回升,但市场反映资金供给仍然充裕。
年末通常是资金利率波动较大的时点,一些机构在货币市场融资的成本会比平时高一些。今年央行及时满足市场需求,显著加大资金供给的力度,很好地平抑了资金市场利率的波动。同时也释放出对市场流动性时刻关注、精准调控、熨平波动的鲜明政策信号,为2023年初信贷投放‘开门红’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望2023年货币政策,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预计,央行不会降低政策利率,但得益于央行进一步降准、再贷款等流动性支持,以及银行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LPR有可能小幅下调5~10个基点。这应有助于推动2023年信贷稳健增长9.8%。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2023年预计仍有两次降准操作,结合经济恢复节奏和银行负债端压力看,二季度和四季度降准落地概率较高,单次步长或继续维持在0.25个百分点。随着外部约束减弱,年初稳增长发力,LPR在一季度存在下调可能,5年期以上LPR降幅或大于1年期。
04
A股如何变化?
在货币政策方面,我国将会继续保持低利率以及流动性合理充裕,从而支持经济复苏。在2023年美联储将结束本轮加息周期,这为我国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下,中国经济复苏,市场信心修复,2023年A股市场也有望迎来较强的表现,机构多数判断2023年A股、港股的表现将位居全球资本市场前列。从行业来看,博时基金建议关注以下三点:
一是关注景气相对优势的变化。其中,景气反转方面,关注建筑材料非银金融、电子和交通运输等行业2023年盈利增速排名上行,出现景气反转特征;景气改善方面,计算机、商贸零售、传媒行业盈利增速排名有所改善;景气回落方面,主要集中于资源品行业,煤炭、石油石化等行业盈利排名有所回落。
二是更加重视政策的指引。二十大报告将“国家安全”提升至事关“民族复兴的根基”的高度。沿着二十大报告,重点关注新老能源、军工、半导体、信创、医药、种业等领域。
三是均衡配置“安全可控+景气成长+复苏预期”三大主线。围绕安全、自主可控主线,关注半导体设备材料、信创、高端装备等领域;在高景气成长板块,关注储能、军工、光伏等高景气方向,以及渗透率有望突破的电池新技术等方向;稳增长/复苏预期板块中,关注稳增长预期下优先关注基建链投资机会,包括地产链短期估值性价比有所下降的机会,以及消费投资机会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别再错过下一波行情!国泰海通眼中的2025“十倍股”摇篮在哪里?
2025-09-01 11:19
-
速看:9月重磅政策密集落地,1日正式执行,影响你的生活
2025-09-01 11:19
-
速领:50+基金理财必备工具,效率直接拉满!
2025-09-01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