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市短期供应端仍维持偏紧格局
发布时间:2022-12-19 22:31阅读:61
整体供需格局宽松,但天气扰动不可忽视
2022/2023榨季,从国际机构预估情况来看,自Green Pool最早在2月6日预测仍存小幅缺口到StoneX预测过剩520万吨,国际糖价供需过剩幅度逐步扩大。2022年5月30日,因巴西降雨前景的改善以及印度泰国产量继续恢复,国际糖业组织(ISO)对全球2022/2023榨季糖供求平衡预估为过剩277万吨。而消费方面,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2022/2023榨季消费复苏相对不及预期。在11月的预估中,继续受创纪录的产量推动,2022/2023榨季全球糖市料过剩幅度过大。而过剩量从之前5月预估的277万吨扩大至620万吨。预计2022/2023榨季全球糖产量升至1.821亿吨,高于此前预测的1.819亿吨,而消费量预估则从1.763亿吨下调至1.760亿吨。整体来看,产量增产幅度高于需求增长幅度,全球原糖供需状况相比2021/2022榨季更宽松一些。
不过当前仍处于“三重”拉尼娜时期,天气扰动仍在持续,过量的降水给巴西等主产国带来供应节奏上的冲击。巴西方面,12月以来的降雨带来港口拥堵以及收割进度推迟甚至提前结束2022/2023榨季,而印度与泰国方面,此次拉尼娜影响带来过量的非季节性的降雨使得收割进度有所延误,产量相比今年年初以来的预估有所降低,这也是后期产量出现波动的风险所在。
表为2022/2023榨季全球食糖供需缺口预估(单位:万吨)
巴西制糖比例大幅提高,关注政策端变动
2022/2023榨季降水有一定改善,去年经历了极端天气影响,干旱叠加霜冻使得2021/2022榨季糖最终产量为3200万吨,比2020/2021榨季下滑超600万吨。巴西2022/2023榨季降水恢复正常,糖料生长有一定恢复,但是降雨量难挽去年干旱造成的甘蔗种植质量下滑。受到近几个月单产、产糖率及制糖比例提振,巴西中南部主产区2022/2023榨季截至11月中旬糖产量首次超过上榨季水平,累计产糖量3196.6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187.4万吨增加9.2万吨,同比增幅达0.29%。预计2022/2023榨季最终糖产量达到3300万吨,同比增加100万吨。同时,也需要关注12月主产区降雨对收割的影响,部分糖厂若提前收榨可能导致产量低于预期。另外,除了天气之外,巴西2023/2024榨季的糖醇比例也对产量影响重大。
今年巴西政策多变,为控制不断上涨的燃料价格,巴西参议院5月通过了一项将燃油、电力、通信和公共交通的商品流通服务税封顶限制为17%的“限制增值税”法案。自该政策实施后,巴西石油公司连续多次下调汽油价格,政策扭转了一季度以来制醇优势,原糖自20美分/磅高位下跌。最新的压榨数据显示,制糖优势逐步加大,双周糖醇比创近几个榨季的新高,11月下半月,制糖比为47.64%,较去年同期的32.90%增加了14.74个百分点,累计制糖比为46.05%,较去年同期的45.12%增加了0.93个百分点。
后期仍需要注意燃油税政策的改革方向,巴西未来榨季糖醇比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首先,在博索纳洛执政时期,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的定价政策实行内外联动定价政策,巴西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同涨同跌,也导致乙醇价格波动剧烈,而卢拉执政后更主张内外油价脱钩。从对含水乙醇价格的影响来看,巴西油价内外脱钩可能导致乙醇价格失去大幅上涨的机会,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而从目前乙醇折算价格(15—16美分/磅)为基准推算,巴西恢复各项乙醇税后将令价格抬升约1美分/磅,涨幅十分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巴西糖厂预计在2023/2024榨季继续维持高制糖比例,若天气配合,下榨季糖产量有望增至3500万吨以上,或进一步加剧全球食糖供应过剩。其次,前期被限制在17%—18%的ICMS州燃料税法案将于今年12月到期,卢拉上任表示该政策有可能存在调整,或延长至2023年年底。最后,PIS/Cofins、CIDE联邦税降至零的法案于今年底到期,明年是否恢复存不确定性;若恢复,可能一定程度上抬高乙醇价格,利多制醇收益,因此,明年需要密切跟踪相关政策动态。
图为巴西中南部累计产糖量(单位:万吨)
图为巴西中南部累计糖醇比(单位:%)
降雨干扰泰国榨季进度,产量存下调风险
在2021/2022榨季,印度糖厂共生产了3590万吨糖,成为全球第一大食糖生产国与消费国。对于下一榨季,印度糖厂协会(ISMA)表示,2022/2023榨季,印度的糖产量预计为3650万吨,较上榨季增长2%。预测认为,尽管将有更多甘蔗用于生产乙醇,但食糖产量仍将增加。ISMA预计2022/2023榨季印度食糖出口量达到900万吨。在考虑到转化为乙醇导致食糖产量减少450万吨后,预计2022/2023榨季的食糖产量为3650万吨。预计2022/2023榨季将供应54.5亿升乙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市场机构去印度调研,认为存在一些下调的预期,预估在3400万—3700万吨,差异较大。根据路透社近期消息,印度今年的食糖产量可能下降7%,因为不稳定的天气条件导致甘蔗单产下降,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卡纳塔克邦的食糖产量下降可能会拖累印度食糖产量至3330万吨,因此,后期印度产量需要继续跟踪。
出口方面,ISMA表示,印度可能会将2022/2023榨季的食糖出口配额增加200万吨至400万吨,使总出口量保持在800万吨至1000万吨的水平。近日印度增加了15万吨出口配额,总出口配额发放达到615万吨,已签订约450万吨出口合约,其中250万吨为白糖和精制糖,200万吨为原糖。鉴于目前马邦和卡邦存在减产风险,印度食糖供应偏紧,印度出口糖价大多高于国内市场销售价,出口平价能达到19.5美分/磅,并且当前糖厂不急于签订协议,近期出口预计放慢。从近两个榨季来看,印度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连续创下出口新高,加上消费增长客观,国内库存也降至600万吨以下的近5个榨季低点。后续若增加出口将在明年一季度面临泰国糖、在二季度面临巴西糖的竞争,国际贸易流市场将呈现近紧远松的供应局面。而随着印度糖进入压榨高峰期,新糖供应压力增加,预计出口平价将逐渐回落至17—19美分/磅。
图为印度产糖量(单位:万吨)
图为印度出口情况(单位:万吨)
降雨干扰泰国榨季进度,产量存下调风险
经历了两年的干旱天气后,泰国的食糖产量重新获得增长。2022/2023榨季泰国糖业公司(Thai Sugar Millers Corp)预计泰国甘蔗收成和食糖产量将再度扩大。2022年,泰国全年降雨量充沛,有利于甘蔗生长,预计新榨季泰国甘蔗产量为1亿吨,食糖产量预计为1300万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泰国部分产区存在洪涝灾害,使得榨季相应推迟。另外,降雨也使得泰国的单产增长情况可能不是特别乐观。所以预估泰国产量在1200万吨,相对今年年中预估小幅下滑,但同比依旧是增产的。
泰国2022/2023榨季于12月1日开始,但是推进十分缓慢,截至第13个压榨日开榨糖厂32家,累计压榨甘蔗285万吨。相比之下,上榨季的第13个压榨日已有54家糖厂开榨,压榨甘蔗647万吨,主要因降雨影响,预计近几个月出口供应量低于预期。
图为泰国产糖量(单位:万吨)
图为泰国白糖出口情况(单位:万吨)
综合来看,短期供应端的偏紧格局仍在持续,“三重”拉尼娜影响下天气扰动仍存。总体而言,当前主产国榨季表现或使得四季度原本相对偏紧的贸易流持续至明年2—3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原糖价格。短期内原糖价格仍将坚挺,在19—20美分/磅附近高位振荡,但整个2022/2023榨季过剩预期限制了原糖20美分/磅以上空间。后期仍需要继续跟踪印度估产变数及巴西燃油政策变动。(作者单位:广发期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